《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氧化复原反响?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根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防止
2、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复原反响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开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此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复原概念的根底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复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复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根底上深化对氧化复原反响的认识,发现氧化剂、复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
3、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根底。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知识根底: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复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复原理论的学习感觉枯燥,大多化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复原剂的判断,有些学生那么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复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缺乏。实验根底: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三)本课教
4、学目标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于简单的氧化复原反响,能够找出氧化剂和复原剂;(2)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复原性;(3)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复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化剂、复原剂性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2)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3)开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复原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
5、界的奇妙与和谐。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发现氧化剂复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2)探究物质性质(氧化性、复原性)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教学难点:发现氧化剂复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下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1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以两条线索同时展开教学活动明线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复原性设计验证物质氧化性、复原剂的实验方案完成简单的验证实验依据实验结论提升知识并进行反思。暗线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4 .教学流程图5 .教学资源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点滴板实验药品:月饼中的枯燥剂、酸性KMno4
6、溶液、Na2S03溶液、K1溶液、变质的Na2S03溶液、BaC12溶液、稀盐酸、淀粉,碘水。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6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提出问题,引入【引入】大家在中秋节吃月饼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带孔的小袋。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PPT:资料、图片【设疑】在月饼保鲜的过程中什么物质具有氧化性,充当氧化剂;为了使月饼不被氧化,在这个小袋中放入的物质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起什么作用?【板书】氧化剂复原剂02Fe【思考】【观察】【思考、答复】:02是氧化剂,Fe粉是复原剂从生活中的情景引入。环节二:理论预测【提问】请从氧化复原角度预测以下物质可能具
7、有的性质【投影】第一组:金属钠,氯气【板书】【追问】预测物质的氧化性复原性时,哪一种判断方法更为直观?【投影】第二组:KMno4、KIo给出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设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复原性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PPT: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思考、讨论、答复】:第一组:金属钠有复原性,氯气有氧化性。判断方法有三:1、从的化学反响出发;2、从元素出发,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此方法更为直观;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这是根本原因。预测:KMnO4具有氧化性,KI具有复原性。分析:从化合价可推断KMn04中镒为+7价,为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可以推测该物质可做氧化剂;
8、K1中碘为-1价,为最低价态,有复原性,可以推测该物质可做复原剂。【思考、讨论】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复原性;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给出的物质具有代表性: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化合物中有元素分别处于最高价态,最低价态,为后面常见的氧化剂复原剂归纳做好铺垫。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物质物质的性质环节三:设计实验【提问】请设计实验来探究KMn04是否有氧化性、K1是否有复原性?设计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思考、讨论】方案设计:1、试剂选择:假设判断某物质具有氧化性,我们首先选定一种复原剂,看是否能够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反之亦然
9、。2、操作:(反响物的量)3、预期现象及产物检验:(略)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四:动手实践【布置任务】探究KMnO4的氧化性【汇报】KMnO4与K1溶液反响:现象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结论是有12生成,说明K1是复原剂,KMnO4是氧化剂。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为后面实验探究打下根底环节五:应用与反思【活学活用】请你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来探究Na2S03的氧/还性。【质疑】KI溶液与Na2S03不反响说明什么?有什么新发现?【演示实验】方案3:碘水(加了淀粉)与Na2S03溶液混合;【小结】当预测和
10、结论不一致时,千万不要放弃,要认真分析【思维拓展】分析H20的氧还性。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答复】Na2S03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思考、讨论】验证氧化性,找复原剂:方案1:Na2S03与KI溶液混合;验证复原性,找氧化剂:方案2:Na2S03与KMnO4溶液混合;【动手实验】【汇报】现象【思考、观察】现象:蓝色消失;结论:Na2S03的氧化性比12弱,Na2SO3表现出较强的复原性【讨论、分析】说明Na2SO3氧化性较弱。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要找强复原剂;证明复原性,要找强氧化剂通过前面知识与方法的准备,让学生自行思考设计出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案。通过对实验方案和思路的汇报总结能更好
11、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通过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的氧化性或复原性会有强弱之分。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会倾向于以某一方面的性质为主,为后续学习氧环规律打下根底组成元素均处于稳定价态,应从元素的角度或微粒的角度全面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对自身氧化复原反响有初步的认识环节六:结论【归纳总结】从氧化复原角度探究物质的性质时,知道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复原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事物应该努力开掘规律,找寻共性。利用黑板上已有的物质,你能否给氧化剂和复原剂归归类,说出你分类的依据。你还能列举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或复原剂吗?【拓展】C、H2、CO放在一起归类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讨论、交流、汇报】常见
12、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含有较高价元素的化合物;(3)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常见复原剂:(1)活泼金属(2)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3)某些非金属单质【讨论】依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发生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响,不能找此类复原剂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复原剂的必要性从分类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总结环节七:作业结论(五)学习效果评价1学生学习效果:作为课例研究的第三次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氧化复原的概念有一定认识根底上进行的。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2份,其中有31位同学对本堂课表示满意,有1位同学认为一般,满意度为96.9%,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学生对实验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喜爱与认同
13、。选择满意的同学给出的理由是:生动有趣、亲自动手。实验与理论结合,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学习知识。且老师讲课思路清晰,容易理解实验安排合理,环环相扣,条理层次清楚,引导学生逐步思维。让我们有了研究物质时应有的思维,老师带着我们一步步深入,培养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等等。同时,很多同学也对今后教学提出了有共性的建议:多开展一些的实验,增加动手实践的时机。谈及收获,大多化学生提到的是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的收获,如:了解了物质的氧化性、复原性与元素的价态的关系,对强强制弱弱的氧化复原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会了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步骤,肯定能应用于今后的实验和解题中,思路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总结
14、了常见的氧化剂、复原剂。知道了怎样设计实验去探究或验证猜测,以及怎样分析,还有少数同学写道:我开始培养一种严密的实验意识,明白了步骤的逻辑性的重要,表达了思维有序性的价值。对氧化复原反响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和值得探究的地方。2.教师自身教学效果就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来看,知识目标中对于简单的氧化复原反响,能够找出氧化剂和复原剂;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复原性落实得较好。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由于时间的关系,展开的不是很充分,学生自己生成的东西较少,但总体上能表达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核心的教学理念。能力目标中初步学会探究物质氧化性和复原性的实验设计思
15、路和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落实得非常好,根本流程很清晰,实验的功能表达得非常到位,逐步深入。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体会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然后让学生应用这个程序探究陌生物质的氧化性复原性,再布置拓展习题,大多化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方法,收到了比拟好的效果;时间把控上如果能在前段压缩一下,在应用阶段给学生更加充分讨论的时间效果会更好。情感目标中通过氧化剂、复原剂性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等目标都落实得很好。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鼓励。以往预测和结论都是一致的。当结果和预测不一致时,别轻易的放弃,想想为什么不发生,有没有新的想法,做出新的预测。让学生真正体会探究性实验,而不是验证性实验。另外,课堂难度也比拟适宜,学生非常喜欢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六)教学反思整堂课的设计思路不错,有新意,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很有意义,表达了思维的有序性,选题很好。这是该课例研究的第三节课,保存了探究物质性质的主体框架,在前两节的根底上做了一定的改动。首先,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试讲准备内容太多,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