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手册(2023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手册(2023年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手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第二条适用范围第三条指导思想第四条目标任务第五条安全责任第六条安全制度第七条禁止条款第二章安全防护第八条火灾扑救安全防护第九条抢险救援安全防护第十条特殊环境安全防护第十一条特别险情安全防护第十二条防护装备维护使第三章作战行动安全第十三条着装登第十四条车辆行驶第十五条车辆停靠第十六条现场警第十七条灾情侦察第十八条阵地设置第十九条作战进攻第二十条人员搜救第二十一条排烟降毒第二十二条疏散物资第二十三条起重破拆第二十四条现场供水第二十五条关阀堵漏第二十六条输转倒罐第二十七条洗消处理第二十八条放空点燃第二十九条紧急撤离第三十条通信联络第三十一条现场
2、清理第四章伤害防范第三十二条爆炸第三十三条中毒第三十四条触电第三十五条倒塌第三十六条埋压第三十七条坠落第三十八条溺水第三十九条蛰伤第四十条迷失第四十一条轰燃第四十二条砸伤第五章训练安全第四十三条训练准备第四十四条训练管理第四十五条体能训练第四十六条装备训练第四十七条攀登训练第四十八条绳索训练第四十九条越障训练第五十条水域训练第五H条出水训练第五十二条模拟训练第五十三条实战演练第五十四条整理活动第五十五条训练讲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此处省略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手册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消防救援队伍实施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和开展训练中的安全工作。第三条指导思想消防救援队伍作
3、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密组织实施,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岗履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相关要求。第四条目标任务消防救援队伍必须建立作战和训练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组织,落实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规程,沉着冷静应对,严禁麻痹大意,坚决避免灭火救援作战训练指战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第五条安全责任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主要负责人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第一责任人,现场指挥员(训练组织者)为直接责任人,安全员(助理)具体负责作战训练安全管控监督工作。第六条安全制度(-)安全形势分析制度。总队每两月、支
4、队每月、大队每半月、站每周至少开展1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查找责任落实、人员编配、学习教育、业务训练、作战行动、装备维保、车辆巡检、行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参加重大灭火救援行动和开展高风险训练应组织安全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二)安全学习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法规、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安全警示学习教育,每逢重要任务、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季节转换、入职选退等特殊或敏感时期,以及发现安全隐患、发生事故后,应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安全防事故措施与要求。(三)安全技术训练制度。常态开展安全防护、安全行进、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心理适应
5、等训练,提高指战员安全防事故的能力。新入职指战员正式上岗前必须通过作战训练安全考核。消防救援站必须组建紧急救助小组,开展遇险指战员搜救专项训练(破拆、搜索、救助、转移和逃生自救等),提升紧急救助能力。(四)干部跟班作业制度。作战训练必须由相应级别干部到场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安全检查和全程管控。进行侦察、攻坚及非常规灭火救援行动时,应由干部或班长带队,现场最高指挥员应明确各段任务分工,站指挥员应掌握本站人员位置及作战任务。(五)安全督导提示制度。总队、支队、大队应常态开展作战训练安全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总队、支队作战指挥中心、两级全勤指挥部应持续跟踪了解、分析研
6、判灭火救援现场情况,及时提示安全注意事项。(六)安全员(助理)制度。总队、支队两级现场指挥部必须设置灭火救援安全助理,负责现场安全管控监督。消防救援大队、站到场应明确现场安全员,负责现场观察监测和预警提示。总队、支队安全助理对灭火救援现场安全员实行统一管理。总队、支队每年应对安全员(助理)开展专项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七)安全总结讲评制度。各级应将作战行动安全作为战例总结研讨的必评内容。消防救援站在灭火救援行动和训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安全讲评。(八)伤亡事故调查制度。对每一起作战训练伤亡事故,必须组织开展调查,查明事故经过、伤亡原因,总结教训,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视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七条禁止条款(一)严禁疏于防护。严禁不根据现场危害风险落实等级防护,严禁未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缺氧等场所,严禁通信、保障、宣传等人员不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灭火救援现场。(二)严禁违规作业。严禁盲目超极限、超强度作业,严禁贸然深入危险的灾害现场内部,严禁无人被困或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且内攻条件不具备时盲目冒险内攻,严禁将佩戴的空气呼吸器面罩让给他人使用。(三)严禁擅自行动。严禁未按照指挥指令或单独深入灾害事故现场内部,严禁不执行作战编组同进同出要求,严禁未经请示报告擅自转移灭火救援阵地或紧急情况下转移阵地后不报告,严禁在接到紧急撤离
8、信号后不及时撤离。(四)严禁擅离职守。严禁训练组织者不跟班作业,严禁现场指挥员脱离指挥位置,严禁安全员(助理)、驾驶员、通信员擅离岗位,严禁设置的紧急救助小组擅自承担其它作战任务。(五)严禁隐情不报。严禁发现危险情形、事故隐患不报告,严禁发现本人及队友受伤或身体不适等情况不报告,严禁发现车辆器材装备故障损坏不报告,严禁发生作战训练事故后不报告。(六)严禁急救中断。严禁队友发生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危急情况急救中断,严禁将伤病队友交由医护人员后不随车全程陪护、不持续采取急救措施。第二章安全防护第八条火灾扑救安全防护消防指战员参加灭火战斗时,根据火场危害程度,严格按照等级防护要求落实防护措施。(一)
9、通常情况下,应着灭火防护服,穿灭火防护靴,佩戴空气呼吸器、消防头盔、消防腰斧、灭火防护头套、消防手套、消防安全腰带、应急逃生自救安全绳、呼救器、方位灯、佩戴式防爆照明灯等基本防护装备,根据要求带好通信设备并保持通信畅通。(二)进入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和有爆炸危险区域时,应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防爆服,佩戴防高温手套,着降温背心。(三)在长时间、大跨度、远纵深的密闭空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时,应视情佩戴氧气呼吸器或使用移动供气源。(四)进入现场的驾驶员、摄像员、通信员等,应根据作业环境做好等级防护,并实施编组管理。第九条抢险救援安全防护消防指战员参加抢险救援战斗时,应根据灾害事故性质和危险特性,严
10、格按照等级防护要求落实防护措施。(一)通常情况下,应着抢险救援服,穿抢险救援靴,佩戴抢险救援头盔、消防护目镜、抢险救援手套、佩戴式防爆照明灯等防护装备,根据要求佩戴通信设备并保持通信畅通。(二)进入危险化学品泄漏区域,应按照区域划分及危害特性进行针对性防护。(三)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应着防静电服、防静电内衣、袜子和手套,视情着防爆服等特种防护装备。(四)水域救援时,必须着专用救生衣或激流救生衣等水域救援防护装备,水下救援必须佩戴潜水装备,冰面救援应着冰面救援防护服。(五)摘取马蜂窝时,必须着防蜂服,并佩戴护目镜。(六)参加地震、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救援时,应配备护膝、护肘、防尘口罩等防护装备,必
11、要时携带72小时个人保障物资。(七)金属、混凝土、玻璃等物质破拆场所,应佩戴防割手套、防尘口罩等防护装备。(A)处置现场可能接触到人员、动物的尸体或体液时,必须佩戴口罩、防护眼罩和医用手套。第十条特殊环境安全防护在特殊环境作战时,应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一)进入高温、浓烟、有毒、缺氧区域、封闭空间时,必须佩戴使用空(氧)气呼吸器或移动供气源,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护装具。(二)进入带电区域作业时,必须穿戴电绝缘服、绝缘靴、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携带漏电探测仪、绝缘胶垫、接地线(棒)等器材。(三)在高空或有坠落风险环境作业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专用头盔、全身式安全吊带,携带安全绳,配备防坠落辅助部件等
12、器材装备。(四)强噪音环境,应使用保护耳塞、耳罩。(五)传染性疾病场所,应按医学防护标准要求进行专门防护。(六)进入有核放射危险的区域时,必须着核沾染防护服等专业防护装具,佩带个人辐射剂量仪,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救援行动。(七)处置压缩、液化气体泄漏事故时,应采取防冻保护措施。第十一条特别险情安全防护特别危险情形,应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基础上,采取主动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风险。(一)发生室内燃气泄漏时,应禁止一切点火源,采取限位措施,缓慢开启门窗,利用水枪喷雾、破拆玻璃门窗通风、穿刺水枪向室内射水等方式,驱散、稀释可燃气体,抑制爆炸发生。(二)当火势突破建筑外壳时,应设置安全警戒,警戒区域半径不
13、小于着火建筑物高度的15倍,禁止任何人员靠近;不得盲目内攻,必要时实施梯次掩护进攻;及时调整举高消防车举升位置,避开火势影响。(三)当建筑及构件不稳定时,应设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确需进入内部前,应使用直流水冲击吊顶、悬挂物等不稳定体,消除潜在隐患;进入时,不得冲撞冲击、拖拉水带扰动建筑承重构件;阵地设置应依托稳定的门窗、梁柱,避开可能坍塌、坠落的区域。(四)扑救猛烈燃烧的钢结构建筑火灾时,不得内攻,应首先持续冷却钢梁和钢柱等承重结构,防止强度减弱造成坍塌;扑灭、转移钢梁和钢柱等承重结构附近的燃烧物,避免火势直接炙烤;保持钢结构墙体稳定,不得随意拆除或用直流水柱冲击墙体,防止墙体因受力
14、平衡改变而发生坍塌;应使用消防机器人冷却灭火,谨慎实施人员内攻。(五)危险化学品储罐受火势威胁时,应加强现场监测,及时掌握受火势炙烤危险储罐温度、压力及罐体结构与附件变化情况;组织精干力量,严格控制一线处置人员;实施充分冷却保护,必要时采取输转等措施,防止爆炸发生。(六)深入有炙热构件的密闭场所灭火救援时,不得使用直流水冲击炉膛,防止炉膛爆炸伤人;不得使用直流水冲击炙热船舱钢板,防止水流瞬间汽化伤人;应实施人员轮换,采取降温措施,及时补充含钠、钾等元素的功能饮料和高能食品。(七)实施深井、地下等受限空间救援时,应佩戴空(氧)气呼吸器或使用移动供气源等防护装备;使用正压式排烟机、送风机、气瓶等进
15、行吹扫置换;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做好应急救助准备;设置警戒或围栏,采取支撑稳固措施,防止人员拥挤和井口塌落;利用救援三脚架实施救援,提高救援安全效率;携带安全绳,保持不间断联络,必要时使用可视救援装备,及时掌握受限空间情况。(八)发生原(重)油沸溢、喷溅征兆(油面蠕动、涌涨现象;火焰增大、发亮、变白,火舌形似火箭,烟色由浓变淡;金属罐壁颤抖,罐体发出强烈的噪声,罐内油品发出的剧烈“嘶嘶声)时,应立即发出撤离信号,所有指战员迅速按既定路线撤离;来不及撤离的,依托地形、地物等掩体进行紧急避险;撤离后,迅速清点人员。第十二条防护装备维护使用(一)应加强个人防护装备日常检查,确保完整无损,发现损坏或性能
16、明显下降,不得穿着使用,并及时更换。(二)应选择与本人身材匹配的帽、盔、服装、手套、靴、鞋等装备,严禁穿着不合体装备参加作战训练行动。(三)空气呼吸器面罩应与本人脸型配套贴合,专人专用,自行维护保养。(四)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或有关规定操作,扣紧贴合所有衣扣、按扣、搭扣,拉严拉索,系紧各种帽带、鞋带、腰带等,保持平整、严实、舒适、牢固。(五)不得穿着非标或过期防护装备,严禁私自拆改结构、去除附件。(六)业务训练时,不得随身携带与执勤训练无关的坚硬、锋锐物品。(七)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得超范围、超限使用,避免直接接触高温、油污、有毒、腐蚀、尖锐等物质。(八)脱卸防化服前要彻底洗消,脱卸过程中不得直接接触防化服外表面。第三章作战行动安全第十三条着装登车执勤班组内应合理安排床位,明确出动路线,楼梯库应保持畅通、清洁干燥,滑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