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九章 处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九章 处静.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九处静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老子的“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这句话现在常用的解释是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但韩非子的解释是人活着,就要动,而动的结果就是走向死亡,也都体现在四肢与九窍这十三件上。动,既是生的表相,又是死的原因,这是最为朴素的辩证思想,事物有好就有坏,关键在于矛盾的相互转换,而转换的主体是人,转换的标线就是过度。再美味的食物,吃过度了也会出问题。生命,是个过程,有开始就有结束,出生可以确定,但入死却无法确定,按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的说法,死是无法确定的,长寿的占三分之一,早死的占三分之一,找死的占三分一,而“动尽则损”的就属于找死的。这又回到韩非子关于祸福的论述上,早死与找死的都是因祸而亡。不管是常用的“三分之一论”,还是十三件论,总之,人的出生都是一样的,而入死却各异,重点还在于为什么会死,如何避开“死之徒”,尽量走“生之徒”才是关键。按韩非子的十三件论,我们就应该避免过度动,动静相宜,按照三分之一论,我们就应该避祸就福,其实过度动,本就是祸,只不过这种祸是人自找的,自找祸而死就是找死。其实,韩非子的“动尽则损”的说法,在现代生活中不管是指人类与动物,所有以能量作为动力的都适用,最为简单的就是汽车,如果油耗光了还
3、强行开车,就可能造成发动机受损,继而报废。圣贤之论适用于宇宙,当太阳的能量耗尽时,生命也就此结束,将成为一颗死球。道理就是这么简单,重在悟道与应用。该睡觉时就要睡觉,不要熬夜,这就是圣贤的道理。韩非子接“动尽则损”的说法,得出人应该“处静”的结论。他认为“是以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意思是因此圣人爱惜精神而重视置身于虚静状态。这里的“处静”不是身体保持静止状态不动,而是思想处静,静者不争也。身体过度的动,是因为思想先过度,思想过度是欲望在做怪。只有不争,才能虚静,虚静是为了接纳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接纳的多,一个人的能量就大。关于虚静,笔者的相关文章有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累赘。总之,圣人享受的是精神
4、上的愉悦,而不是身外之物的刺激。韩非子还打了个比喻来说明问题“不爱精神不贵处静,此甚大于兜si虎之害。”意思是不爱惜精神,不重视置身虚静,是要比野牛猛虎的危害还要大的。为什么呢?“夫兜si虎有域,动静有时。避其域,省其时,则免其兜虎之害矣。”意思是野牛和猛虎有一定的活动区域,动和静有一定的时间。避开它们的活动区域,观察它们的活动时间,就可以免除野牛和老虎的危害了。这就是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好处,掌握了野牛和猛虎的活动规律就是能避开它们,而不受到伤害。明知熬夜伤身,就应该避免熬夜,这和避开野牛猛虎的伤害是一个道理。圣贤的学说就是人们避开祸患的道理。因为圣贤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明白什么可导致祸,什么可获得福,更知道什么是祸什么是福。而人类文明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道理,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文化,让人们学习接受。【是以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不爱精神不贵处静,此甚大于兜si虎之害。夫兄虎有域,动静有时。避其域,省其时,则免其兜虎之害矣。】生活中有太多的“兜si虎,一不小心就会被咬,所以我们要知理明事,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尽量避开“兜虎”生活才能美好。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