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4656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7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9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T/CECSXXX-202X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技术规程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integratedenergymeteringandmonitoringsystem(征求意见稿)1 总则12 术语33 基本规定84 计量144.1 一般规定144.2 计量装置154.3 计量内容164.4 运行条件185 监控225.1 一般规定225.2 数据传输与存储285.3 监测与控制295.4 优化运行406 安装及施工436.1 一般规定436.2 计量装置安装446.3 传输线缆敷设及设备安装486.4 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平台506.5 供电

2、与接地516.6 系统施工517 调试与验收547.1 系统调试547.2 系统检测567.4 系统评估598维护和管理668.1 一般规定668.2 运行维护668.3 设备保养678.4 日常管理68附录A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代码定义表69附录B计量表技术性能71附录C用能系统的分类和子项73附录D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一级评价指标计算75附录E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二级评价指标计算80附录F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三级评价指标计算83用词说明2引用标准名录3Contents1 Genera1Provisions12 Terms33 BasicRequirements84 Measurement144.1 Ge

3、nera1Requirements144.2 Measurementdevice154.3 Measurementcontent164.4 Operatingconditions185 Monitor225.1 Genera1Requirements225.2 Datatransmissionandstorage285.3 Monitoringandcontro1295.4 Optimizedoperation406 Insta11ationandconstruction436.1 Genera1Requirements436.2 Insta11ationofmeteringdevice446

4、.3 Transmissioncab1e1ayingandequipmentinsta11ation486.4 Integratedenergymanagementsystemp1atform506.5 Powersupp1yandgrounding516.6 Systemconstruction517 Commissioningandacceptance547.1 Systemcommissioning547.2 Systemdetection567.3 Systemacceptance588 Maintenanceandmanagement668.1 Genera1Requirements

5、668.2 Operationandmaintenance668.3 Equipmentmaintenance678.4 Dai1ymanagement68Appendix A CommonEnergyMeasurementUnitandCodeDefinitionTab1e69Appendix B Technica1PerformanceofMeters71Appendix C C1assificationandsubitemsofenergyconsumptionsystem73Appendix D Ca1cu1ationof1eve1IEva1uationIndicatorsofComp

6、rehensiveEnergySystemPerformance75AppendixECa1cu1ationofSecondaryEva1uationIndicatorsofComprehensiveEnergySystemPerformance80AppendixFCa1cu1ationof1eve1IIIEva1uationIndicatorsofComprehensiveEnergySystemPerformance83Exp1anationofwording21istofreferencedstandards3.o.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强节能监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碳排放,规

7、范建筑领域综合能源系统计量与监控技术的应用,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323号:提出了“碳达峰十大行动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中指出,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为此,需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全国性、行业性

8、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平台,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因此,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强节能监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碳排放,规范建筑领域综合能源系统计量与监控技术的应用,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民用建筑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及施工、调试与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条文说明】对本规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相关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总局第132号令)提出要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

9、真实准确。建筑综合能源计量是核算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的数据支撑,计量全面精准才能将节能工作导向正轨。近年来计算机相关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通信网络技术更新换代,过程控制技术不断吸纳融合,各类型数据库技术的开发逐渐深入,能源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急剧增加,实时性和共享性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综合能源计量逐渐由人工采集向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也逐渐演变出了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目前,国内虽然对建筑综合能源的计量与监控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应用,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设计者往往依据投资方的愿景进行设计,加之无科学的施工、运行规范指导,能源计量数据未充分发挥作用,计量与监控管理水平不高,导

10、致工程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为规范民用建筑领域综合能源系统计量与监控,完善其能源计量与监控体系,促进建筑领域能源高效利用,制订、规范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相关标准极为迫切。本规程从民用建筑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及施工、调试与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多个阶段进行了规定,对指导和规范建筑综合能源的计量与监控具有重要意义。1.0.3建筑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及施工、调试与验收、维护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建筑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涉及的范围较广,为了精简规程内容,凡引用或参考其他全国通用

11、的设计标准规范的内容,除必要的以外,本规程不再另设条文。因此,建筑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及施工、调试与验收、维护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时间法集中空调分户计量装置GB/T2958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285、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供热计量系统运行技术规程CJJT223等的有关规定。2术语2.0.1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整合区域内天然气、电能、热能等多种能源,实现多种异质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规划、优化运行,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的一体化能源系统。【条文说明

12、】综合能源系统特指在规划、建设和运行等过程中,通过对能源的产生、传输与分配(能源网络)、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进行有机协调与优化后,形成的能源产供销一体化系统。它主要由供能网络(如供电、供气、供冷/热等网络)、能源交换环节(如CCHP机组、发电机组、锅炉、空调、热泵等)、能源存储环节(储电、储气、储热、储冷等)、终端综合能源供用单元(如微网)和大量终端用户等共同构成。本规程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区域是指行政划分的城市、园区或建筑群等。综合能源系统的应用有三重意义,第一,创新管理体制。实现

13、多种能源子系统的统筹管理和协调规划,打破体制壁垒。第二,创新技术。通过研究研发异质能源物理特性,明晰各种能源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它的可替代性。开发转换和存储新技术,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打破技术壁垒。第三,创新市场模式。建立统一的市场价值衡量标准,以及价值的转换媒介。使得能源的转换和互补能够体现出经济和社会价值,不断挖掘新的潜在市场。综合能源系统在满足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我国非常重视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的耦合和相互作用对于能源系统稳定运行具有很大的意义,要推动能源生产供应集成优化,构建多能互

14、补、供需协调的智慧能源系统,要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国家能源局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促进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在我国已经有一些成功运行的示范项目应用案例,传统的电力、热力、燃气等单一能源公司纷纷转型,开展综合能源服务。2.0.2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integratedenergymeteringandmonitoringsystem通过对能源站、输配管网、换热站(或用户入口装置)安装分类与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反映能源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运行性能,实现实时监测、动态分析、优化控制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条文说明】

15、综合能源计量与监控系统主要由计量和监控两大功能,其中计量主要以完成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系统的供冷供热总量及各类能源消耗总量的监测,监控主要指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全自动高效自主运行所需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对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的购入、生产、存储、输配、消耗环节及能源计量装置实施集中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通过优化控制、能效分析、管理、考核等,实现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2.0.3分类能耗energyconsumptionofdifferentsorts根据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种类划分的能耗,包括电、水、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集中供热量、集中供冷量、煤、油、建筑直接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太阳能光热利用量)及其他能源消耗。【条文说明】在区域内或建筑群中设置的集中能源站,涉及的能耗一般包括:市政热力用热能耗、锅炉或直燃淡化锂机组用燃料能耗、地源热泵用电能耗、空气源热泵用电能耗、蓄能系统蓄(释)能量和耗电量、制冷机组用电能耗、冷却水系统用电能耗、源侧系统用电能耗,输配系统用电能耗等。2.0.4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