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49719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镜吾先生的形象探析与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O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质朴博学的人”说明书塾学风教风优良,其严师之口碑、宿儒之声望家喻户晓,这自然首先是得益于寿镜吾精深的学问,这些是鲁迅入塾前所耳闻的;“高而瘦”是威严的体现,“须发花白”是资历的见证,“戴着大眼镜”是学识的表征,这些是初见面的印象,俨然是饱学的儒者形象。鲁迅六岁时开始入家塾读书,由同族义房叔祖周兆兰(字玉田)开蒙,四年学完了论语,后又跟立房叔祖周子京读孟子,但周

2、子京是醉心于功名而屡试不第的老童生,学问上并无大造诣,讲授频频出错,一年后,鲁迅便进入三味书屋。“他在三味书屋接着读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左氏传,完成了四书五经的学习,还读了尔雅周礼仪礼,学习了科举应试的特殊文体一一八股文。,P3I少年鲁迅跟着寿镜吾老先生,用了近六年时光学习这些儒家经典著作,这打下了他日后成为文豪和大学者的良好基础。这样的老师学识不渊博吗?三味书屋人声鼎沸的书声,就是他博学的最好注脚。寿镜吾先生的博学还体现在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诗文中。他曾为恭贺曾侣仁母亲谭氏六十寿辰而写下一幅寿联和八首祝寿诗,我们可借以管窥寿老先生之深厚学问。现摘录其所作寿联及寿诗一首:寿联:千里月明莱衣遥

3、视,万山霞气葭党欣瞻。寿诗:山川旺气古杭钟,彤管扬芬让女宗。有志不居欧母下,无心适肖敬姜恭。创成裕后光前业,历尽冰霜雨雪逢。天道自然褒积善,陶梭今已化为龙。吻-29寿联对仗工整,用典(莱衣)恰切,开合大气,敬主祝祷,寄意高远。寿诗连用“女宗”“欧母”敬姜”“陶梭”四个典故,赞颂曾母教子有方、德高恩厚、子孙贤孝、福荫满堂。显然,若无丰厚的储备、广博的学识,只知掉书袋,怕是写不出这样的佳作。寿镜吾先生保留着儒家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精神操守一一安贫乐道。他过着质朴、节俭、疏淡的生活。周建人先生回忆鲁迅时讲过一个生活细节,说寿镜吾先生家里只备一件夏布大衫,挂在书房墙壁上,他和高矮不同的两个成年儿子外

4、出时轮流着穿。P?他穿衣破旧,家里给做的皮袍子竟舍不得穿;不抽烟,只喜欢到谢德兴酒店吃点儿酒,聊算人生一大陶醉;他常替妻子淘米煮饭,去河埠头淘米时生怕别人看见,顾左右而无人时才迅速完成任务。哂他并非远庖厨的君子,却也是真实可爱的大先生。这些事情足见寿镜吾先生居家生活之节俭自持。孔夫子自道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J侬夫子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陶由此可知儒者的风骨情操古今一以贯之。寿镜吾先生不求闻达、耕读不辍,生活清俭、安贫乐道,是真正博学质朴的儒者。2 .寿镜吾先生是方正开明的义士寿镜吾目睹晚清社会局面的动荡一

5、一洋人列强的嚣张跋扈、贪官恶霸的蛮横压榨、官场科场的黑暗舞弊,这些都让他对政治与现实深深失望,所以绝意科场,誓不仕进,并且他还反对儿子进入科场。寿镜吾先生虽然饱读诗书,熟谙儒家典籍,精通八股之道,但坐馆三味书屋的他并不以服务学生的仕进为开馆宗旨,“学生中间并不曾出若干秀才举人,大抵只是为读书识字而来。”阳9“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仙侬5他是为弟子们读书写字而教,他是为坚守自己的儒道尊严而教,他是为世道人心而教,他是极博学的儒者,更是极方正开明的义士。这也是绍兴城的人把子弟送进三味书屋的真正原因,先生德行高尚、为人正派才是关键。他极方正开明,首先表现于其严格的课堂规矩。凡是游离于课堂正

6、事的不合时宜行为,都是不行的。“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风满肚子奇思怪问的少年鲁迅好不容易抓住询问先生机会,却受到了嗔怪,因而以“做学生是不该问这些事的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P包来反思、自解、自宽,彼时彼境,小鲁迅内心也还是颇有微词的。其实这“赶忙问”就暗示了问得不是时候,就注定不但问而无解,反而会受到斥责。“似乎很不高兴”,先生是真不高兴,但也未必全然是不高兴(不简单啊,这虫子你也听说过?但你这冒失的孩子,这会儿扯什么“怪哉”呀!这点我们是可以做进一步揣测

7、的)。“上生书”,就是学生静立于老师身旁,打起精神听老师讲解新课。这必须得心无旁鹫啊!上生书的规矩怎么能被闲思闲问打断呢?他的方正开明,表现在潜移默化之间让规则深入学生心灵。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pm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P品行方正、言传身教、行为世范,戒尺与罚跪的规则才会不常用;是非有别、赏罚分明、坚守原则,戒尺与罚跪的规则才会偶尔用;仅凭一句大声的“读书!”就能化育一颗颗青春跃动的心灵。坐馆六十年的寿镜吾,把方正开明诠释到了极致。他的方正开明,体现在一颗炽热的拯世心。寿镜吾先生在给其亲家公“志学会

8、”主会人王积成先生的遗稿求知斋遗墨所作序言中,以“颜渊之夭,原宪卜商之贫,其明征也”哀王之英年早逝,叹其希贤学圣之志;以“鞭辟道义,直可补宋儒语录”赞其文墨之价值;以“名孝廉讲学授徒,与门人联志学会您述其高行义举。这些语句绝非是为亲者尊讳的溢美之词,因为寿镜吾先生也是绍兴“志学会”里的知名人士。“志学会”志愿有三一一天下无贫人、无病人、无恶人。这不正是自古而来仁人志士所希冀和追求的愿景吗?寿镜吾先生作为时代大变局之下的儒者、读书人,自然有一份难得的清醒与操守,自然有一颗炽热的拯世心,求知斋遗墨序言正是寿镜吾先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见证。3 .寿镜吾先生是心地柔慈的长者寿镜吾先生的严厉、严格,在前

9、文已有论及。他的严是言传身教下的良好示范,是方正不渝的规则,是对学生对自己一视同仁的书塾制度,是书塾与家庭之间达成默契的良好风气。这样严厉的背后实际是慈爱之心。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2有戒尺就是有规则,有威严;有罚跪的规则,就是必须要守住书塾教育和做学生的底线。不常用,说明规则与底线留在了绝大多数孩子的心中,这就是敬畏。他严格管理学生,却又极少严惩学生,这是慈爱宽容,尊重书塾弟子们作为孩子的尊严。周作人先生曾回忆过他们家附近一个叫“广思堂”的书塾,主人姓王,这位先生和寿镜吾先生比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一般私塾都相当腐败,这一

10、个也是难免,痛打长跪极是寻常,又设有一种制度,出去小便,要向先生领取撒尿签,否则要受罚。”口门P27腐败、痛打长跪是家常便饭、领签小解,这能教出怎样的学生呢?要么是噤若寒蝉的胆小鬼,要么是唯唯诺诺的木头人。因此,王塾师在学生间得了一个“矮癞胡”的浑名,甚至连书塾都被学生闹了一通,撅折了“撒尿签”。三味书屋呢?书声鼎沸,孩子们可寻蝉蜕,可折梅,可捉苍蝇喂蚂蚁,这儿是书塾,却也弥漫着自由、活泼的气氛,难道不是一方乐园吗?寿镜吾的仁慈之心是一以贯之的,周建人先生回忆的两件小事足以说明。鲁迅的父亲病重,中药方中要用十年的陈米做药引,鲁迅在三味书屋谈起,说很难找。寿镜吾先生听见了,说他有办法。不久,他果

11、然背了一袋陈米到鲁迅家里来了,这慷慨解困的举动使鲁迅深受感动。寿镜吾对底层的平民也怀有慈爱之心。有一次坐船下乡遇大风,把船篷吹走了一块,船户见势便要去捞,寿先生赶忙拦住,说太危险了。船户说,一个篷要两元钱呢。寿先生说我赔你的。回来后,果然赔了两元钱给船户,船户很感激。P24这些生活细节,无不真实生动地表现出寿镜吾先生是心地柔慈的人,如一位平易温暖的邻家长者。4 .寿镜吾先生是智慧机巧的师者寿镜吾先生以塾师的形象定格在鲁迅作品中,留在读者的心中。一说到私塾先生,我们脑海中就浮现固化形象一一之乎者也不离口,摇头晃脑最深沉,刻板、迂腐且严苛,是最该唾弃的人。但寿镜吾恰恰相反,他是熟谙教育规律、掌握教

12、学艺术、充满智慧机巧的值得敬仰的师者典范。“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卬态度由威严到和蔼的转变,读书内容由少到多的渐变,对课由易(三言)到难(七言)的递进,都表明寿镜吾先生的教学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鲁迅也就是在这样的训练中,读了很多书,逐渐掌握了读书作文的机杼。“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变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呵。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P42-43这

13、是关于寿镜吾先生读书情状的生动刻画。他读得抑扬顿挫,读得酣畅淋漓,完全沉浸在朗读文章的趣味中,陶醉在文章的无限滋味中,如痴如醉。这一番沉浸式读书不可谓不妙,尽管孩子们不解其意,但读得这么投入,想必大概肯定是“极好的文章”吧,而极好的文章就是要读出这般滋味,拿出这般姿态!“布衣暖(甘做百姓不做官),菜根香(安贫乐道不慕富贵),读书滋味长(涵泳读书滋味寄寓人生况味)U2P63,寿镜吾先生读出了真正的“三味”。这对三味书屋的孩子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循循善诱和言传身教呢!孩子们偷偷溜到小花园玩耍,并且还懂得“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于是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先生呢,不过大叫起

14、来:“人都到那里去了?!,P42“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W真是师有严规,徒有妙策呀!这还是所谓的“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O吗?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群自作聪明、顽皮依旧、天性活泼的猴孩子,他们在先生眼皮子底下搞事情,完全是轻车熟路嘛!先生呢,似乎不知情,被蒙在鼓里,不打板子不罚跪,完全一副大事化了的姿态呀。难道寿镜吾先生真是疏于课堂管理吗?这其实正是先生的高明之处,猴孩子们的那些小心思、小动作其实先生是完全明白,洞若观火,但先生却选择一种温和的方式对待他们,把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他们。他呵护着孩子们的天性,保护孩子们的兴趣,在严慈相济的书

15、塾教育中,体现的是润物无声的化育之道。寿镜吾先生是深谙教学之道的,在不经意间给孩子们施加教化,给孩子们留下自由生长的空间,了无痕迹,又自然拿捏,他是智慧机巧的师者。结语多年以后,当鲁迅先生在事业、人生、生命的隅龊中想到这位曾经给予他尊重、宽容、帮助和化育的慈爱师者时,内心一定是温暖的、慰藉的、有力量的。我想,当他看到寓所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相而良心发现,增加写那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勇气时WP27,也一定想到过寿镜吾先生。终其一生,鲁迅先生用温情把这位人生的师者铭记在心。多亏有鲁迅先生,多亏有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后世读者能瞻仰到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先生。寿镜吾先生啊,你这博学质朴的儒者!寿镜吾先生啊,你这方正开明的义士!寿镜吾先生啊,你这心地柔慈的长者!寿镜吾先生啊,你这智慧机巧的师者!真想穿越时空,和您说上一句:寿镜吾啊,你这个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头子哟!参考文献:1钱梨.重新认识一位“人”师试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形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2).2孙绍振.名作细度: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2016.6重印).3教育部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7(2023.7重印).4日丸尾常喜著,陈青庆译.明暗之间:鲁迅传M,上海: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