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50605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研究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3-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调研报告一、绪论2二、问题的提出3(一)选题缘由3(二)研究目的与意义41 .研究目的42 .研究意义4(三)概念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1 .分享行为52 .社会性行为53 .亲社会行为5三、研究设计5(一)研究思路6(二)研究内容6(二)研究对象6(三)研究方法61 .实验法62 .观察法63 .访谈法7四、研究结果7(一)分享观念尚存片面7(二)分享能愿态度欠缺8(三)在家的分享行为薄弱9(四)幼儿分享行为差异性分析91 .幼儿的认知特点92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103 .教师的对于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10五、讨论与反思10(一)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101 .教师

2、分享教育不足102 .幼儿“专宠”现象普遍113 .家园教养方式不一114 .幼儿自身因素12(二)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131 .完善教育体制管理,强化学校分享行为培养意识132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143 .提高家长认识自身角色的能力,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144 .树立分享意识155 .建立分享规则16六、结论和不足16(一)研究结论17(二)研究不足171 .样本偏小172 .研究方法不够全面173 .问卷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17参考文献18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0一绪论幼儿自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社会中,也就是说,幼儿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孩子

3、不仅身体的需要,以及对爱和归属之类的社会需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会交往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了。有研究上面说到,早一些时候儿童的社会发展,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同龄人,形成良好的沟通技巧。戈尔曼说,“孩子未来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商,但主要表现是在情商。”情商的核心是人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互动,孩子的社会发展正好是丰富他们的社会和情感需求,提高社会技能的能力。所以,良好的教育不只是训练的智力水平应注重培养感情的能力,高和低层次的社会儿童能够更好地决定他们是否是未来的成功和幸福,让社会好是少不了的。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把它理解成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行为

4、,适应好社会,社会情感等。社会行为的表现方式大概是想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当份额的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它已经成为儿童早期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共享是指所有我与他人,共享或使用的想法或一起的文章。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品质的建立和完善,让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这些儿童给到更加多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2001年发行已经完全“快乐沟通他人,相互学习,合作和共享,富有同情心的“为儿童早期社会发展目标的一个方面。在我们现在的城市家庭里面,独生子女很多是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与同伴分享的机会是没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放纵,他们建立了一个“自我中心”意识。很多的孩子

5、是自私的,很难意识到他人的情感和需要,没有分享意识,更不知道如何分享,尤其是面对自己的,所以所有格。我们经常看到哭泣的婴儿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架,这些现象在一天结束的时候给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行为在幼儿园更为常见。根据对某城市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想玩但没有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占10%;拿到玩具自己玩的幼儿占25%;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不给就哭的幼儿占35%;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占40%;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6%o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幼儿缺乏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有的幼儿更表现出言行不一的现象,虽口头答应,但落实到行动中却紧紧抓住玩具不放手,如果强硬地抢去,便大哭大闹。因此,关

6、注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充分了解其发展特点,有意识、有针对地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养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二、问题的提出(一)选题缘由分享行为是儿童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人际交往中一项重要的策略及技巧。良好的分享行为可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分享行为会导致幼儿身心发展不完善,36岁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其分享行为的发展,干预其不良分享行为,促进良好分享行为的发展,对于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 .时代背景:指南纲要的客观要求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文件在社会领域的子领域“人际交往”中提到“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

7、部分,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幼儿分享行为是良好的同伴交往的重要方面,是社会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学会分享对幼儿社会性及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弥足深远的影响。2 .专业背景:教育工作者专业的发展需求当今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出现欠缺,其特殊的家庭地位让很多孩子表现出任性、自私的品质。幼儿在分享行为上出现诸多问题,需要幼儿园及时补位,尤其是教师要支撑起更多的责任。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分享行为,学会分享,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分享的

8、必要性。教师需具备专业的理念,并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提升自我的教育理念,做到能够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分析,能综合概括总结不同年龄段幼儿分享之间的差异,并进行讨论与反思,对以后的分享教育意义重大。3 .现实背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所求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之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行为对于幼儿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是幼儿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的基础,这使得幼儿的分享行为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分享是一种能够给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伴互动行为。不管是作为分享者还是被分享者,大多数幼儿都会表现出高兴、愉悦的情感特征。刘晶波提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的一些包括爱、

9、归属感、自尊和成就感等社会性心理需要,幼儿通过分享,使得个体被纳入群体,从而获得群体的认可和喜爱,由此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同伴,被群体所认可和接纳,满足了幼儿社会性心理的发展需要。同时,良好的分享行为会受到重要他人的表扬和肯定,也正好满足了他们包括被认可、被爱、以及归属感等的需要。由此可见,他们能从良好的分享行为中体脸到满足、快乐、幸福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3-6岁是幼儿身心都在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进行分享教育的重要时期。通过实验观察幼儿在园的分享行为,分析总结各年龄段幼儿的分享行为特征及分享行为差异,完善幼儿分享教育,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10、(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目的(1)理论研究目的。幼儿分享行为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社会领域等相关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3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差异性研究却较少,且没有深化和系统化。本研究在归纳已有幼儿分享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验总结记录幼儿的分享行为表现,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反思,进一步丰富幼儿分享行为理论研究,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研究做出贡献。(2)实践研究目的。本研究深入到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实验观察幼儿在园及实验中的分享行为表现,结合与幼儿的访谈了解,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反思为线索,

11、依据幼儿具体情况,让幼儿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分享行为阶段性发展的现状,也能更明确并理解幼儿表现出的分享行为状态,为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分享行为提供有力的参考,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及心理健康成长。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分析研究幼儿的分享行为,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研究幼儿的行为特点。希望可以为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添砖加瓦,和促进其得以提升的策略等有关理论更加丰富。(2)实践意义将对目前中班幼儿实施分享行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找到这里面有着的问题,同时对能够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建议进行研讨,使得教师以及家长提高幼儿分享行为的关注度,同时为搭建科学分享观给出具体的建议。(三)概念界定3 .分

12、享行为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的表现来的。分享行为是指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给别的小朋友,享受或礼物送给他,他们自己的东西与别人使用共同享受或共同所有权。共享的特点是双边交流,共享资源和产品所有者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针对学龄前儿童分享行为主要是指孩子分享玩具、食品等与他们同行。4 .社会性行为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在和别人的相处里面对他们的一些看法等的行为,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社会性行为也可以说是实际上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喝其他的朋友在日常生活里面交往。然而这种交往必须具备一个共同的社会范型,涉及语言、情感表达模式、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5 .亲社会行

13、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用的人或对社会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舒适和捐赠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是一种自救或旨在帮助个人或趋势组的其他行为。从本质上说,发生在人际交往,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盒朋友之间保持友好关系,并产生共同利益的亲社会行为,它受认可和人类社会的鼓励。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胜和社交性。还有的就是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与道德行为的诞生和发展是一致的,在儿童心理素质的过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孩子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情感是越来越丰富,活动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去帮助别人,行使过程的意志

14、,所以人们经常把亲社会行为教育孩子的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三、研究设计(一)研究思路本研究通过在自然情境中对3-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现场的观察和记录,了解这个阶段的幼儿分享行为的表现情况,并通过访谈幼儿、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加上对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综合分析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总体特征和影响因素,最后为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提供相关策略。(二)研究内容(1)设计实践调查,记录和分析不同班级的幼儿的分享行为的数据;(3)把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做了总结;(3)就一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给到有用的意见。(二)研究对象挑选某幼儿园小班、中班和大班各20名小朋友

15、。(三)研究方法1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呈现或控制实验条件,并通过观察、测定、比较等方式记录被研究者的行为或心理变化,从而确定实验条件与心理或行为之间关系的方法。本研究借鉴了邓进红,方朦在期刊论文56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动机研究中运用的实验方法,并根据本研究再进行改正。本研究抽取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各20名幼儿参与分享活动实脸并进行观察与记录,得到了和本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再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果。2 .观察法观察的意思是研究者依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大概1的设计研究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仔细观察研究的对象,得到信息的方法。本研究运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对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特别是把幼儿在活动中的分享行为进行记录。通过观察记录,收集一些和本论文研究相关第一手资料,这会让得到的资料更加真实、让研究出来的东西更加的好。3 .访谈法访谈法的意思是采用有自己原定想法的一种口头交谈形式,从这个交谈里面了解相关社会事实是怎么样的。本研究通过制定访谈提纲,对参与被抽取的幼儿进行访谈,收集幼儿对分享行为相关的认识并且想到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更加真实地了解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情况。四、研究结果能够和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需要的,是幼儿在以后生存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