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5141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信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0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1 概述5.1.1 基本概念5.1.1.1 地表水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水域,如河流(包括河口)、湖泊、水库等。考虑到地表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在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时,还包括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5.1 .1.2水污染源凡对水环境质量可以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来源,统称水污染源;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按产生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四类。表5/水污染源分类按排放方式点污染源污染物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方式为点。非点污染源(面源)污染

2、物产生的源点为面,而进入环境的方式可为面、线或点。按污染性质持久性污染物在地面水中不能或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分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在地面水中由于生物作用而逐渐减少的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各种废酸、废碱等,水质参数是PH值。废热(热污染)由排放热废水所引起,水质参数是水温。5.1.2常用水环境标准介绍5.1.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方法及要求,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5.1.1.2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

3、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

4、景观要求水域。(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的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类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I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III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IV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

5、生活饮用水;V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地下水指标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依据。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地下水应设立监测点定期监测,监测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执行,监测频率每年不得少于二次(丰水期、枯水期)。地下水质量评价以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评价方法分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的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9

6、97)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适用功能的水质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其它水环境质量标准还有渔业水质标准(GB1I607-8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等。5.1.1.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本

7、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1)标准分级排入GB3838W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排入GB3838中IV、V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和的规定。GB3838中I、类水域和【II

8、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O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2)污染物分类按将排放的污染物的性质及控制方式,可分为以下二类: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必须符合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5.1.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

9、本思路(I)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明确包括水质要求和环境效益在内的环境质量目标。(2)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排放标准),分析和界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污染源强(水质与水量指标)。(3)选择合理的水质模型,建立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目标的关系,根据各种工况下不同的污染源强,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采取社会、环境、经济协调统一的分析方法,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实现建设项目水污染源的“达标排放,总量控制(5)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得出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5.1.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5.1.4.1 明确工程项目性质全面了解建设项目的背景、进度和规

10、模,调查其生产工艺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因素,明确工程及环境影响性质。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1)拟建工程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2)划分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属性,是环境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3)界定新、改、扩建项目,明确是否有“以新带老”的问题。1.1.1.2 划分评价工作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结合建设项目外排水污染源的特点和当地水环境的特征,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1.1.1.3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通过水质与水文调查、现有污染源调查,弄清水环境现状,确定环境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并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1.1.1.4 建设项目工程(水污染源)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的生

11、产工艺流程、原辅材料消耗及用水量,通过工程分析及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分析,弄清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各类水污染源强(水质与水量指标),分析论证工程设计采用的废(污)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确定不同工况下的外排水污染负荷量(主要是特征污染物的水质与水量指标)。1.1.1.5 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利用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的有关数据,确定水质参数和计算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建立水质输入响应关系,针对不同工况下的外排污染负荷量,预测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依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对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1.1.1.6 提出控制水污

12、染的方案和保护水环境的措施根据上述的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比较优化建设方案,评定与估价建设项目对地表水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预测受影响水体的环境质量变化和达标率,为了实现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提出水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5.1.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5.1.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5-1。5.1.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对于不同级别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等的评价工作内容与技术质量要求有所不同。低于地表水环境影响第三级评价条件的建

13、设项目,不必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只需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规定,进行简单的水环境影响分析。5.1.7.1 划分评价等级的依据(1)确定评价等级判据的原则所定判据应能反映地表水问题的主要特点,反映建设项目向地表水排放污水的主要特征,与建设项目排污有关的判据定为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特征,与地表水环境有关的判据定为受纳水体的规模和受纳水体对水质的具体要求。(2)划分评价等级的具体依据根据以上原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将按照下列依据确定: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参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我国企业污水排放量分为5个档次:a.20000m3/d;b.IOO(X)m3d

14、-20000m3d;c,5000m3/d-10000m3d;d.1000m3/d-5000m3d;e.200m3/d-1000m3do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的污染物类型数以及需预测污染因子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a.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N1Oob.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V1O;或者只需预测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7oc.简单。污染物类型数二I,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V7。地表水域规模(受纳水体的规模)a.河流或河口水域规模大小的划分。为了体现地表水环境

15、影响评价的特点,应该以枯水期的平均流量作为河流(或河口)水域规模大小的判据。但因为这种资料难以取得,所以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以多年平均流量作为划分河流或河口水域规模大小的依据。如果没有多年平均流量,则用平水期的平均流量。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的平均流量划分为:大河:N150ns;中河:15-150m3/s;小河:15m3s。b.湖泊和水库水域规模大小的划分。与河流的情况类似,应以湖泊和水库枯水期的平均水深和相应的水面积,作为划分湖泊和水库水域规模大小的依据。但此时期的资料不易获得,因此以多年平均水深和相应的水面积作为划分湖泊和水库水域规模大小的依据。如果没有多年平均资料时,可选用平水期的平均水深和相应的水面积作为划分湖泊和水库水域规模大小的依据。按枯水期湖泊和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为:当平均水深V1Om时大湖(水库)水域面积250k?中湖(水库)水域面积5kn?_50k?小湖(水库)水域面积V5k?当平均水深210m时大湖(水库)水域面积225kn中湖(水库)水域面积2.5k?25k?”小湖(水库)水域面积V2.5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