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及代码二、入学要求1三、修业年限1四、职业面向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六、课程设置及要求4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36八、实施保障41九、毕业要求55十、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类别:电子与信息类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专业代码:7102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职业面向一览表(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代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电子与信息大类(71)(计算机类7102)计算机应用(71020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4-04-
2、04-O1)信息通信信息化系统管理员(4-04-04-03)计算机软件测试员(4-04-05-02)计算机设备维护计算机信息管理云平台管理与运维HX职业技能证书(云服务操作管理)ATA职业技能证书(局域网管理-信息安全)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应用及服务等行业领域,从事办公自动化、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
3、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素质(1)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2)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3)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4)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5)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4、6)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7)崇尚宪法、遵守法、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具有质量意识、工作安全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8)具有计算机应用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9)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意识;(10)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H)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
5、义先进文化;(12)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13)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14)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15)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16)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和谐共处;具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17)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18)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
6、识和互助精神;(1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己和他人负责;(20)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自觉劳动的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等。2.知识(1)掌握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应的思想政治知识、文科知识、理科知识、身心健康知识、就业知识、美学知识等;(2) 了解国情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等知识;(3) 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方面的知识;(4)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知识;(5)理解修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知识;(
7、6)理解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了解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团队意识和互助合作等知识;(7) 了解劳动的知识、价值和意义;(8)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等知识;(9)能借助工具查阅专业技术资料,借助工具书阅读简单的的英文资料;(10)具有熟练的中英文录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11)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12)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13)具有计算机应用领域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14)具有计算机的硬件拆装、系统组装、简单故障排除及维护的能力。(15)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具有网络技术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16
8、)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基本知识;(17)掌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8)熟悉网站建设的HTM1语言、开发环境、数据处理、功能设计、发布(19)懂得查阅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资料和技术手册;(20)能识读英文标注的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设备;(21)熟悉计算机进行文字、信息处理、办公软件操作和专业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22)积极学习“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知识。3.能力(1)具有计算机的硬件拆装、系统安装和简单故障排除及维护能力;(2)具有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维护能力;(3)具有网络主流设备的安装、配置与调试能力;(4)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网站的建
9、立、发布、维护与管理能力;(5)具有网络布线设计与施工的能力;(6)具有正确识读网络拓扑图,按拓扑图完成网络的搭建;(7)使用网络安全和可信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的网络安全问题;(8)能对网络设备进行常见的故障诊断,并完成故障诊断报告;(9)能够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当的技能水平,并取得相应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0)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网络设备的能力;(11)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12)具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的能力;(13)面对工作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
10、做出选择和决定等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要求本专业公共基础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英语、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十二门必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场礼仪等二门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通过学习掌握公共基础课的文化知识,主要为学生继续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公共基础课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人交流素质、礼仪修养素质等,为培养社会公民基本素养打好基础。2.公共基础课程思政要求(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求中职学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
11、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注重对学生教学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职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思想政治理论学习。(2)文化基础课思政要求深度挖掘计算机应用专业所有文化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文化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推动文化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语文、历史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信息技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
12、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英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深度挖掘计算机应用专业专业所有文化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文化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推动文化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3.公共基础课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编码:;课时:32)课程S标通过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运用马克思主
13、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课程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历史方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
14、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给学生自主探讨、感悟内化、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机会。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
15、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编码:;课时:36)课程目标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