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6大事年表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6大事年表及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6)1 .中共八大强调要保护人民民主制度,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这说明中共八大A.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B.偏离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C.标志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D.为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共八大主张要健全国家法制,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等原则,这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故D符合题意;中共八大召开时,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故排除A;材料中的法制原则并没有偏离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
2、故排除B: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故排除J2 .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人民的政治权利未得到保障D.政治建设深受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需要改进国家工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说明政治建设深受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影响,D项正确;这时期我国民主政治没有遭到严重破
3、坏,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主政治遭到破坏的现象,A项错误;材料强调了这时期扩大民主生活、反对官僚主义的政治建设,但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B项错误;通过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我国人民政治权力得到保障,C项错误。3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形势下,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A.第一届人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形势
4、下,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当前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召开于1954年,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C选项错误,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不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D选项错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故正确答案为
5、B选项。4 .人民日报在某一时期曾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题干材料可知,这些现象发生在“大跃进”时期,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是导致大跃进”运动的重要原因,故A正确;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是在“三大改造时期,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故B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变革的主要是生产关系,而“大跃进运动调整的是生产力,故C错误;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生产资料公
6、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即19491953年,而“大跃进”运动发生在1958年,时间不符,故D错误。5 .20世纪50年代各类反映农业、工业生产的民谣层出不穷,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蚂蚁啃骨头,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这些民谣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右倾错误思想开始滋生D.五年计划实施成就突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蚂蚁啃骨头,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反映的是当时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说明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A正确;材料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关,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左倾错误,C排除;材料与一五计划无关,D排除
7、。故选B。6 .下图所示是1958年5月摄影工作者唐茂林的作品河南人民大干一百天,实现全省水利B.是对“大跃进浮夸现象的反思C.展示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显著的成就D.预示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大跃进时期的经济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图片信息,以及“河南人民大干一百天,实现全省水利化,可知河南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故选A项;作品并没有体现“大跃进”时期中国经济困难的内容,所以并不能体现反思的内容,故排除B项;“实现全省水利化是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目标,看不出经济建设“成就显著,故排除C项;1960,中共七
8、千人大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故排除D项。7 .下表是19611963年国家投资项目数据统计表,表中信息变化的原因是表119611963年国家投资项目数据统计表基建投货SI(亿元)口,享里施工项目(个)B.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D.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照搬苏联建设模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1961-1963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基建投资额和大中小型施工项目投资额都在下降,这是我国落实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结果,故选B;基建投资额和大中小型施工项目投资额都在下降,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除A;基建投资额和大中小型施工项目投资
9、额都在下降,是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果,实际上是要改变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状况,排除C;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排除D。【点睛】.1960年11月,中央下达了紧急指示信,其中明文规定:“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另外,据估计,1961年至1962年,当时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约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加之自然灾害,出现了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克服困难,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材料现象正是这一调整的表现,故选B;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结合所学可知,当
10、时中国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G从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得到恢复,排除D。【点睛】8 .1955年国务院规定:“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1962年国务院规定:凡是人口10万以下的城市,即使是重要林区和矿区,都应撤销市的建制。这反映了A.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C.国民经济正处于调整阶段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启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大跃进”,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工农业比例失调,许多城市负担太重,市政建设欠债增多,国民经济出现巨大波动,导致城市的就业、供应出现严重问题,国家不
11、得不压缩城市人口,减少市镇建制。1962的规定提高了设市镇的人口规模标准,实际上是八字方针中“调整的表现,调整已经失衡的国民经济比例,故C中正确:A错在“中断BD时间不符;10.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下列哪对关系制定的A.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B.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区C.祖国大陆与台湾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十六字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1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重要方针,这一
12、方针主要是发展A.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B.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关系D.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和各民主党派相互关系的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12.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项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13、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选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和科技的方针,排除A;“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排除B;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排除D013 .“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其中属于“理论错误”的表现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陈伯达、江青等人组建中央文革小组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的发生A.B.C.D.【答案】B【解析】【详解】“文化大革
14、命”时期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强调“阶级斗争为纲,这是当时理论错误的表现,B正确;陈伯达、江青等人组建中央文革小组以及“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的发生是实践行动上的错误,排除A、C、Do14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一届人大二届人大三届人大四届人大五届人大1954-1958年1959-1963年1964-1975年1975-1977年1978-1982年54115A.第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D.第五届人大期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
15、】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三、四届人大大致处于“文革”时期,其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C正确;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A;一五计划是1953年开始实施,排除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不是在五届人大时期,排除D。15 .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化大革命”经历者,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J这里所说的“教训1主要是指()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B.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C.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了民主和法制,因此这里的教训是我们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避免重蹈覆辙,B正确;A是“文革”的破坏性,而非教训,排除;“文革”与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无关,排除c、Do16 .1971年10月,经过联合国成员国投票,新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在这场投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投了赞成票;一贯与中国意见相悖的欧洲国家几乎全票赞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