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守红线底线,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和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2、纲要等有关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十三五”取得的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区应急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区安全红线意识、风险防控效能、安全管理能力、安全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创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部署要求,成立区应急管理局,整合多个部门应急管理职责,制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进一步理顺了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责,初步建立有序、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调整充
3、实区安全生产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制定工作规则,初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工负责、统一指挥、防救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2、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印发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建立党政领导重要节点节庆时期安全生产检查常态化机制,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有效落实;出台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监管职责任务清单,实施“企业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20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健全。建立区、乡、村三级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实现区安委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4、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增强了风险管控和隐患处置能力。在危险化学品、冶金等工贸、危险废物、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行“三位一体”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强化执法全过程监督。我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3、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成立区减灾委员会,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建设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化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常态化开展应急演
5、练,构建无时差风险预警机制,城乡基础设施灾害防治水平及综合防范能力明显提升。着力组建整合各类专项志愿服务队伍,区、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设立健全,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提升灾害抵御能力。4、应急救援能力明显增强区应急指挥中心(一期)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实现与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单位的互联互通。打造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及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组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开展以灭火救援、防汛抗旱、卫生急救、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为重点的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5、应急保障能力逐步
6、提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全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参保领域不断拓宽,参保企业承保保费和提供风险保障金额持续增长,企业抵御事故灾难能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根据省财政厅和省应急厅的分档补助比例,为全区受灾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加强城市救灾设施建设,建成基层防汛防旱预报预警体系,有效增强基层综合防灾减灾预警能力。推进“撬装式消防站”布点建设,打造“5分钟”灭火救援圈,打通火灾防控的“最后一公里”。6、应急宣教氛围不断浓厚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组织“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全国消防日”活动,以应急演练、现场咨询等形式集中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
7、减灾救灾知识。先后组织参加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推动各乡镇定期宣传应急管理知识。组织参加各类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播放科普短视频、安全提示,百姓应急意识不断增强。(二)“十四五”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区古城、老城、新城“三城协同”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加快集中,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我区易发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1、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安全生产存量风险尚未清底,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建筑施工等传统高危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因素依然突出,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社会服务机构等公共
8、服务行业风险因素呈增多趋势。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深刻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复杂,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地下管网、开发区等安全风险更加集聚,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带来的新风险不断出现。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风险隐患更加隐蔽复杂,安全生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和瓶颈制约期。2、应急管理基础有待加强企业主体责任仍需压实,基础设施和社会治理仍存短板。应急管理部门组建时间较短,体制机制尚处于探索期、构建期,部门配合、条块结合、区域联合、军地融合等机制还不够顺畅。全区应急救援力量组织结构较为分散,整体联动、快速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对“全灾种”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9、。应急物资、紧急运输、应急通信、科技支撑等保障还需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协同应对灾害事故的局面尚未形成,应急管理投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安全需求存在差距。3、防灾减灾任务依然繁重我区河湖密布的水系特征和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水患灾害发生机率较高。我区强对流天气多发、易发、频发,易发生风雹、雷暴、短时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同时,我区地处全省范围中强度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
10、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对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政府、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损失,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提供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推进我区应急管理
11、事业向纵深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筑牢生命防线。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和事故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系统观念,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发挥专业服务机构、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加大营造安全文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实现多方共治、责任共担、安全共享,积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应急管理格局。坚持依法应急,提升治理效能。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着力法治政府建设,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应急管理领域法规和标准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
12、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树牢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着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科技和人才“双轮驱动”,充分结合我区应急管理的特色和优势,着力推进应急管理制度机制创新。优化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强化应急管理技术支撑,推进应急管理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智慧应急。(三)发展目标主动扛起“主城担当”,到2025年,建成与
13、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风险防控更加严密,应急处置更加精准,支撑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协同更加高效,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到2035年,全面实现应急体系建设现代化,安全风险防控精准高效,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自然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明显增强,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迈上新台阶,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形成。“十四
14、五”应急体系建设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内容规划目标指标性质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5约束性2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约束性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约束性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卜降(%)20约束性5平均每十万人火灾死亡率0.2约束性6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0.5预期性7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0.5预期性8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5000预期性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优化应急管理体制(1)加强统一领导。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领导,健全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
15、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统筹灾害事故救援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整合应急资源,形成良性互动。(2)完善责任体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企业第一责任人、全员岗位、安全防控、基础管理和应急处置等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推动区、乡两级党委政府将灾害事故防范和应对纳入地方高质量发展考核的内容,严格责任目标考核,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3)推动执法改革。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优化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统筹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
16、量,完善执法体系。建立安全监管职责动态调整机制,明确新产业、新业态的安全监管责任,厘清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职责边界。开展“执法+专家”式执法,寓服务于执法之中,推动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员工全过程参加执法检查,增强企业自我防范风险意识和主动消除违法违规行为的自觉性。2、逐步完善应急协同机制(1)强化部门协同。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灾害事故处置应对的多部门会商研判、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在事故预防、灾害防治、救援救助、物资保障、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2)强化区域协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