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一、教育目标1 .知道什么是溺水,会列举几种溺水危险的场合;2 .了解如何预防溺水;3 .学会如何自救以及如何搭救别人;4 .培养学生注意安全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二、教育重点难点1 .列举常见的溺水危险场合;2 .给学生介绍自救和搭救的基本步骤;3.强化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三、教学过程(一)视频案例导入提前准备好暑期防溺水教育小视频,重点选取能和学生有共鸣的视频,比如天气太热,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水库、湖泊等洗澡,同伴嬉戏间不慎有人落水,水里的同学和在岸上的同学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很短的时间就造成溺水伤亡。(-)小组讨论环节视频播放完后,让同学们根据视频内容分组讨论老师:同学们,看完这个
2、视频你们是不是有很深的感触呢?接下来大家以组为单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发言。问题1:提问同学们看完视频后的感受?问题2:引导思考哪些原因造成了悲剧?如何避免?问题3:如果你拥有一个时光倒退机,你可以让视频中几位同学的时间回到发生事故之前,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三)老师学生互动环节1 .小组代表分享:每位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小组的观点,老师根据小组的发言进行表扬总结补充。2 .师生互动环节:老师:同学们,关于溺水,大家了解多少呢?什么是溺水?为什么溺水了会让人死亡,溺水的症状有哪些?溺水了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进行表扬总结补充。老师:讲述关于溺水的基础知
3、识问题1:什么是溺水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问题2:哪些场合容易发生溺水河流、水库、池塘、溪边、水坝海边、湖泊等水域。问题3:为什么溺水能致人死亡溺水是由呼吸受阻造成的窒息。水中的泥沙、水草、杂物等进入口鼻、支气管和肺,均能使呼吸受阻。另外,落水者惊惧、严寒使喉咙痉挛,呼吸系统梗塞也能造成室息。在淡水水域,水份入血,血被稀释液,血钾上升造成心室颤动从而心跳停止。在咸水水域,淹溺会使落水者体液中高钠造成血浆渗透压上升,导致肺水肿,造成心力衰竭。问
4、题4:溺水的症状有哪些溺水者通常面部青紫、肿胀、眼球充血,口鼻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肺腔一般有积水、泥沙或其他杂质;肢体湿冷、上腹胀满、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心跳停止。3 .老师强调重点知识1:中小学生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十种小意外”在水边玩耍时,不小心滑倒;在水中突然滑倒后站立不起来而陷入污泥之中;过于逞强而长时间游泳造成疲劳过度;在游泳时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不会游泳,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造成惊慌失措、动作慌乱;在水域里游泳产生腿部或其他部位抽筋现象;对游泳的水域情况不了解,入水时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冒险潜水,出现机体失衡状态;盲目下水救人;被溺水者紧抱不放,既不能救
5、出溺水者也不能自救;在嬉水时,打闹、推操、被人按压,造成溺水后果。知识2:防溺水安全“六不”(重点)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知识3:溺水施救技巧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熟悉水性和现场水情的人来帮忙。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充当绳索来救人。一定要大声告诉溺水者,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不会游泳者的自救。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6、地采取头顶向后,口鼻向上的姿势,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会游泳者的自救。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能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边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四、作业巩固作业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复习和转化,例如制作海报、漫画或小书,写作故事等形式,巩固并且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意识和知识。或者让学生制作一次防溺水的黑板报,增加孩子对暑期防溺水的重视。同时让孩子将今日所学习的内容告诉爸爸妈妈,并拍个小视频发给老师,增加家长对孩子暑期防溺水的重视程度。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立意在于教授如何防止溺水和如何正确进行水上运动,让学生学会自救和搭救的基本技巧以及如何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这些防范溺水知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并且在课中需要从多方面展开来给学生进行介绍加深。同时需要加大家长的参与程度,毕竟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这些知识的认知还不能完全接受,必须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最大可能的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