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6787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举进士不中第,困卞坐。区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率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不于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邮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有带造。与房瑁为布衣交,瑁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

2、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武卒,崔阡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湖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槎弱,情不忘君。赘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逮才不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J甫又善陈时事,

3、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J(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注:羸服:衣衫破烂。行在: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陈涛斜:地名,今陕西咸阳东。关辅:地名,指关中及三辅地区。沾丐:给人以利益。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B.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C.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D.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

4、贤院/命宰相试文章/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B.天子,我国封建社会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始于秦始皇,类似的称呼还有“皇帝”“陛下”等。C.右拾遗,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以救补人主言行的缺失。D.开元,自汉武帝开始,历代皇帝大都立年号,文中“开元”即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一个年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生活困顿,四处漂泊。他年轻时处境贫困不能有所作为,科考失利后困居在长安;安史之乱中逃往三川,后来又漂泊于剑南、夔州、耒阳等地。B

5、.杜甫直言进谏,招致疏远。房培因事被罢免宰相,杜甫为此上疏,肃宗下诏让三司审讯杜甫,后杜甫虽免于责罚,然而皇帝不太接受他的进言了。C.杜甫忠君爱国,忧国伤时。他喜好谈论天下大事,见解深刻而切中时弊,经常登上吹台抒发怀古伤今之情,在诗中寄托对国事的伤感,对国君的思念。D.杜甫精于诗歌,备受推崇。杜甫创作的诗歌一改陈、隋浮艳之风,诗风雄浑苍茫,兼具古今之长,对后世影响极大,受到元稹和韩愈的推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译文:(2)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译文:14 .肃宗本想治罪于杜甫,为什么后来没有这样

6、做?请简要说明。【答案】10. D11. B12. C13. (1)关辅发生饥荒,杜甫便弃官离去,客居在秦州,砍柴摘橡子栗实来满足自己的需要。(2)杜甫游历岳祠,忽发大水,过了十天弄不到食物,县令准备了船迎接他,这才得以回来。14. 宰相张镐向肃宗阐述了给杜甫治罪的结果,即必然导致天下无人再敢上言,会断了言路。【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天宝十三年,玄宗到太清宫举行朝献典礼。杜甫进奏赋文三篇。玄宗读了太为惊奇,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甫奏赋三篇”是定语后置句,“三篇”是“赋”的后置定语,中间不可断开,而且“帝”是“奇之”的主语,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BC;“

7、使待制集贤院”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直句,省略介词“于”,应为“使于集贤院待制”,“集贤院”是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断开,而且“命”的具体内容是“宰相试文章”,是皇帝下令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所以“集贤院”和“命”之间要断开,排除A。故选D016.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 “封建社会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始于秦始皇”错。“天子”在商代已经存在,周朝时已经稳固,如周天子。故选Bo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见解深刻而切中时弊”错。文中说“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意思是“喜好谈论天下大事,高阔而不切实际”;且“经常登上吹台”不准确,文中说“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甜

8、登吹台”,无法看出他“经常登上二故选C。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 “辄”前省略主语“杜甫”,辄,就;“去”,离开;“客”,名词作动词,客居;“自给”,宾语前置,应为“给自(2) “遽”,突然;“涉旬”,过了十几天;“具”,准备;“乃”,才;“还”,回来。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帝怒,诏三司杂问”和“帝乃解”可以确定答题的区域,从文中来看,主要与宰相张镐的进言有关。如“甫若抵罪,绝言者路”,意思是“杜甫如果被治罪,就断绝了进言者的通路”,据此可以概括出原因。宰相张镐向肃宗阐述了给杜甫治罪的结果,即必然导致天下无人再敢上言,会断了言路。【参考译

9、文】杜甫,字子美,年轻时贫困不能依靠己力而有作为,离家出游吴越、齐赵之间。考进士没有考中,困居在长安。天宝十三年,玄宗到太清宫举行朝献典礼。杜甫进奏赋文三篇。玄宗读了太为惊奇,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提升他为河西尉,他没有接受任命,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遭逢安禄山叛乱,天子入蜀,杜甫逃往三川。肃宗即位,他衣衫破烂从鄢州想要奔赴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被贼兵抓住。至德二年,出逃来到凤翔谒见肃宗,被授官右拾遗。杜甫和房瑁是贫贱之交,房瑁当时在陈涛斜战败,又因招董廷兰为门客,被罢免宰相。杜甫上疏说:“所犯罪小,不宜罢免大臣。”肃宗大怒,下诏三司会审他。宰相张镐说:“杜甫如果被治罪,就断绝了进

10、言者的通路肃宗这才消去怒意。但此后肃宗不再怎么考虑采纳他的进言了。关辅发生饥荒,杜甫便弃官离去,客居在秦州,砍柴摘橡子栗实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又流落到剑南,在成都西郭搭建草庐居住。适逢严武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靠。严武再次出任剑南节度使,上表朝廷任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和杜甫是世交,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严武去世,崔阡等人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瞿唐峡,下江陵,沿沅水、湘水而上登临衡山,于是暂住在耒阳。杜甫游历岳祠,忽发大水,过了十天弄不到食物,县令准备了船迎接他,这才得以回来。县令曾送社甫烤牛肉、白酒,杜甫喝得大醉,一个晚上去世,终年五十九

11、岁。杜甫性情旷达不拘小节,喜好谈论天下大事,高阔而不切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曾与李白和高适结伴经过汴州,喝酒到尽兴时登上吹台,慷慨抒发怀古之情。他多次经历战乱,坚持节操不被玷污,创作诗歌,感伤国势削弱,念念不忘国君。赞日:唐朝兴起,诗人继承陈、隋风格,以浮华而相炫耀。到开元年间,逐渐用雅正的意旨加以修饰,然而倚重浮华的违背质朴,喜好艳丽的欠缺雄壮。到了杜甫,诗风雄浑苍茫,千姿万状,兼有了古今之长,使后人获益之处太多了。所以元稹说:“从有诗人以来,没有能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用诗歌陈喻时事,切合格律而意旨精深,写到上千言而毫无才力不足的迹象,世人称之为“诗史”。昌黎韩愈在文章上慎重地自我称许,至于诗歌,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J(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