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规范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森林消防标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要求、系统组成及一般性技术要求、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本标准合用于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简称监控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合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合用于本文件。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682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普通要求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1762
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50057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GB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QX/T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规范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F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文件。3.1.1 前端监控设备front-endmonitoringequipment主要包含:承载设备、摄像机、镜头等部件,应具有连续巡航和预置位巡航功能;可定时复位,具有自动和手动多种控制方式及通过角度信息直接定位等功能。3.1.2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forestfirevideomonit
3、oringSyStem主要由前端监控设备、烟火识别系统、网络传输系统、监控塔、供电保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及其它必要设备组成,不间断地对监控范围进行火情监控,实现火情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的智能系统。3.1.3 水平角horizonta1ang1e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光轴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3.1.4 俯仰角e1evationang1e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光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3.1.5 漏报率missa1armrate在监控范围内视频图象中浮现的烟火特征为火情,监控系统未能报警的火情次数与总火情次数的比率。3.1.6 巡航monitoring监控系统前端监控
4、设备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同时对监控范围实时监控、识别火情的过程。3.1.7 多点联动mu1ti-stationcooperation当某一前端监控设备发现疑似火情时,如该火情也在其它前端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内,系统调度其它前端监控设备监控该火情的过程。3.1.8 设备精度front-endmonitoringequipmentaccuracy在定位控制状态下,前端监控设备水平角和俯仰角的给定值与实测值之差。3.1.9 镜头变焦重复精度1enszoomrepeatedaccuracy指镜头从视场A变焦至视场B后又回位至视场A后的视场变化值与原视场百分比。3.1.10 镜头图象同轴度1ensim
5、agecoaxia1ity镜头从某一焦距向最大焦距和最小焦距变焦,在变焦过程中,变焦前中心点目标偏移视场中心点的像素值与视场宽高像素值比例的最大值。3.2 缩略语BNCBayOnetNUtCOnneCtOr卡扣配合型连接器,用于同轴电缆连接。C/CS连接镜头和摄像机的一种转接器类型,C接口与CS接口相互转换使用。DCDirectCurrent直流电源。DVIDigita1Visua1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HDMIHighDefinitionMu1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IDIdent
6、ity身份标识号码。1VDS1owVo1tageDifferentia1Signa1低电压差分信号。NETDNoiseEquiva1entTemperatureDifference噪声等效温差。RJ45RJRegisteredJack已注册的插孔,RJ45一种接口,通常用于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4系统功能要求4.1 基本功能要求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和指标:a)前端监控设备水平旋转范围不小于360;b)全监控区域巡航周期不大于30min;C)系统应具有烟火自动识别的能力,系统应能有效过滤雾、霾、雪、云、阴影、光线、树枝晃动、建造、水体、车辆等干扰因素,实现准确的识别火情;d)系统应具有报警火点的
7、定位功能,定位误差不大于100m;e)系统应具有全网设备时钟同步功能,全网设备时钟偏差应不大于100ms;f)应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可现场更换故障模块。4.2 系统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功能应具备巡航、监控摄像机控制、烟火识别与报警、报警策略管理、前端监控设备手动控制、多路视频实时显示、视频存储与点播、火警上报、多点联动、多级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功能,见附录A。4.3 系统接口4.3.1 接口类型a)系统接口应包含服务接口和GIS服务接口;b)服务接口指由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的、供外部系统调用的服务接口,详见附录B;c)GIS服务接口指由GIS系统提供的、供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调用的服务接口,详
8、见附录C。432系统接口的技术实现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与外部系统间的接口,宜采用基于Socket的WebService或者格式化文本技术实现。5系统组成及普通性技术要求5.1 前端系统5.1.1 前端监控设备安装位置选择原则a)宜采用识别半径较大的前端监控设备以减少基础建设投资;b)可采用多角度方式对重点区域监控;C)不宜选择在居民区和磁场干扰较大的区域,以减少干扰因素;d)尽可能减少监控范围内盲区,单站的监控盲区宜不大于20%;e)监控塔观测平台应高于监控区域内最高的树冠或者遮挡物1.1.1 m以上。1.1.2 监控塔a)监控塔塔身中心垂直倾斜应不大于全塔高度的1/1500;b)监控结构正常
9、使用极限状态的控制条件应符合:在以风荷载为主的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塔桅结构任意点的水平位移不大于全塔高度的1/75。1.1.3 前端监控设备应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在全天24h连续工作情况下,寿命不小于五年。前端监控设备软件系统应具有远程升级及参数更新等功能。1.1.4 供电系统a)前端系统供电功率不小于200W;b)备电时间不小于72h,应用于高寒地区的备电设备应在不低于-40C的环境下正常工作;C)宜配备稳压设备,控制输出电压波动范围;d)供电系统应配备浪涌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方法与选型应按照GB50057和GB50343规定实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选型与安装
10、应按照GB6829和GB13955的规定实施。1.1.5 防盗系统监控系统应安装防盗监控摄像系统,当有可疑物体接近监控系统设备时,能自动向进入者发出语音告警,并自动回传防盗监控图象至指挥控制中心,发出声光警报,防盗系统建设应符合GB50394的规定。1.1.6 防雷和接地系统防雷和接地系统建设除应符合GB50343和GB50057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接地阻值按照电子设备对工作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建设应不大于10;b)防雷接地验收标准应符合QX/T105的规定。5.2 网络传输应符合GB/T28181的规定。5.3 指挥控制中心应包含视频显示系统、指挥系统、实时对讲系统、存储及备份系统、
11、服务器群、供备电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等,指挥控制中心设计应符合GB50348的规定。6系统主要技术指标6.1基本要求前端监控设备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防护标准:整体防护等级不小于GB4208规定的IP66;镜头、摄像机保护仓防护等级不小于GB4208规定的IP67;b)承载方式:顶载、侧载、装载;c)最大载荷不小于40kg;d)水平旋转范围不小于360;e)俯仰旋转范围为上下运动夹角之和不小于90;f)水平旋转速度范围:0.1s30c7s;g)俯仰旋转速度范围:01os-15os;h)对不同识别半径,设备精度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设备精度识别半径(km)水平角精度()俯仰角精度()510.
12、04100.5100.35RJ45、HDM1DVIo6.2.2.2 镜头技术指标要求a)镜头驱动方式:D变焦:电动变焦;2)调焦:电动调焦;3)光圈:自动(Video驱动或者DC驱动);b)透雾功能:应配有光学透雾功能,改善能见度。C)镜头接口类型:C/CS;d)镜头图象同轴度:同轴度不大于1/4;e)镜头变焦重复精度:允许误差在1%之内;f)指挥控制中心可实时读取当前镜头视场角;g)镜头分辨率:不低于摄像机输出图象分辨率;h)不同识别半径,应配备的镜头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不同识别半径应配备的镜头指标识别半径(km)应配备的镜头焦距(mm)300107006.2.3 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技术
13、指标6.2.3.1 红外传感器技术指标要求a)噪声等效温差(NETD)不大于60mk;b)像元尺寸不大于25m;C)像素数不小于320240;d)视频输出:数字视频与摹拟视频同时输出;e)输出接口:Camera1inkRJ45、BNC、1VDS;。非均匀性校正:应具有快门校正和背景校正功能,需电动控制,应具有开启/关闭自动快门校正功能;g)红外热像仪自动保护:具有强光探测及红外传感器遮挡功能。6.2.3.2红外镜头技术指标要求a)镜头焦距类型:变焦或者定焦;b)镜头焦距不大于200mm时,F值不大于1.2;C)镜头变焦和调焦控制:电动;d)透光波长范围:3m5m或者8m14m;e)不同识别半径
14、,应配备的镜头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不同识别半径应配备的镜头指标识别半径(km)应配备的镜头焦距(mm)7590101206.3 巡航周期部署在监控塔上的前端监控设备在监控范围内应无漏点巡航,全区域巡航周期应满足表4指标:表4监控范围与巡航周期识别半径(km)巡航时间(min)5151010306.4 烟火识别6.4.1 可见光烟火自动识别系统应具有可见光烟火自动识别能力,通过配备的可见光烟火自动识别算法进行24h自动巡航;系统应能有效过滤雾、霾、雪、云、阴影、光线、树枝晃动等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干扰。6.4.2 红外烟火自动识别系统应具有红外烟火自动识别能力,通过配备的红外烟火自动识别算法进行24h自动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