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68207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发展成就(一)文化事业焕发新风采1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效显著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深入挖掘和研究良渚文化、南宋文化、大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钱塘江文化节、南宋文化节等系列重大文化节庆活动。持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建设,助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推进西湖文化遗产保护、良渚古城遗址环境整治、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严州古城保护开发等重点工作卓有成效。推动公共图书馆古籍和地方文献工作迈上新台阶。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绩斐然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完善非遗保障机制,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加强非遗传承传播、展示体验,引导社

2、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基本形成“三位一体”五力合一”“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杭州模式。截至2023年底,杭州市有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4项、省级185项、市级368项、县级102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人、省级204人、市级386人。通过组织“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保护、人人共享”的“非遗”保护氛围。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500余万平方米,县(市、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平均面积分别为10687m、5315m、2819m,村(社区

3、)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100%,所有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累计建成文化礼堂1860个,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建成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等;启动建设南宋博物院、德寿宫遗址公园、世界旅游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47家杭州书房并对外开放,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4 .文化精品艺术创作力作迭出五年来,重点扶持文艺作品330部,评选确定舞台艺术文艺精品扶持项目64个,其中越剧汉兴未央等作品成功入选“浙江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婺剧紫金滩等作品入围“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项目名录;戏曲剧本大清贤相获第六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大奖;杂技头顶圈荣获法国瓦兹河谷第17届

4、国际马戏节评委会特别荣誉奖与最具独创奖;舞剧遇见大运河、话剧聆听弘一和生命密码等13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5 .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加强基层文化活动频次,区、县(市)年组织群众文体活动各15次以上,乡镇(街道)年举办文体活动各12次以上,村(社区)年组织文体活动各4次以上。培育市本级西湖之春艺术节、“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三江歌手大奖赛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进基层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6 .文旅市场监管有力规范有序文化市场质增量升,截至2023年底,经依法许可或备案的实体文化旅游经营场所158万家,阿里巴巴三大电商平台有涉文化市场类店铺近6万家;网易游戏、网易云音乐

5、、电魂网络、浙数文化、华数传媒等企业在国内外相继上市;首创在阿里巴巴集团设立驻点工作站,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监管的六项举措。执法改革深度推进,市执法队内设处室(大队)和派出机构组建完成、快速融合,六个专业领域执法工作和旅游目的地管理及“扫黄打非”工作有力推进。(二)旅游业实现新突破1国际知名度跨越提升2016年G20杭州峰会极大提升了杭州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成为杭州向全球展示旅游形象的重量级平台。杭州还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荣誉,成功入选“全球15个旅游最佳实践样板城市”。2019年在ICCA发布的全球会议目的地城市

6、排行榜中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3位、全球第74位,跻身国际会议目的地全球百强城市。7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杭州旅游在“战疫情、促发展”的大考之下交出高分报表。率先出台“旅八条”助企纾困政策;依法妥善处置涉疫旅游停团退费纠纷,实现问题和解率、办结率100%;启动杭州都市圈旅交大会,推出10大类别100项健康旅游特色产品线路,推出“2023文旅消费季”、联合薇娅开启全国首场文旅直播等系列活动,多措并举推动行业复苏成效突出。游客接待量由2016年14059万人次提高到2023年的17600万人次;总收入从2016年的2572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3335亿元。2016-2019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

7、重由7.3%提高到7.7%,成为杭州经济发展重要支撑。8 .重大项目落地推进杭州在休闲旅游投资竞争力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五年来,旅游建设项目共计765个,总投资3669.62亿元。打造了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等10大龙头项目,推进了休闲旅游集聚区建设,建成“三江两岸”绿道、钱塘江夜游、良渚遗址保护工程等重点旅游项目和设施;推出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18张文旅金名片培育项目,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9 .全域旅游示范引领全国首个从市级层面提出“全域旅游,战略,统筹谋划旅游业发展。”双轮驱动、城旅一体、产业融合、国际引领、共建共享,成为全域旅游创新示范的“杭州样本”。淳安等6个区

8、、县(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桐庐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级4A景区8家、3A级景区36家。持续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建设,推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6+X,计划”。10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整合全域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文旅新产品、新节庆、新线路、新优惠等系列文旅惠民举措;设计和推广三大世界遗产、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等项目进景区;举办杭州茶文化博览会、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杭州全球旗袍日等融合活动;仓惭“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模式;树立“新经济会议目的地”标签;全国首推“数字经济旅游十景”,成为

9、经济和旅游复合“金名片”。11 .产业要素更加完备“十三五”期间,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至2023年,全市共有星级旅行社120家,星级酒店120家,民宿4198家。创新智慧化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大脑”文旅系统建设,推出“数字旅游专线、10秒找空房、20秒景区入园、30秒入住”四大场景,实现了“多游一小时工推进旅游集散网络、水上黄金旅游线等建设和提升,完善自驾车驿站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全市旅游厕所总量超过2000座。(三)广电事业取得新成效1广电公共服务成效显著农村广播电视“长期通”“优质通”全域覆盖,全市137个乡镇建立了广播电视站,农村广播“村村响”覆盖率达到100%o低保工程顺

10、利完成,持续将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纳入援助范围;“十三五”期间累计免视听25.9万户次、免初装4687户次,共减免费用6672万元;补贴主城区减免视听、初装费用168万元。农村应急广播实现全市行政村覆盖率100%o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完成率100%o12 .智慧广电助力创新发展布局超高清内容,全面推进4K超高清终端的平移及普及。启动杭州广电5G试验网,华数集团成功开发全球首个5GSAVoNR异地音视频高清通话。创新广电5G+技术应用,基本实现网络智能化、业务融合化、产业生态化。推出电视端的“最多跑一次”-居家办,实现群众办事足不出户。13 .广电安全播出监管有力“十三五”期间,

11、杭州市广电安播工作实现了无重大事件事故发生,顺利完成了“G20峰会”“党的十九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举办期间的广电安全播出工作,为杭州树立良好的国际国内形象提供了保障。14 .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新时代精品六个一工程”取得优异成绩。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为重点,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动画片,麦香、可爱的中国获浙江“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外交风云、绝境铸剑获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作品奖。二、存在问题(一)国际化水平有待突破旅游供给国际化水平有待升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和旅

12、游产品开发不够。服务国际化水平有待升级,国际大型旅游开发企业占比较低;入境旅游市场规模有待提升,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存在客流总量规模不大、客源市场的可持续性和带动性不强等问题。旅游人才国际水平有待提升;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旅游教育机构和旅游管理人才的引入力度还需加强。(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彰显城市形象文化地标相对缺乏;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与区域之间配置不均衡,远郊农村仍是公共服务资源的洼地;部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陈旧、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部分乡镇(街道)文化站组织出现弱化;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单一,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产业融合发展效益有待提升旅游与文化

13、融合的特色产品不足,高科技元素应用较少;景区、度假区的文化内涵提炼、融合有待深化。旅游与会展、科技、工业、医疗、教育等产业融合进程较为缓慢,融合产品供给不够丰富。旅游与交通产业融合有待提升,交旅融合类产品供给不足,水上旅游交通受审批制约问题突出。(四)旅游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从旅游经济指标看,旅游人均消费、人均逗留天数与游客数量快速增长存在不协调现象。旅游人均消费略有下降:从2016年1725元/人减少到2019年1467元/人。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趋势下降:2019年旅游外汇收入7.37亿美元,同比减少0.6%。人均逗留天数从2016年2.3天,减为2019年1.7天。(五)广播电视综合管理有待加

14、强针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发布等,需强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工作。行业监管能力有待加强,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体系有待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综合性运营人才、电视剧创作青年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复合型人才有待引进。三、发展机遇(一)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高品质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对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带来发展红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文旅消费快速增长。(二)“重要窗口

15、”新定位谱写新篇章“十四五”时期是杭州“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期,“2023亚运会”将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将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业的区域合作能级。“大运河文化带”“诗路文化带”带动文旅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三)数字化改革新时代激发新潜力数字化改革成为发展的重大突破口。5G、大数据、物联网将催生应用新场景,创造新业态,延展管理、营销新方式。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费升级将带动消费产品结构的升级,将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四、面临挑战(一)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严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

16、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出入境旅游带来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将成为激发旅游业变革的发展动力。(二)区域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长三角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客源市场争夺比较激烈,来自上海、苏州、南京等周边城市的产品和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增强,使杭州旅游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三)供给需求不匹配矛盾突出市场在文化广电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文化场馆、广电版权等大量资源未有效开发,广电供给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机制有待完善。文化广电旅游发展面临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亟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创新管理服务模式转变。(四)政策供给全面趋严国土空间规划对文化广电旅游项目的刚性约束作用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