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杭州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全面提升杭州市文物博物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现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着力于杭州文物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力争以高标准将杭州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推进到全国前列,特制订杭州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一、杭州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背景(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探索中发展。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成为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处世
2、界文化遗产的城市。2023年,杭州市将西湖文化景观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日设立为“杭州西湖日”“杭州良渚日”,进一步传播世界文化遗产深厚内涵和独特价值。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成立杭州世界遗产联盟,创建世界文化遗产与潜在遗产地的保护宣传联动工作机制。开展打造杭州世界遗产群落(可申遗项目)研究;承办首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市长论坛。出台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监测管理工作规则大运河遗产影响评价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遗产监测管理工作要求。(二)文物保护机构与政策法规体系与时俱进1实施文物博物馆机构与事业单位改革。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完成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新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职能。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3、与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合并为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机构改革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增设文物遗产局,萧山、临安区文广旅体局增挂文物局牌子,桐庐、富阳、建德新增设文物行政科室,全市行政编制共增加3人;全市文博事业单位数量减少3家,事业单位编制共增加30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得到了加强。此次机构改革奠定了杭州“十四五”期间乃至中长期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2.法规与政策文件持续出台。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相关政策,在全省率先将文物工作列入对各区(县、市)政府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各区县相继出台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目前已出台余杭
4、区文体(文物)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建德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富阳区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实施细则。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为重点,出台杭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92023年)实施方案,梳理出25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处新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台文物与历史建筑安全三年提升计划和“智慧消防建设工作方案和资金补助办法;文物、财政、国资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杭州市国有文物文化资产管理规定(试行),加强国有文物文化资产规范化管理。2017年,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正式施行。启动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和前期工作。(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逐
5、步完善1纳入保护范畴的不可移动文物增长显著。积极申报公布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全市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文物保护点69处,历史建筑1300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2处、文物保护点508处,历史建筑1611处。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7处。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达到7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7处。杭州成片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数量总计-169处。2 .文物保护规划体系逐步构建完成。世界文化遗产规划西湖文化景观保护规划杭
6、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62035)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2017-203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公布实施,实现了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第一至五批市级文保单位用地保护规划的调整和编制。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宽桥中央航校旧址、郊坛下与老虎洞窑址、杭州钱塘江海塘遗址等大型文物遗产专项保护规划,为保护工作提供管理依据。完成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和省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名村名镇保护规划。3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措施到位。“十三五”期间市财政共投入5.3亿元历史文化名城专项用于文物保护修缮、博物馆提升改造、西湖文化景观
7、遗产地提升改造、乡土建筑保护。其他各区和建设主体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良渚遗址环境整治、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通过努力,杭州市的文保单位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老虎洞窑址、西泠印社、太平天国听王府文物保护工程,抢救性保护363处濒危乡土建筑。开展西湖南山造像排水防渗工程、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查、石佛院造像保护工程、闸口白塔抢救性保护加固工程、飞来峰造像三期保护工程等摩崖石刻与石质文物专项保护项目。基础工作持续推进,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档案已全部完成,市级文保单位完成记录档案22处;历史建筑的建档测绘工作全面启动,完成总量的30%。完成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标志碑
8、树立工作。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重点开展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先后将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仓前粮仓、乔司千人坑、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孙晓梅故居、民族日报社旧址等20余处革命旧址作为革命类的陈列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进行开放,并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淳安县入选国家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传统节庆开展纪念活动,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园文局荣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文物工作迈上新台阶。4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域落实5万平方米以上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共考古勘探394个项目,勘探面积29
9、01万平方米;考古发掘83个项目,发掘面积5.606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1266座,出土器物(标本)14337件。对吴越国衣锦城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明清严州府城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积极推进大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南高峰塔遗址、圣果寺遗址、吴越国光孝明因寺遗址、德寿宫遗址、新登古城门、严州府城墙西水门和及总兵府遗址等重要发现,为研究杭州古代城市的布局与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妥善处理保护与建设矛盾,配合地铁建设和钱江新城二期建设等大型项目勘探发掘多处宋元时期的古海塘遗址和建筑遗迹,在西站枢纽工程中发掘了隋唐时期的李家塘遗址。南宋德寿宫考古遗址、钱江新城古海塘遗址等9项考古发掘入选“
10、浙江考古十大重要发现”。新设立临安、建德、桐庐、余杭考古工作站,初步构建完成大杭州考古工作格局。5 .大遗址保护成效显著。目前有良渚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处,南宋皇城遗址、临安吴越国王陵、良渚文化玉架山遗址等省级公园考古遗址公园3处。2019年建成开放良渚古城考古遗址公园,迄今已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完成泗洲宋代造纸遗址保护一期工程,启动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德寿宫遗址公园、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积极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6 .有效提升文物安全防护与执法水平。落实文物管理单位的责任,推进“智慧消防”三年行动计划,在484处文保单位和123处历史建筑内安装
11、“智慧消防”系统,提升文物建筑安全防范水平。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备消防装备器材,加强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初起火灾处置能力。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物安全管理网络,层层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开展文物违法案件查处29起,重点对法人违法进行督查处理。7 .全方位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杭州市被住建部列为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稳步夯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基础,推出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对利用情况开展定期评估,建立长效激励政策。积极探索历史建筑精细管理新手段,创新开展历史建筑价值评估和导则编制工作,编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积极
12、打造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范例,先后推出5()余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形成南山路、北山路、中山路等多条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集中线。践行“共建共享共治”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理念。运用新兴技术和数字信息管理平台等构成的“多位一体”历史建筑“云展示”和全民互动数字化平台。推出“足不出户逛杭州“走进历史建筑时光里”等系列活动,创新市民与遗产之间的链接途径,提升历史文化感知度。积极组织百余人的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队伍,开展旧房普查、日常巡查、文史挖掘、保护宣传等活动,形成“群众力量促保护”的社会氛围。(四)博物馆建设与文物保护宣传成绩突出1可移动文物家底更加丰厚。完成可移动文物“第一次全国普查”工作,动员441
13、名普查人员,涉及我市19个行业、8207家国有单位,共计投入经费1200余万元,摸清了我市可移动文物家底,杭州市行政区划内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366862件/套。杭州市普查办被评为全国“一普”工作先进单位。2.博物馆建设成绩喜人。“十三五”期间增加博物馆13处。杭州市登记在册的国有博物馆45处,非国有博物馆31处。富阳、临安、淳安、建德先后建成开放县(区)级综合性博物馆,实现县县有博物馆的目标。建成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G20杭州峰会历史资料展示厅、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纪念馆、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韩美林艺术馆三期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专题类博物馆。完成杭州工艺美术博物
14、馆、杭州西湖博物馆、杭州市方志馆、于谦祠展陈提升改造。正在筹建杭州博物院、南宋博物院(一期)、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钱塘江博物馆等新建馆舍。助推中国动漫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建设。杭州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萧山博物馆、杭州西溪湿地博物馆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西溪湿地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结合,探索推进“会飞的花朵”等三座校园博物馆建设。加强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新成立千岛湖自然博物馆。国有博物馆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杭州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主要博物馆建立了理事会。3 .文化遗产宣传与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各大博物馆每年累计开展各类展览和教育活
15、动IOO余次,参观总人数突破2700万人次,青少年观众逾200万人次。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频出,杭州博物馆的“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歹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海市蜃楼17至20世纪中国外销装饰艺术展”分别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优胜奖。中国茶叶博物馆、西湖博物馆等展览在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多次荣获“精品奖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和萧山博物馆荣获优秀奖。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施两期“大师带徒计划”,培养了一批具有潜力的非遗传承人。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博物馆日”活动,陆续开展“让文物活起来”等主题宣传活动,被国家文物局誉为“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与传
16、播”的“杭州模式”,在全国深入推广,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组织开展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优秀案例评选推介活动,遴选推荐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案例。重点策划推出了“家在钱塘全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九年成果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以“红色记忆”为主题,十三个县市区积极参与,以展览、宣讲、微视频拍摄、红色线路征集、红色基因传承人推介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宣传活动,各大博物馆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红色记忆”主题的剪纸、明信片、绘画、陶艺、摄影等比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了浓厚的革命文物保护氛围。“红色记忆”革命文物宣传系列活动入围中央网信办“五个一百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公共考古亮点纷呈。每年举办“发现杭州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向各大主流媒体通报和分享年度考古成果。面向公众开展3()次不同形式的“金手铲”公共考古体验活动。举办大大小小的科普讲座20余场。策划完成“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