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72185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议题式教学设计夏婷婷(义乌市义亭中学)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一、教材与学情(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二框的内容。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将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再到遭遇挫折的的历史轨迹,并探究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从而认同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分析:一方面,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中

2、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已有初步了解,且本框内容与历史学科有关内容有重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内容多为介绍性而非解释性知识,易于学生理解。2.学生心智特征分析:本框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教材内容思路清晰,内在逻辑特点比较明确。但它理论性较强、故事性不足,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教学目标与重点1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3、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别合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二、路线与结构(一)总体设计思路本课整体设计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本课在教学流程上按照“议题溯源一一议题论证一一议题论证”的

4、顺序;第二方面,在学科内容上主要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第三方面,在情境设计上,分享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故事、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等。(二)教学路线本课以议题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四个要素围绕学科概念形成如下四条线:议题线:由主议题和“议题溯源一一议题论证一一议题论证”三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由一个子议题引领,使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情境线:由三人“行”,梦难圆一一为“幽灵”正名一一红色旗帜飘扬三个部分组成,为议中学提供载体。活动线:分析和展示一一商议和展示一一讨论和展示,为议

5、中学开辟路径。任务线:由“明确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条件一一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之处一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论证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不可逆性”组成。(三)教学结构本课模型如下图所示:议题溯源议题论证议题论证三、过程与意图【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环节一:三人“行”,却“梦”难圆议题溯源【学科概念】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条件。【子议题1】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终究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社会主义理论要想从“空想”变成“科学”需要哪些条件?【议题情境】材料一:圣西门看到广大无产者和群众所遭受的苦难,

6、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为了让自己的设想得到实现,他曾写信给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劝他放弃争霸欧洲的计划,和自己一道去建设一个新社会。他的理想是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即“实业制度”O在他看来实现这种理想的关键是采取说服办法。材料二:傅立叶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广大民众的疾苦有深刻的理解。他在著作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一一“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没有城乡差别,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并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但是,傅立叶坚决主张用改良的手段改造社会,主张通过阶级融合建立和谐社会,拒绝一切政治斗争,并且他将这一理

7、想目标的实现寄希望于富翁出资,但却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材料三:欧文在20岁就成为工厂的管理者,在管理工厂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状况,同情工人并尽己所能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1824年,欧文变卖全部家产,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建起了新和谐共产主义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原则。全体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然而,他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进行孤岛试验。欧文认为社会改造应由政府来实行,幻想政府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革,这就注定了他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议学活动】合作分析,组际陈述观点。【设计意图】从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人为建设美

8、好社会纷纷行动,但终究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出发,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并进而分析得出社会主义理论要想从“空想”变成“科学”需要的条件,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分析问题。环节二:哲人转身,为“幽灵”正名议题论证【学科概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之处。【子议题2(1)填表:阅读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对比完成表格,明确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处。(2)阅读共产党宣言的经典论述,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科学”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议学情境】(1)填表:阅读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对比完成表格,明确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之处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

9、用和态度上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历史道路上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建立的理论基础直觉判断和主观想象(唯心史观)(2)阅读共产党宣言的经典论述,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科学”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节选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一一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节选二:

10、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节选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

11、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议学活动】组内商议,小组代表展示成果【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链接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对比归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明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读原著、悟原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真理性。评估学生对比归纳知识的能力。环节三:世纪曙光,红色旗帜飘扬议题论证【学科概念】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子议题3】驳斥错误观点:有人认为,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了。【议学情境】材料一:1

12、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又通过大规模工业化快速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鼎盛时期二分天下有其一;70多年后,即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庞大的“红色帝国”土崩瓦解。材料二: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170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议学活动】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展示成果。【设计意图】以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背景,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的基本经验;通过驳斥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坚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的,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同感。四、设计反思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中。三个环节问题的设置,目的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师生交流、生生互动,贯彻参与式教学,彰显学生主体性。亚里士多德说: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在备课前期也去找了一些优秀课例,看了一些议题式教学方面的书,最终形成这节课。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大概也就做到了“形”似议题式教学,还需不断学习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