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74484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明代及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明大事年表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外交流明中央:太祖废丞相,成祖设内阁(票拟),皇帝(批红)地方: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司),督抚出现大明律,八股取土民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引进,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帮出现,城镇商业繁荣,形成地域性商业中心,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货币白银化(得益于地理大发现,美洲、日本白银大量流入)推动一条鞭法改革,使赋役征收由实物向货币转化陆王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主观唯心)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产生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如李贽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章回小说蓬勃发展;文人画繁

2、荣郑和下西洋后转为海禁,推行朝贡贸易(将贸易与等级秩序、外交相结合,不注重经济效益)1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因此,他采取了A.废丞相,裁撤中书省B,废丞相,设内阁C.八股取士,选拔贤相D.设军机处,分割相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容易专权乱政,因此其废丞相,裁撤中书省,A正确;明成祖设置内阁,排除B;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排除C;清朝设置军机处,排除D。2 .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他的目的是A.打击贪官污吏B.强化君主

3、权威C.稳定社会秩序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威,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由自己亲自统领,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3 .有人统计,洪武(明太祖年号)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导致他如此繁忙的直接原因是A.专制皇权强化B.六部职能缺失C.宰相制度被废D.内阁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得出,宰相的职责是助理万机,而废除宰相后,这些事务都要由皇帝来处理,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专制皇权强化是目的,排

4、除A;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内阁制是明成祖时期确立,排除D。4 .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朝中大臣为了争夺阁权,爱恶交攻,睚毗必报,排斥异己,不择手段,相互攻讦,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这表明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阁臣弄权是明亡的主要原因C.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D.封建制度在明朝发展到顶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可知阁臣争夺权力,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阁臣的权力来自皇帝,因此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A正确;皇帝昏庸无能是明亡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故C排

5、除;封建制度在清朝发展到顶峰,故D错误。5 .有学者在评论明朝内阁时说,它“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机构的官员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这说明内阁A.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享有决策权B.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防止泄露而设C.其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D.是一个非正式的但职权清晰的机构【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C;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排除A;清代军机处是为了适应西北军务需要防止泄露而设,

6、而不是明代内阁,故排除B:明代内阁阁臣的任免、职权均依皇帝旨意而定,职权并不清晰,故排除Da6 .明朝内阁学士备顾问,最初多半是靠着与皇帝面对面的交谈来实现。随着皇帝日益深居简出,大臣跟皇帝的接触越来越少,内阁学士的顾问之责只能通过书面意见呈现。这种交流方式逐步制度化,内阁开始代皇帝批答奏章,即“票拟”。这反映了A.明朝制度章程严密规范B.君主专制强化C.内阁成为正式行政机构D.政治日益黑暗【答案】B【解析】【详解】内阁和皇帝交流的方式由面对面到通过票拟,由直接到间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皇帝权力的不断强化,B正确;材料只提及了票拟制度,并不能得出整个制度系统的规范性,排除A;内阁不是法定一级的中

7、央行政机构,排除C;皇帝怠政不等于政治黑喑,排除D。7 .明朝中后期,在实行内阁票拟制度后,皇帝为了限制内阁权力,逐渐加大司礼监的权威。后司礼监权力日益膨胀,并形成宦官专权的现象。权宦魏忠贤就是天启年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他遍植私党于朝廷,又欲尽诛异己者,东林党人也惨遭浩劫。据此可以推知,明朝中后期A.皇权渐趋衰弱C.中央集权加强B.中枢决策制度发生异化D.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司礼监并非法定的中央机构,但皇帝逐渐加大司礼监的权威,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反映了中枢决策制度异化,B项正确;宦官专权反映了皇权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

8、明太祖朱元璋时便已经废除丞相,排除D项。【点睛】8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皇帝提高内阁和司礼监宦官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的是让内阁和司礼监互相制约,以保证皇权独尊,故B项正确;明代是皇权不断强化时期,故A项错误;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只是表面现象,目的是为了制衡司礼监宦官,以保证

9、皇权独尊,故C项错误;宦官权力来源于皇权,并没有失控,故D项错误。9 .明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之间互不统属,分属六部。明代中期,逐渐由中央派遣的巡抚节制三司;嘉靖时期,在重要地区大量派遣总督节制五省乃至七省政务。明朝的这种变化A.导致权臣数量的急剧增加B.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进一步打大了地方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知,明朝地方上由三司制度向巡抚总督制度过渡,改变了三司各自为政的局面,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应变能力,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C;权臣数量的急剧增高和地方制度变化关系不大,排除A;材料中的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不利于缓解地

10、方与中央的矛盾,排除B;材料中的做法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排除D,.10 .明朝初年,地方行政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在省级行政上,明朝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即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和刑名司法、都司掌理卫所军政,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C.确保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D.解决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弊端【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地方行政可见与加强中央集权相关。由材料“三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向朝廷负责”,可见三司分治的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A;加强中央集权是牺牲地方

11、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为代价,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分治制度的决策信息,排除C;废除丞相制度是就中央官制而言,无关地方行政,排除D。11 .明朝地方机构的设置几经变化。最初因袭元旧制,设立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后形成以三司分治省政的基本体制;宣德年间,设置巡抚主持地方政务(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正德年间,为应对农民起义、倭寇入侵等问题,又加派兵部尚书督察院御史身份的“总督”管理数省。由此可见,明朝A.意在健全各级基层机构巩固统治B.地方过度分权导致机构运转不灵C.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漏洞百出D.地方管理政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设“三司”分治省政取代

12、元朝的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巡抚”有主持地方政务的职责,目的在于节制“三司加强中央集权;”总督是管理数省,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故可知明朝地方管理政策的变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D项正确。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健全各级基层机构,排除A。“三司分权会导致机构运转不灵,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B0不是“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而是根据地方行政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所以选D点睛:抓住本题的关键词“三司分治“巡抚总督”,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设置这些机构的意图是加强中央集权。12 .明朝初期,设置督抚,以都御史、副都御史等宪衔,出巡或出镇地方,后来虽己发展为“总领一方”节制三司”的地

13、方大员,但在法律上仍然是以都察院系统的监察官身份存在的,始终听命于中央。这说明明朝督抚体制A.使地方督抚权力过大B.加强了中央集权C.造成了地方行政混乱D.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督抚以都察院系统的监察官身份作为中央官员出镇地方,虽有地方实权但依然受中央节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管理,故B项正确。A项,题干主旨在于督抚以中央官员身份出巡地方,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并非强调督抚的权力膨胀,故排除。C项,督抚“总领一方”“节制三司,故造成了地方行政混乱说法错误,故排除。督抚仍然是以都察院系统的监察官身份存在的,始终听命于中央,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13 .清

14、朝政府在明朝三司制度的基础上推行督抚制度,使三司沦为督抚的属员,督抚成为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清政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增加行政官员数量C.加强社会政治控制D.便于推进赋税改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督抚成为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可得出,清政府通过督抚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与行政效率问题无关,排除A;督抚制度并不会增加官员数量,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赋税的问题,排除D。14 .明初“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己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

15、督抚成为“封疆大吏。督抚制的变迁()A.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B.导致了冗官”局面的出现C.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D.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制度,这一制度虽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但是也造成地方权力分散,缺乏统一,因此设置督抚节制地方权力,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C正确;督抚本质上仍然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A排除;冗官局面的出现是在宋朝,是分化事权的结果,B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15 .明朝洪武十二年,朱元璋主持编纂、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乱等为“十恶”重罪;专门增设“奸党”这一罪名;增设“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明律所特有的列罪条款。这些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A.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B.朱元璋痛恨大臣结为“奸党C.明朝成为一个法治化国家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了协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读材料时要注意大明律是由皇帝主持编纂的,其“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内容均是为维护皇帝的专制统治。综合分析后即可判定其体现的是明朝皇权大大强化这一本质。BCD说法错误,故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