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礼”.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支撑点结合点聚焦点一一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礼”陶华坤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首。仁义礼智信是一套全面的价值观,理清了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思想脉络。1支撑点:复礼、为仁、君子。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的规范,最终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以“礼义”亦即“仁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成为儒学的灵魂。在儒家群体中,孔子标示的君子,成为每个人努力追求的目标,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复礼、为仁、君子,如鼎之三足,支撑起孔学,卓然于诸子。主张“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礼”即“贵贱有序”;要改良制度,因时
2、而变。孔子博学,倡导仁义礼智信,其思想的中心是仁。仁的出发点是爱自己。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自我的人,他推己及人,强调君子自强不息。爱惜自己,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其次是义。义的精髓在于爱别人。大义的精髓是爱世界。礼的本质是人交往的规则礼仪。孔子说的智,是以智为代表的文化、智慧、思维、格局等方面。信即诚信。仁是孔子思想的开端,信是孔子思想的落脚点。人的本质在于“仁”。仁者人也。在孔子那里,人与“仁”互义。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内涵丰富、深刻,“礼”泛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孔子
3、思想,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仁义、诚信的内容更是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性相近,习相远”体现教育的个体功能,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2 .聚焦现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想通过努力来改造社会,把学习作为终生事业,其所有作为,都是以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目的,通过努力来改造社会,实现其理想。孔子以诗书礼乐等为教,开辟私人讲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方针,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孔子认为教育和政治是分不开的,教育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孔子之努力于教育,以便更有效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孔子所主张的政治改良路线,需
4、要一批贤才,而这些贤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平民之中的“士”经过教育提高才能成为的,这样的贤才也就是所谓的君子。因此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将士培养成君子。孔子认为治国的基本大纲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庶、富、教。“庶”指有较多劳动力,“富”指使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教”指让人民受到政治教育。孔子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认为先要促进经济建设,紧接着就应当重视教育建设。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需要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在学习方法上提出学、思、行相结合。“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启发式是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启发,它的核心
5、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什么时候启发?就是在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和表达欲望的时候,去启发他。孔子对于教的态度,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精神,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3 .久久为功: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在中国经历了夏、商、周近1700年的文明史之后,总结、概括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完整思想体系。孔子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特点:大道畅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他主张把仁扩充到政治上去,以爱民为政治目的。靠法律来维持的政治,不是最高水准的政治。孔子的仁说,体现人道精神;礼
6、说,体现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推崇尧、舜、禹这三代文化。因为尧、舜、禹时期是以天下为公的,尧为了能够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在自己的宫殿前设置了谏木,全国的老百姓,谁有意见,谁就来提,这在当时要具有何等的胆识和魄力!为了使自己的后继者,也能公心于天下,尧对舜考察了几十年,把帝位传给了舜。大家都知道舜是一个大孝子,舜同样为了公心于天下,把帝位传给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禹三代传位纯粹是出于公心,而不是个人的私欲,到了禹的儿子启手里,就把“禅让制”改为“继承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孔子周游列国14年,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希望诸侯国君能采纳自己的主张,但生不逢时。孔子认为,立国之本是“足食、足兵、民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他不知道,在他去世几百年后,儒家学说,竟然成了统治阶级独尊的治国理念,传承了两千余年,孔子也因此被奉为圣人。用自己的不朽思想,成就了他的传世伟业。1988年,当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