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76646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林崇德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开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开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场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开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开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年龄特征: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开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图式:指主体己经具有的动作的认知构造,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根本模式。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展比照的方法。纵向研究设计: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展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聚合穿插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他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世代效应:

2、又称“代群效应”、群体效应”、同层人效应,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带来的对个体开展研究的干扰效应,即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开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巴宾斯基反射:胎儿脚底受触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这个反射活动直到婴儿出生六个月后才消失。摩罗反射:又称搂抱反射、惊跳反射。当胎儿或新生儿突然受到了强声刺激及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时,会先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前胸,作佝偻状。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指婴儿对屡次呈现的同一刺激反响速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

3、成习惯不再反响,去习惯化指婴儿在习惯化形成后,假设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响又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客体永久: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场认识到一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他依然存在于某个地方,我们将儿童的这种认识能力叫做客体永久。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根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承受,即理解性别。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

4、取他人观点来理解他人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假想观众:是青少年“生长爆发期”特有的心理,他们认为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响的预期。心理的延缓偿付期: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各种本领,在这一过程,青年可以暂时合法的延缓、偿付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开展方向以及“我假设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

5、受和意识。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历、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通过在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展正常活动所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亲社会行为: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开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穿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守恒守恒原则):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注意的

6、是事物外表的、明显的特征,具有中心化的特点J晶体智力: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历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根基的能力;流体智力:以神经生理为根基,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的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划分优点:具有较高的生态学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全面地认识成年人的智力特点;划分缺点:割裂了两种智力的联系,实际智力测验中很难设计出纯晶体或非流体智力。)社会性微笑:人类根本的动作并是对待社会的态度以及社会一般规则相符合的行为方式。视崖试验: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置。职业成熟度:指与个体年龄相适应的职业

7、行为的开展程度和水准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在对其及工作相关因素评估根基上产生的情感性反响。别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别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别离。研究说明,别离焦虑在婴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一婴依恋的建设而同时发生。陌生人焦虑:指一种对陌生人的警觉反响。研究说明,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68个月时发生开展是有个过程的。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指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在婴儿开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他人情绪信息的利用,是在一种特定情绪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

8、第一章一、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开展心理学的创始人:二、为什么说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原因:由他的儿童心理的问世时间、写作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及儿童心理的影响四个方面决定。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是儿童心理研究一类著作中较早出版的一本,这本书是被公认的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从写作目的和内容上看,普莱尔写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特征,即对儿童的体质发育和心理开展分别加以专门的研究;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起直到3岁,不仅每天做有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展心理实验,即科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从影响上看,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

9、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是儿童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并先后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向全世界推广,于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也随之蓬勃的开展起来。第二章弗洛伊德:A:精神分析的心理开展观B: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阶段理论木我(Id)一快乐原则自我(eg。)一一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至善原则性本能(泛性论)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以动欲区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开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动欲区,它是开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刺激和快感的最大的源泉。C:弗洛伊德将人格开展分为五个阶段:一、口唇期(01岁):动欲区是嘴。二、肛门期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阶段儿童承受排便训练。三、前生殖器期(性器期)

10、(36岁):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四、潜伏期(6-11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如学习、体育和同辈团体的活动),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别离趋势。五、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如果前几个阶段开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的、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对弗洛伊德人格开展观的评价:1 .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历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2 .人格的三个局部:伊底、自我和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开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3 .把人格开展的根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

11、的心理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4 .弗的资料主要来自他本人的诊断经历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阶段1 .婴儿期根本的信任对根本不信任(02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开展信任感,抑制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如果养育者能以慈祥的和贯常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根本的信任感,否则就会形成不信任感。根本的信任根本的不信任,则危机得到解决,形成希望的品质(merit);反之,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则导致恐惧和绝望。2 .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24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开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抑制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儿童形成

12、各种技能(走、爬、推、拉和交谈),儿童将这些能力用之于各种物体,也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如果父母按照社会所能承受的方向,精心控制儿童的行为而又不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如果自主性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就形成自我疑虑。3 .学前期主动对内疚(4一7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开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抑制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儿童更多地进展各种运动,更准确地使用语言,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些技能使儿童能够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梦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儿童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

13、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形成安康的独创性意识,形成主动性;如果父母嘲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并由于缺乏自主性而容易产生内疚感。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超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4 .学龄期勤奋对自卑1712岁)本阶段的开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抑制自卑感,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学校特别重要,社交技能的习得特别重要。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即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作准备。生活中重要的他人(教师

14、、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如果重要的他人(教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而无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安康成长。如果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儿童就会形成能力这一品质。5 .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本阶段的开展任务是建设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开展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

15、的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了,就获得了同一性(identity),就长大成人了。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这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阶段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ErikSon959,p.118)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identityconfUSion)或形成消极同一性。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6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开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防止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只有建设了结实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地追求和他人建设亲密的关系。爱就是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没有同一性的人,就会担忧与他人建设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这种人就会离群索居中,不与他人建设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亲密感超过孤独感,就会形成爱情的品质。7 .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50岁)本阶段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