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递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基本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递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基本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寄递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基本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寄递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与管控方面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寄递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评估、分级管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安全风险risk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本文件中简称风险。GB/
2、T33000-2016,定义3.8安全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33000-2016,定义3.9风险分级riskc1assification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3.4风险分级管控riskc1assificationmanagement根据风险管控所需资源、能力、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分层级管控风险的方式。事故隐患accidentpotentiaI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
3、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后果扩大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3.6隐患排查screeningaccidentpotentiaI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过程。4基本要求4.1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牵头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机构与职责符合GB/T33000-2016中5.1.2的规定。3. 2应建立能够保隙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并配套奖惩制度。4.3应开展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4.4 应做到全面开展、全员参与。4.5 持续开展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治理。4.6 将风险管控活动的过程形成文件并妥善存档。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估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落实情况记录应分类建档保存。4.7 企业发包或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时,应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涉及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相关责任。5风险评估5.1风险辨识5.1.1 企业应组织全员针对收寄、分
5、拣、运输和投递等生产环节,从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生产作业、应急处置四个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5.1.2 风险辨识与评估过程应充分考虑时间、环境和生产运营等因素变化带来的影响。5.1.3 风险辨识应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5. 2风险分析5. 2.1风险分析应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后果分析等。5. 2.2企业可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制定相应的风险可容许程度。5.2.3企业应经过研究论证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一风险矩阵分析法(1S),参见附录A;一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1EC),参见附录B;一一风险程度分析法(MES);一一危险指数
6、方法(RR)o5.3风险等级划分企业应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表1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标识颜色管理方式重大风险红色应禁止工作并立即整改较大风险橙色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治理期限,直至风险降低后才可开始工作一般风险黄色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低风险蓝色应引起关注,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5.4风险等级确定按风险评估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项
7、的级别。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一一违反法律、法规及不满足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一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一一经消防部门确定为重大风险的。5.5动态管理企业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评估,同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开展风险评估。6风险管控6.1 确定风险管控层级6.1.1 风险管控应遵循风险级别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进行分级管控。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6.1.2 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管控层级可分为公司级、部
8、门级、班组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管控措施。6.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依次按照工程技术措施(含技术保障与作业规程)、管理制度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的逻辑顺序为每个风险项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6.3 编制风险管控信息台账企业应根据风险分析、评估结果建立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附录C提供了常见的寄递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清单,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确定风险级别并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6.4 风险告知企业应建立风险公告制度,及时将本企业(场所/岗位)存在的主要安全生产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
9、控制措施、应急措施、应急电话、安全标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内容告知企业员工、相关方及外来人员。风险告知可采取下列方式: 在醒目位置或重点区域设置安全生产风险公告栏; 在醒目位置张贴企业“红、橙、黄、蓝”风险分布图; 在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风险告知卡; 在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工作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警示标志应符合GB/T33000-2016中5.4.4的规定。7隐患排查治理7.1 隐患排查7.1.1 基本要求7.1.1.1 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1.1.2 以隐患排查清单为主要内容,按照“谁管控谁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上级
10、负责排查的内容,下级同时负责排查。7.1.1.3 应全面覆盖、责任到人。7.1.1.4 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专项排查与综合排查、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开展专项隐患排查:一当有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以及规程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时;一一当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条件、周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一当停工停产后需要复工复产的;一一当本企业或同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或者险情时;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时;一一当由于季节变化引起气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当有关部门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暴雪
11、、台风、地震等)时。7.1.1.5 企业如无能力开展排查,或法规规定由专门机构实施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的,应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隐患排查,如防雷系统监测、特种设备检测、各类警报仪器校准等。7.1.2 隐患排查计划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行业特点,按7.1.1的要求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内容、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7.1.3 隐患排查内容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管理部门要求及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确定具体排查项目,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参见附录D。隐患排查应覆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全部风险控制措施。7.2
12、隐患治理7.2.1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应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以及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7.2.2 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实现闭环管理,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填写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参见附录D。附录A(资料性)风险矩阵法A.1风险矩阵法简介风险矩阵法是识别出每个作业活动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
13、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值。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值的数学表达式为:R=1s(A.)式中:R-代表风险值1-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一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A.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取值对照表A.1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1值。表A.1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等级说明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
14、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A.3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S)取值对照表A.2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
15、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表A.2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252套装置停工、行业内、省内或设备停工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地区影响2不符合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_1公司及周边范围影响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A.4风险分级在确定了S和1值后,根据式A.1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依据图A.1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见表A.3。严重性S可能性12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