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行业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行业市场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行业市场分析充电运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提升,市场空间广阔充电运营服务商在充电桩产业链处于中下游环节。充电桩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主要为充电桩设备元器件供应商,包括充电模块、功率器件、接触器、变压器、连接器等,代表企业有许继电气、科士达、英可瑞、沃尔核材等。中游:充电桩生产和运营方存在业务重合部分,很多主流的充电桩企业采取“生产+运营”一体化模式,代表企业有盛弘股份、绿能慧充、南方电网、星星充电、特来电、公牛集团等。下游:充电桩下游主要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充电服务运营解决商为主,代表企业有比亚迪、特斯拉、东方电子、施耐德电气等。充电桩保有量持续提升,车桩比逐渐下
2、降。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充电桩数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而不断增加。车桩比是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保有量之比,是衡量充电桩能否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指标,车桩比越低,代表充电桩供给更加充分,新能源汽车充电更加便利。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充电桩保有量达521万台,车桩比为2.5,较2015年的11.6实现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提升,带来充电运营服务市场规模提升。根据GGI1数据,2023-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单车电池装机量分别为46.1/47.3/51.4kWh,有显著提升,主要受长续航需求驱动所致。目前,充电运营商的主要
3、收入来源于充电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均和充电电量呈正比,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的逐步提升,充电运服务收入规模有望得到大幅增长。图3:20232023年国内EV乘用车平均单车电池装机量(KWh)2023-27年CAGR达48%。我们对充电运营行业市场空间进行测算,核心假设条件如下:1)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假设2023-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900/1140/1560/2028/2535万辆,增速分别为31%27%37%30%25%02)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渐提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随之增长,假设2023-2027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分别为2010/2889/4068/5
4、596/7331万辆,增速分别为53%44%41%38%31%o3)考虑未来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进而提升单车带电量,根据GG1I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带电量约47kWh,假设2023年开始每年提升5%。4)考虑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和用户使用频率相关,谨慎假设约一周充电一次,一年充电次数约52次。5)基于目前行业收费标准,谨慎假设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单价分别为080.5元/kWh。基于上述假设,我们预测到2027年,中国充电运营市场行业空间(电费+服务费)规模达2981亿元,对应2023-2027年CAGR达48%。盈利模式:目前以收取电费和服务费为主,充电桩时间利用率是盈
5、利核心充电定价公式为“电价=电费+服务费”,不同运营商收费标准有差异。我们以市场主流的充电运营商星星充电和特来电为例,目前二者的充电电价均由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构成。以同样时间段为例(15:00-18:00),星星充电(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燕莎友谊商城)的充电电价(原价)为1.4265元/kWh,其中电费为0.8265元/kWh,服务费为0.6元/kWh;特来电(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的充电电价为1.6469元/kWh,其中电费为0.8469元/kWh,服务费为0.8元/kWh。充电桩运营端盈利模型测算:充电桩利用效率是影响盈利的核心因素。我们以50kW直流桩为例,测算充电桩单
6、桩盈利模型。1、单桩初始投资测算经我们测算,单个50kW直流充电桩的初始投资成本约5.7-6万元,对应单W初始投资约1.141.2元/W,具体测算如下:设备投资:直流桩充电设备(内含监控系统)成本约0.5元/W,因此,单个50kW直流桩的设备投资约2.5万元;土建和施工投资:包括平面布置、电缆电线采购装配、顶棚装配等,单桩摊薄成本约113万元;配电侧设备成本:包括继电保护、低压电器、电表等设备,单桩摊薄成本约2.2万元。2:50kW直流充电机初始投资领测算项目内容单班投资-万元)设备投资直流充电设备(内含监控系统成本)2.5土建和能工投资包括平面布置,电缝电线采购装配、顶棚装配等1-1.3配电
7、依设备投资包括继电保护、低压电器,电费等2.2#5.7-62、单桩成本测算经我们测算,单个50kW直流充电桩的固定成本约1.38万元,具体测算如下:利息费用:假设贷款比例50%,贷款利率6%,年利息费用约0.18万元;折旧费用:假设折旧年限为10年,年均折旧费用约0.6万元;设备维护+人工费用:假设为初始投入的10%,测算约0.6万元。单个充电桩的可变成本一般包括两个部分:1)电费:考虑到消费者对电费价格比较敏感,通常充电运营商对电费的收取基本是平价政策,即和电网收费一致,不做价差套利,为了简化模型,这部分不做考虑;2)停车场服务费分成/运维成本等:部分停车场要求按一定比例对充电服务费进行分成
8、以及其他后期运维成本等,假设该部分成本为服务费的10%o3、单桩收入、盈利、投资回收期测算经测算,单个50kW直流充电桩的年均收入约1.75万元,年均利润约0.2万元,年现金流净额约0.8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约8年。具体假设条件如下:单桩利用效率:假设单桩利用效率为8%;服务费收入标准:参考上文各省市服务费收取标准,假设为0.5元/kWh;单桩年均可变成本:假设为服务费的10%。单桩利用效率的提升是提高充电桩利润和缩短投资回收期的核心因素。我们基于上述测算过程,对充电桩单桩利用效率和度电服务费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对单桩利润的影响:假设度电服务费保持0.5元/kWh不变,当单桩利用效率
9、从6%提升至10%时,单桩利润则从。20万元提升至0.59万元;平均单桩效率每提升1%,利润增长0.20万元。5:鼓桩利用效率和A1务费对充电班桩利润敏感性泅J1度电展务费(Wh)单班利润(万元)0.40.50.60.70.86%-0.43-0.200.040.280.51利用效率(%)7%0.28OOO0.280.550.838%0.120.200.510.831.149%0.040.390.751.101.4610%0.200.590.991.381.77对投资回收期的影响:假设度电服务费保持05元/kWh不变,当单桩利用效率从6%提升至10%时,投资回收期从15年下降至5年,显著小于设备
10、可使用年限(10年左右)。竞争壁垒:资金、场地、电网容量、数据资源构筑壁垒,龙头运营商优势显著总结:充电运营行业主要存在资金、物理场地、电网容量、数据资源四大主要壁垒,龙头企业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显著,且难以被新进入者追赶,有望在行业竞争中持续保持的领先优势。一、资金壁垒:充电运营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回收周期长。充电站运营属于重资产运营行业,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胡龙、王志会、谭杰仁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盈利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一文中的测算,在四种充电站场景下(小型公交、大型公交、小型乘用、大型乘用),前期投资费用均在百万元级别。平均到单位投资水平看,IkW功率的投资规模在3000-5000元
11、之间;以大型乘用车充电站为例,其中充电设备投资占比约30%,配网设备投资占比27%,建筑安装费占比36%,其他费用占比7%。根据我们在“盈利模式”部分的测算,在度电服务费保持05元/kWh、充电时间利用率在8%10%的条件下,充电桩的投资回收周期在5-8年。头部运营商融资渠道通畅,更具备资金优势。我们以充电运营商头部企业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例,其中: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是上市企业,融资手段丰富,2014年以来,公司陆续通过定增、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可转债等方式募集资金,同时陆续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对特来电进行增资;星星充电属于未上市公司,2023年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8.55亿元,2023年完成B
12、轮融资,由高州资本领投,投后估值达155亿元。我们认为,在前期资金投入较大、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充电运营行业,具备较大充电资产规模的头部运营商融资手段更加丰富,融资渠道更加通常,相较于中小运营商企业更具备资金优势。7:特锐提、特来电和星星充电融资情况主体时间融资方式资金修(亿元)2014年非公开发行0.5持向德2015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配套定增6.9(发行9份)*2.3(定增)2018年可转债10.42023年非公开发行8.52019年引入战投增资13.5特来电2023年引入战投增资32023年引入战投增资3星星充电2023年A轮融资8.552023年B轮融资二、物理场地壁垒:天然具备强排他性,
13、城市公桩密度提升有限。充电桩的建设天然就具备强排他的属性,某运营商一旦在特定的物理场地内进行充电桩投建,其竞争对手将无法在同一区域内安装其他充电桩;考虑到充电桩的使用年限一般在510年内,因此充电桩物理场地的排他性持续时间较长。考虑到运营商采用场地租赁的方式,即使租赁到期,凭借多年的合作经验和客户服务黏性,预计原有运营商续约可能性更高。在充电桩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多数城市的充电桩规模逐渐提升,城市空间已经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存量发展阶段。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数据,目前,城市的公共车桩比和公用充电桩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超过半数的城市车公
14、桩比在6以内并且公用桩密度不超过20台/平方公里。这说明,即使车桩比下降,但一定区域内可供建设充电桩的数量有限,公桩密度难以提升,体现出充电桩建设较强的场地壁垒属性。当前中心城区公用桩平均覆盖率超70%,超大城市超90%,充电桩可“圈”之地有限。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中用“公用桩覆盖率”指标去衡量中心城区公用桩服务能力,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公用桩900米半径覆盖的建设用地面积与建设用地总面积之比。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中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32座样本城市中心城区公用桩的平均覆盖率为73.3%,其中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公用桩覆
15、盖率超90%。城市规模越大,中心城区公用桩的覆盖率越高。因此,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尤其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可供覆盖的充电桩建设范围有限。三、电网容量壁垒:考虑电网容量,充电站建设运营规模受限。对配电网来说,充电站的最大负荷,由充电站的充电功率与充电桩数量决定,伴随着充电桩建设数量和充电功率的大幅提升,电动车充电对电网容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充电桩对配电网的主要影响:1)加大负荷峰谷差距,导致线路重载和变压器负载。电动车充电行为通常与居民日常负荷曲线高度重合,会造成峰上加峰,导致峰谷差距加大。负荷高峰会严重影响供电的安全与平稳,需要改进线路与变压器,电网要多花额外的成本铺设新的馈线与添置变压器;由于峰谷差巨大,尖峰负荷时间短、幅度高,导致配电网资源闲置成本高,设备使用率偏低。2)电压偏移与电压越限。供电系统由于负荷变化,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会随之改变,偏离系统电压额定值,即电压偏移,电压偏移会影响电能质量。由于充电桩充电的瞬时功率很大,容易引起电压偏移加大,甚至超过规定限值,即电压越限,严重影响配电网安全。考虑到对电网容量的冲击,一定区域内充电桩建设、运营的数量和功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