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82354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街道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县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27个,分布为XX镇28个,XX镇5个,XX镇13个,XX镇19个,XX镇38个,XX乡14个,XX乡5个,XX乡5个。其中风险等级:高风险19个、中风险79个、低风险29个,类型主要以滑坡、不稳定斜坡为主,占96.9%,崩塌、泥石流占3.1%,共威胁1783户1.022万人,威胁财产3.752482亿元;风险斜坡308处,分布为XX镇46处,XX镇45处,XX镇62处,XX镇33处,XX镇62处,XX乡26处,XX乡19处,XX乡15处。其中风险等级:极高1处(XX镇XX一号风险斜坡)、高129处、中177处

2、、低1处,共威胁3515户1.5474万人,威胁财产5.1891亿元。2023年全年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实现年度“零”伤亡。二、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我县地质条件脆弱,根据2023年气象预测情况,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灾害成因和特点综合分析,具体趋势预测如下:(一)总体趋势。一是南涝北旱,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集中在5-8月,暴雨次数在7-8月,与常年同期相比持平;二是公路、建房建设以及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在未及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地质灾害。(二)重点时段。重点防范期为49月,预测高峰期为58月,特别是大暴雨、特大暴雨、连日中到大雨强降雨及秋汛、短时

3、强降雨、旱涝急转时段,需予以重点关注。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活动、矿产开采以全周期为重点防范时段。(三)重点防范区域。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学校、景区、矿区、医院等人口聚集区;坐落于高陡斜坡地带的群众聚居村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在建公路、水利、矿山等工程建设活动区。在以上预测预报范围以外亦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特别是地势起伏较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的区域。此外,地质灾害不仅汛期多发,非汛期也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特别是遭遇极端天气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莫麻痹大意。三、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强化“人防+技防”措施,巩固“隐患点+风险斜坡”管控机制,全面提升地质

4、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最大程度守护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域排查巡查风险隐患。一是全面排查新增隐患。各乡镇(街道)要统筹行政、技术各方力量,适时对辖区内具有威胁对象的斜坡单元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尤其对人口密集区域和工程建设活动、地形地貌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要加大排查频次。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各有关行业部门要组织开展医院、学校、公路、矿山、旅游景区等行业领域的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排查,确保及早发现并整治隐患。二是全面巡查风险隐患。各乡镇(街道)要对群测群防体系进行全面核查,调整不具备履职条件或履职能力偏弱的隐患监测员和风险斜坡巡查员,及时更新“1155”平台上“五位一体”人员信息

5、,按时足额发放监测和巡查业务补助,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要求,及时捕捉地质形变信息,有效判别隐患风险。三是全面开展动态调查。各地要强化地质灾害对口技术保障机制,发挥驻县资质队伍技术优势,对发生变形隐患的风险等级、威胁范围、诱发因素、发展趋势等进行专业调查,着力解决地质灾害动态变化和时空不确定性的难题。(二)加强灾害风险预警预报。一是深化部门协同联动。各级自然资源、气象、水务、应急、交通运输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汛期适时会商和数据信息移送接收确认机制,强化数据信息与行业技术共享,科学分析地质灾害风险,持续推进“消息树”工程建设,准确全面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二是推行雨量位移双预警。气象

6、部门要持续优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地质灾害与气象预警信息的融合分析,提高气象风险预警精准度,同时科学设定连续12小时、24小时预警降雨量阈值,对降雨强度持续监测,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三是推进监测预警智能化。自然资源部门要组织专业力量优化完善平台自动化预警模型,解决因监测数据波动导致的预警信息误报等问题,提高监测预警自动化水平。尚未建设自动化监测站点的隐患点要加快编制建设方案,尽快完成自动化监测站点建设并接入监测预警平台,实现隐患点自动化监测全覆盖。(三)抓实临灾避险撤离管控。一是编制撤离预案。各乡镇(街道)要编制修订每个隐患点的临灾避险预案,明确避险撤离组织责任人、启动撤离情形标准

7、、临灾避险预警信号、群众撤离路线和安置场所,完善“喊醒”“叫应”机制,完善老弱群体避险转移帮扶措施。二是果断启动撤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把“三个紧急撤离”作为刚性措施。汛前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至少开展1次避险演练,突出“三断”、夜间等特殊情境下的实战化演练。常态化维护撤离通道、避难场所,严防撤离通道被占用、堵塞等情况。三是加强现场管控。险情发生后,对群众已经撤离的危险区域,要配置足够管控力量,警戒撤离区域主要通道路口,设置禁止进入警戒线和指示标识,做好撤离群众政策宣传并妥善安排生产生活,坚决防止撤离群众擅自返回撤离区域的情况。(四)做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一是加大避险搬迁力度。各乡镇

8、(街道)要用好XX(2023)XX号文件的政策机遇,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避险搬迁政策宣传引导,对处于风险隐患区群众分期分批搬迁。持续推进衔接房地产政策助推避险搬迁试点,引导更多受威胁群众通过购买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方式进行搬迁。二是规范防治项目实施。各县级人民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要对照防治项目绩效目标,迅速完成项目招投标,着力解决实施进度滞后、资金执行率低等问题,严禁统筹、挤占、挪用防治项目资金。三是整顿防治项目问题。各县级人民政府要持续开展历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清零行动”,以项目为单位建立“工程完成率、资金执行率”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

9、时限并整改落实。对防治项目结余资金,及时调剂用于本辖区其它综合治理项目。(五)严防人为活动诱发灾害。一是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各级交通运输、水务、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切实履行部门监管责任,重点对公路、铁路、矿山、水库、切坡建房等在建工程,督促建设项目单位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照评估意见实施防治工程并强化过程监管。二是强化空间规划引领。在编制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全面收集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数据,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作为特殊空间予以管控,引导各类生产、经营、建设活动主动避让。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将乡村建设用地布局在地质灾害风险区之外,从源头管控风险。(六)突出防治铺天盖地宣传。一是坚持群众主体地

10、位。以受威胁群众为重点,按照“灾前参与监测预防,灾中配合避险撤离,灾后响应重建帮扶”的流程化思路,着力构建目标导向明确、内容通俗易懂、载体丰富多样的地质灾害宣传动员工作体系。二是把握宣传重点内容。整合媒体资源和专业团队力量,致力打造口碑好、传播广、效果好的精品佳作,让科普知识“有声、有色、有趣、有温度”。推广防治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制度创新、成果运用,重点报道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观念转变。三是创新丰富宣传形式。全面发挥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和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优势,把乡镇(街道)、村(社区)作为前沿阵地,大量投放防治科普公益广告和宣传视频,做到天天有声音、日日

11、有图像,将地质灾害科普贯穿覆盖到“最后一米”。(七)强化应急抢险救援准备。一是健全抢险救援队伍体系。各地要统筹辖区内地质灾害专业防治和消防等应急救援队伍,健全联动响应机制,畅通应急联络渠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加强抢险物资装备配备。应急管理部门要立足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抗救”需要,组织储备抢险救援装备设备,强化物资储备和更新补充,建立应急物资平战调用工作机制,指导做好灾民临时和过渡性安置救助。三是严格地质灾害值班值守。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干部值班、专家驻守、24小时响应的值班值守制度。要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联动,确保发生险情灾情时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四、保障措施(-)

12、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履行主体责任,将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层层传导压力,逐级钾劲防灾责任链条,把防灾责任、措施落实到责任人和隐患点。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本地区本行业防治工作形势,全面掌握隐患风险,找出防治问题,加快补短强弱,推进构建全民防治新格局。(二)强化要素保障。各乡镇(街道)、部门要根据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切实保障本地区本行业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要统筹和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合理配备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三)强化督促检查。县地质灾害指挥部将以督促检查作为落实防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随机抽

13、查、实地检查、明察暗访、座谈调研等方式,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任到人、措施到点、限期整改,确保地质灾害防灾责任有效落实。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中玩忽职守、工作不到位,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行政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XX发(2023)XX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益政发(2023)XX号)等法规和

14、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2023年度全区地质灾害概况2023年,全区共经历8次较强降雨天气过程,降雨量119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3%o2023年7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我区遭遇干旱高温、暴雨洪涝、低温冷冻等极端天气,发生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XX处,主要发生在XX镇、XX镇XX区和XX街道等中心城区。直接经济损失XX万元;发生险情11处(重大险情2起)共威胁283户830人,潜在经济损失XX万元,累计紧急转移群众XX户XX人。2023年全区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比例明显增高,全区发生的32处地质灾害,均由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引发;二是地质灾害规模多以

15、小型为主,具有多发、突发,面广、危害大,隐蔽性强、发现难等特点。二、防治目标通过科学防范,有效治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力争实现全区地质灾害10年零伤亡目标。三、防治重点(-)重点防范期根据历年来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结合汛期前地质灾害排查情况和气象部门预测分析,4-9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期和重点防范期。5-7月雨水相对集中期,短时降水强度大,部分地区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必须重点防范强对流天气或台风过境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对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连续3日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突发性地质灾害

16、会明显增加,具有较强的群发性,应予以高度关注。(二)重点区域根据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结合我区以往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规律,全区2023年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域为:XX桥镇XX村、XX山村、XX村、XX村等9个行政村的地面塌陷,XX镇XX村的不稳定滑坡带;XX街道XX村、XX村、XX村、XX村等6个行政村的山体滑坡带;XX镇XX村、XX村滑坡带;XX镇XX村滑坡、崩塌带;XX镇XX旅游景区岩体破碎带;中心城区XX街道XX社区、XX社区、XX周边地质灾害易发区;全区正在建设的项目施工区、矿山活动强烈地区、扩建或新建公路铁路沿线、水利水电工程周边、农村临坡切坡建房地段。(三)重点防范对象一是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2023年汛前地质灾害排查统计,全区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数XXX处,分布在我区XX个乡镇(街道),其中需重点防范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XX处,涉及XX镇、XX镇、XX街道、XX街道、XX镇、XX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