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801032024适用专业:五年制市政工程技术专业(540601)课程类别:A类(纯理论课);R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课程性质:0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口公共选修课教学时数:90学时总学分数:5学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市政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目标是学生在具备了公路施工组织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和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定额、技术标准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能力。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独立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进行现场
2、施工管理等工作,提高从事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工作能力;学生学习该门课,应达到公路施工员、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施工流水作业这一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对该课程的内容选择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该课程,选用施工进程(施工准备、施工方窠选择、进度安排、平面图布置、目标保证措施)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且每一-载体均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教学子情境选择中,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构知识和技能:由易到难和施工的先后顺序;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融
3、合了相关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考虑区域施工特点;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任务单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提升职业能力。先修课程:道路施工技术、桥涵施工技术、管道施工技术后续课程: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法规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念,理解工程建设程序,知道各个阶段应该做的工作,以及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怎么来设置。掌握通过甘特横道图或双代号、单代号网络图来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掌握如何按工期、资源等要求对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掌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控
4、制和调整的方法。掌握施工准备的工作内容。掌握编制及看懂施工组织总设计,能通过设计了解设计意图,方案选择等。掌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等怎样来进行选择,掌握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能够组织合理的目标保证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熟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源的配置方法;熟悉施工现场屏幕布置的原则、主要内容、方法;知道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二)职业能力目标能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能进行进度计划的优化以及实时控制和调整。能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操作步骤。能够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能够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施工质量、成本、安全、工期等目标的保证措
5、施。(三)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表述、回答等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工作(学习)I课程内容和要求I技能要求I苇芳任务课时1施工组织准备工作1、根据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工艺要求分解施工过程。2、根据实际工程与流水施工的需要划分施工段。3、根据工作面、劳动组合等要求组织各个工序的专业班组。4、根据确定的班组人数、工作班次、施工段等参数计算各个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5、根据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并进行合理的搭接,来编制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的横道图。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并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习兴趣82施工方
6、案的制定1、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及依据;2、道路与桥梁工程一般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法;3、施工方法选择的原则及考虑因素4、施工常用机械及其使用方法5、施工机械组合使用方法6、施工作业方式与施工顺序的关系。案例引导、开展小组讨论、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83施工进度计划编制1、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案、方法,确定施工过程、施工段的划分,组织班组,确定工作持续时间,编制双代号网络计划,计算时间参数2、编制方法和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3、编制方法以及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4、编制出来的初始网络计划进行工期、资源、费用等方面的优化5、在网络计划实施中进行实时监测,对实施中的偏差进行调整案例引导、开展小组讨论、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7、204资源需求量计划编制1、施工进度计划与资源需要量的关系;2、资源需要量计划的编制方法、程序;3、劳动力需求量的计算方法;4、机械化施工组织的内容、特点;5、主要施工机具与设备需要量计划的编制方法;案例引导、开展小组讨论、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65施工平面布置图1、施工平面布置的含义、分类及作用;2、施工总平面布置的方法和步骤;3、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内容;4、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的依据和资料;5、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的基本内容;案例引导、开展小组讨论、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66施工技术组织措施1、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含义及分类;2、施工进度组织措施的基本内容;案例引导、开展小组讨论、应用多媒63、施
8、工质量技术组织措施的基本内容4、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的基本内容体课件讲解7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1、对拟建项目的特点,建设场地的特征和施工条件进行分析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组建适合本项目的项目管理组织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和重点工程、关键项目的施工方法4、熟悉工程项目,选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横道图和网络图进行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5、确定资源需用量计划,确保资源的供应,制定全厂性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为工程开工做足准备6、确定道路、材料构配件堆场、仓库、临时设施组织相应的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保证措施案例引导、开展小组讨论、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208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对拟建项目
9、的特点,建设场地的特征和施工条件进行分析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组建适合本项目的项目管理组织3、熟悉工程项目,选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横道图和网络图进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4、确定资源需用量计划,确保资源的供应,制定全厂性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为工程开工做足准备5、根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求,确定道路、材料构配件堆场、仓库、临时设施等的设置位置6、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组织相应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目标保证措施案例引导、开展小组讨论、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16四、课程实施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和任务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完成典型
10、任务活动中能对怎样来编制一个施工组织设计有清楚认识。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设计文本的撰写、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平面图布置等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并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编制工作计戈IJ、选择施工方案、设计平面布置等的能力。应注意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校内教学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动态示教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教师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采用案例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
11、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作测试、课后作业、任务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考核。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任务考核。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任务单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建议平时的学习态度占10%,书面作业占15%、任务单完成情况占15%、实作占30%、最后总结性评价占30%。六、课程资源
12、开发与利用(一)硬件条件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开放专业实验室及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包含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二)师资条件对任课教师必须符合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有一定的教学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具有一线施工经验。(三)教材编写、推荐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教材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来驱动,通过视频、实际案例、情境模拟、任务单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根据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的工作顺序和所需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来选用教材,使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任务中树立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13、。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开放性和职业定向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新规范、施工员和建造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时纳入其中。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新科技新技术,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注意网络资源开发利用,如“模拟识图”、“模拟施工”、“在线答疑”、“模块考核”、“任务单质疑”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学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施工员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观摩、实训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适时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职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