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96645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习贯彻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这一顶层设计,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谋划、部署、推动解决水安全问题,擘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推动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家电网、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等基础性网络不同,国家水网并不只是工程网。它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是我国的基本水情。为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近年来,重大引调

2、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加速建设,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成功战胜了多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但要看到,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相关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出现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等水生态问题。再比如,近几年极端天气趋多趋强,影响日益加剧,部分大江大河和一些主要支流堤防还不达标,一些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还不完善,部分水库仍存在病险隐患。国家水网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到2035年,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

3、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这一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国家水网建设,重点要抓住“纲”“目”“结”三个方面。所谓“纲”,就是要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为重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所谓“目”,就是要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促进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格;所谓“结”,就是要综合考虑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生态等综合功能,实现国家骨干网与省市县水网联合调度,全面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推动

4、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更是一项长期任务,尤须锲而不舍,持续用力。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加强组织实施,加强政策保障,加强科技支撑,通过联网、补网、强链,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促进水资源和人口经济布局相均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目录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二)形势要求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工作原则(三)发展目标(四)主要任务三、国家水网总体布局(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二)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四、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一)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

5、建设(二)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推进水源调蓄工程建设五、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一)提高河道泄洪能力(二)增强洪水调蓄能力()确保分蓄洪区分蓄洪功能(四)提升洪水风险防控能力六、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一)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二)加快地卜水超采综合治理(三)推进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七、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推进安全发展(二)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智慧发展(四)统筹融合发展(五)完善体制机制八、保障措施(一)加强党的领导(二)加强组织实施(三)加强政策保障(四)加强科技支撑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6、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国家水网顶层设计,编制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2023年至2035年。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成功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新时代构建国家水网奠定了重要基础

7、。纵横交织的自然河湖水系网络,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了天然条件。河湖水系是水流的载体,具有行蓄洪水、排水输沙、供水灌溉、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维护生态等多种功能。我国流域面枳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45203条,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865个。河湖水系相互交织,形成复杂多样的河网格局和生态系统,成为国家水网的重要本底条件。规模庞大的水利设施,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我国已基本建成防洪减灾、城乡供水、农DI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之重器发挥巨大效益。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万多座,总库容90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调控能力约30%:5级及以

8、上堤防约32万公里,保护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区;建成大中型灌区7330多处,农HI有效灌溉面积10.37亿亩。各类水利工程逐步由点向网、由分散向系统发展,成为国家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湖水系连通和人工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连通河湖水系、构建江河水网的实践探索,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宏伟工程仍在发挥重要作用,造福中华民族。随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等重大引调水工程相继建成,跨流域跨区域水网格局逐步形成。部分地区在水网建设和河湖水系连通方面的实践,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由于我国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水利

9、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尚未完全形成。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仍不完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不高,水利工程互联互通和协同融合不够,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安全绿色智慧发展亟待加强,水利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效率有待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系统性、综合性、强韧性还需增强。(二)形势要求当前,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有坚实的水安全支撑和保障。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充

10、分发挥超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大范围实现空间均衡的必然要求。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受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解决水资源空间失衡问题,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解决生态环境累积欠账、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用水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

11、水质污染、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卜.水超采等生态问题。目前,全国仍有3%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为V类、劣V类,全国地卜.水超采区面积28万平方公里,年均超采量158亿立方米。河湖水域空间保护、生态流量水量保障、水质维护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系统谋划水资源优化配置网络,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既保障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又实现“还水于河”,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有效应对水旱灾害风险、更高标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迫切要求。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易受流域性洪水、强台风等冲击,中西部地区易受强降雨、山洪灾害等威胁,400受米降水线西侧区域大多干旱缺水、生态脆弱。随

12、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需要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洪涝干旱防御工程标准,维护水利设施安全,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强韧性的安全水网,保障经济社会安全运行。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整体协同,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发展模式,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完

13、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二)工作原则一一立足全局、保障民生。坚持全国一盘棋,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统筹推动国家水网建设,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支撵。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一节水优先、空间均衡。把

14、节水作为实施国家水网工程的基本前提,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充分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要求,科学合理规划水网工程布局,优化水资源空间配置,提高重要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人水和谐、绿色生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国家水网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持续改善水生态水环境,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实现人水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一一系统谋划、风险管控。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流域整体,兴利除害结合,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

15、灾害问题。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国家水网建设的重点,推进各层级水网协同融合,着力提升国家水网整体效能和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强化底线思维,增强水安全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改革创新、两手发力。坚持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多方面作用。创新国家水网建管体制和投融资机制,更好发挥水价杠杆作用。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水网数字化、调度智能化、监测预警自动化,加强实体水网与数字水网融合,提升水网工程科技和智能化水平。(H)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

16、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提升;江河湖泊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洪涝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明显增强;水生态空间有效保护,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隙,美丽健康水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国家水网工程良性运行管护机制健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度运用基本实现。专栏1国家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