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基于以学定教,差异发展理念的教学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文档基于以学定教,差异发展理念的教学探索.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以学定教,差异发展”理念的教学探索同一内容、同一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一样的学习结果,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小学语文教学要认识到只有“以学定教”,才能实现学生个体差异发展与群体发展的相融共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学生认知,求同存异一一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学生的起点不同,会导致认知水平的差异。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以促使学生同步达成。(一)在比较中辨识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意后提问:“故人指的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故人是指老朋友,书上有注释。生:我从书上的两首诗看出,故人肯定是指关系很密切的好朋友,因为这两首诗
2、都写了送别,在好友即将远行时,两人依依惜别,互相赠勉!生:(挠挠头)故人,大概指逝去的亲人吧?!教学至此,教师可将故人的两种意思一一”老朋友;逝去的亲人”同时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文本再细读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此处应该理解为“老朋友”。这一纠偏的过程恰巧就是利用错误资源,利用学生的认知差异,帮助全体学生深化理解、完善认知的过程。(二)在理解中辨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认知理解也是有差异的,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见解,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引导,从而达成理解上的共识。以蟋蟀的住宅一课的教学为例。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蟋蟀的住宅一课,有谁知道什么是住宅?生:住宅就是人住的地方。师:可是,今天我们要
3、学习的却是蟋蟀的住宅,你有什么想法?生:我课前进行了预习,有一个疑问:“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这样的资料:“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这样推算起来蟋蟀的生命最多只能延续到11月。这是怎么回事呢?师:你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同学能帮助回答吗?(教室里一片安静,没有学生能回答上来)师:在我们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工具书、注释或者再回到文中,从字里行间去寻找线索。生:老师,我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布尔
4、,可能这是在法国的缘故吧!生:我觉得法国的冬天应该比中国的来得早。每年的11月左右,那边就进入冬季了。我读了第二遍课文后发现,文中反复出现的内容是进入冬季,我猜想那边的天气比这里要寒冷吧!教师能较好地抓住并识别学生这一理解上的差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满足了学习的需要,使得这一教学显得得心应手、顺水推舟,从而让全体同学都深刻地理解了这部分知识。(三)在互助中理解班级里的学生虽然年龄大致相同,但知识经验各异,学情起点明显不一致。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要,这对把握实际意义上的学习起点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的各种起点,如:“读音”的起点,学
5、生对古白话的语言的适应问题,对现代文中不常用的文字的读音问题,以及对古今读音的通假、同音、异同等问题;“词语理解”的起点,如放诞无礼貌、泼皮破落户等的理解注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厘清文章脉络”的起点,本文节选段落、文章的出处背景未必每个学生都有所阅读,所以上课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是必需的;“质疑”的起点,很多学生一眼会被拗口的外貌描写语段所困惑,这往往会成为学生质疑的焦点由于学情起点的不一致,教学的起点也将随之而改变,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行研读,而后学生间互助学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主选择学习起点,自主探索,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需求得到满足。二、学生感悟,和而不同一一尊重学
6、生感悟理解的差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必过于苛求感悟和理解的唯一性和同一性,允许学生有认知上的差异存在。(一)立足差异,调整目标教师应适当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由教师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现状与个性特点,自主制定教学目标。这样,不但突出了学生的需求,而且能挖掘学生个性的潜能。语文课堂上不能拘泥于锁定的显性目标,而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在学生身上,在学情出现时,教师要将其视为宝贵的教学机遇,让隐性的、深层性的目标浮出水面,这样学生乐学、愿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二)互助合作,促进感悟理解教师可让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地先进行自学
7、,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教师可以以学习内容为抓手,视任务驱动学习为途径,在学生独学、群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学情点拨指导。学生几个一组面对面而坐,座位形式的多变,教学的互动,为互助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融洽、自由的学习环境。在教学生字新词、课文朗读检查等环节时采用小组内互助的形式,用小组内自查、反馈的形式,学生参与的机会就会多很多。(三)同“见”分组,讨论辨识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应该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石榴一样的人”这一问题时发生了分歧。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组际之间的辩论赛,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利用对花生优点的组际辩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诸如此类的组际交
8、流形式还有知识竞赛、小组朗读比赛、表演赛等。这种组际互助的方式便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局面。(四)思维聚焦,共享差异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情境: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贝多芬没有回答”的诸多原因进行假设。学生的设想都有可能性和合理性。这样的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思想展示、交会、碰撞和升华之地。三、学生表达,殊途同归一一尊重学生表达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生活经历,自然就有了不同的阅读表达层
9、次与效果。教学时不妨先允许这样的差异存在,然后逐步引导,从而深化认识,让学生学会合理表达。(一)自由表达,交流共进教师应经常通过“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你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有没有其他同学赞同他的意见?”之类的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自由宽松的氛围。学生间开展充分的交流,既为学生自主表达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学生容易在倾听对方观点的时候学习另一种理解和表达。(二)同样句式,不同内容作者行文不可能仅依赖一种技巧,更多时候是多种技法的结合使用,因此,文本语言特点非常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重点感
10、悟学习这些行文技巧。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文本语言训练的阶段性、层递性,注意适度、适量,逐步习得语言规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时,可这样分步进行训练,循序渐进地把握要点。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说:荷叶是我的()()说:()是()。(三)同样内容,不同句式如学会看病一文中对“我”的描写比较多,而对真正学会看病的“儿子”的描写却很少,但通过妈妈絮絮叨叨的语言和丰富的心理活动可以透视“儿子”看病的过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以“儿子”的角度将看病的过程表达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基于文本又发挥想象,丰厚了文本意蕴。
11、同样的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自由表达,能让学生的表达更加充分。(四)多元平台,多样表达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能激发学生个性学习的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如在学习生字时,可进行生字辨认过关的游戏;在阅读课文时,除了进行分角色朗读外,还可以进行表演、朗读比赛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曾指出,相信在我们的学校里不应该有所谓的“差生”存在,而应该是有各具智能特点、智能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差异、认识差异、合理评估差异,进而真正尊重差异,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差异发展服务,也能将差异变为课堂有效资源,从而实现差异互动,共同提高。(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