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doc(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十一五”以来,在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沿江沿海港口实现了快速发展,港口布局持续优化,设施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省级港口首位,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我省港口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沿江沿海港口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构筑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机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迫切要求我省沿江沿海港口优化功能布局,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绿色安全发展。
2、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编制本布局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推动我省沿江沿海港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本布局规划范围包括沿江沿海港口岸线及相关水、陆域。规划基础年为2014年,部分参考2015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和2030年。一、港口发展和布局现状(一)发展现状。我省沿江沿海地区共布局10个港口,其中,连云港港、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为国家主要港口,扬州港、无锡(江阴)港、泰州港、常州港、盐城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连云港港30万吨级
3、航道、盐城港大丰港区10万吨级航道、南通港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等一批深水航道相继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省沿江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304个(沿江1146个、沿海158个),综合通过能力12.9亿吨(沿江10.7亿吨、沿海2.2亿吨)。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75个(沿江397个、沿海78个),综合通过能力9.4亿吨(沿江7.5亿吨、沿海1.9亿吨),分别占沿江沿海港口总量的36%和73%。2015年,全省沿江沿海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7.9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4.0亿吨,“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8.8%和10.5%;连云港港、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5个国家主要港口吞吐量占沿江沿海港口
4、吞吐总量的70%以上;煤炭、石油、金属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运输货种吞吐量占沿江沿海港口吞吐总量的64%。(二)综合评价。港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临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我省沿江沿海港口承担了全省65%以上煤炭和90%以上原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进口,以及90%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港口能力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港口码头,沿江地区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冶金和石化企业、60%以上的电力企业、70%以上的水泥和造纸企业,有力带动了临港产业发展。港口是长江中上游及沿陇海线大宗物资转运和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我省沿江沿海港口承担了长江中上游地区55%以上物资和20%集装箱吞吐量的转运任务,其中
5、,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70%以上的海进江煤炭、80%以上的外贸进口铁矿石在我省沿江港口完成中转。连云港港约40%的货物吞吐量是为沿陇海线及周边省份服务,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港口是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我省沿江沿海港口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承担了区域内90%以上的能源和外贸物资运输,在海铁转运、江海转运以及多式联运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连接上海、长江三角洲及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三)存在问题。一是码头布局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偏低,港口岸线开发存在碎片化现象,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局部地区市场竞争激烈,难以适应绿色、安全、集约发展的需要。二
6、是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港口和城镇在资源空间、功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三是码头数量众多,但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港口产业链不够完善,综合竞争力不强。四是危化品码头点多面广,重特大危险货物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足,面临较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二、港口发展需求预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我省沿江沿海港口依托黄金水道建设江海联运港区,强化运输枢纽作用,拓展物流、航运及保税、商贸等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要求我省沿江沿海港口更好地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区域港口的竞争与合作;我省沿海地
7、区开发的加快推进和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求沿江沿海港口结合区域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港口布局优化、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根据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港口发展的需求,我省沿江沿海港口吞吐总量将保持总体稳定、略有增长,其中沿江港口吞吐量保持稳定、沿海港口吞吐量略有增长,增量逐渐向沿海转移。同时,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相关要求,我省沿江地区将严控冶金、炼化、煤电等产业规模,煤炭、石油化工、矿石等物资需求放缓。预测到2020年,我省沿江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9.5亿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1.8%,其中外贸吞吐量将达到4.6亿吨,年均增速为2.8%;到
8、2030年,我省沿江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2亿吨,20202030年年均增速为1.4%,其中外贸吞吐量将达到6.2亿吨,年均增速为2.6%。三、港口发展的定位目标(一)战略定位。从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结合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我省沿江沿海港口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资源;服务长江流域、沿陇海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构建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二)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
9、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创新融合”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聚力推进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连云港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苏州太仓集装箱干线港等“一区三港”的建设发展,着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提升我省沿江沿海港口整体竞争力。到2030年,打造专业化的江海联运港区,构建便捷的港口集疏运通道,提升国际化的港口服务能力,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资源集约、保障有力、绿色平安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四、港口岸线利用和布局规划(一)规划原则。全面服务原则。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服务本地区和长江流域、沿陇海线等腹地经济
10、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原则。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做好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海洋功能区域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的衔接协调。集约高效原则。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作为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导向,强化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保护。改革创新原则。推进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推动港口资源整合,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二)港口岸线利用规划。1岸线资源评价。我省沿江沿海港口岸线包含南京以下长江岸线、洲岛岸线和沿海岸线。其中沿江南岸浏河口以上、北岸北支口启东咀以上至苏皖交界处,自然岸线总长1167.4公里(干流两岸岸线长827.1公里,江心洲及夹江岸线长340.3公里)
11、。沿海大陆岸线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启东咀,岸线总长1090公里。经过多年治理,沿江河段具有基本稳定的深槽近岸岸线资源。除仪征水道、六圩和嘶马弯道、通洲沙河段上段主泓偏北岸外,南京至南通港河段的主泓大多靠南岸,且南岸基岩山丘和下蜀土阶地近岸抗冲性好,江岸多顺直微弯、河滩窄,深槽、岸线稳定,具有良好的建港岸线资源。经过多年演变,沿海岸段具有基本稳定的岸线资源。受东海前进波和山东半岛南部旋转波两大潮波系统控制,沿海动力条件相对特殊,大部分岸段具有宽阔的粉砂淤泥质潮滩和水下岸坡。海岸总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废黄河三角洲岸线经过多年侵蚀后退已趋于平稳,负10米等深线离岸近;南部辐射沙洲整
12、体稳定,脊槽相间和辐射状延伸的资源格局基本稳定,具备建设码头的自然条件。整体海岸平直开敞、岸滩宽、陆域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发展空间。2港口岸线利用现状评价。截至2015年底,我省沿江港口已开发岸线330.4公里,其中,长江干流已开发岸线306.3公里,南京、南通、苏州、泰州、镇江港已开发岸线占其总量的比例为80.4%。沿海港口已开发岸线81.9公里,主要集中在连云港港连云港区、盐城港大丰港区。我省沿江港口开发程度较高,可成片开发的深水岸线储量匮乏,南岸岸线资源更为紧张;北岸资源大多需通过河势治理、岸坡维护工程实施方可开发。沿海港口岸线开发的前期科研深度还有待提高,岸线开
13、发节奏、开发重点需进一步明确。3港口岸线利用规划。依据已批复(或通过审查)的各市港口总体规划,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做好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地布局规划等的衔接,沿江沿海地区规划港口岸线818.7公里,其中,沿江地区504.4公里,沿海地区314.3公里。截至2015年底,已利用岸线412.3公里,其中,沿江地区330.4公里,沿海地区81.9公里。各港口具体岸线利用规划方案在港口总体规划阶段进一步予以明确。江苏省港口岸线资源利用规划汇总表单位:公里规划港口岸线已利用港口岸线未利用港口岸线合计深水岸线合计深水岸线深水岸线利用率
14、合计深水岸线全省合计818.7608.1412.3326.754%406.4281.4沿海小计314.3224.281.963.828%232.4160.4沿江小计504.4383.9330.4262.968%1741211苏州港86.983.755.055.066%31.928.72南京港67.054.050.941.477%16.112.63连云港港89.089.028.828.832%60.260.24南通港204.0120.095.255.746%108.864.3 其中:沿海104.270.828.321.831%75.949.0 沿江99.849.266.933.969%32.91
15、5.35镇江港101.570.941.632.145%59.938.86扬州港46.242.439.535.784%6.76.77泰州港71.156.351.441.373%19.715.08常州港8.54.04.32.768%4.21.39无锡(江阴)港23.423.420.820.889%2.62.610盐城港121.164.424.813.220%96.351.2注:1港口岸线利用规划视港口发展需要,在各市港口总体规划修编中可进一步优化;2南京港不含仪征港区岸线。(三)分层次港口布局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规划我省港口形成以连云港港、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为主要港口,扬州港、无锡(江阴)港、泰州港、常州港、盐城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四)主要货种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