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选择题怎样躲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选择题怎样躲坑.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诗歌鉴赏选择题怎样躲坑说明:诗歌鉴赏的高考命题基本定位在读懂诗歌基本内涵的水准上,因此,真正的复习还是以读懂诗意为核心,下面所说,只是做题过程中一些感受,供大家参考!一、用庸情代替诗情命题者总会用一些平庸的解读来代替真正的诗意。我们要谨防那种初读比较切合自己胃口的地方。比如: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听起来很合乎道理,而且诗中确实有这样的诗句:“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好像天衣无缝。其实,只要想一想陆游写苦笋就是要告诉世人不要让孩子吃太多吗?要回顾全诗体味。“藜蕾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眼明”“白玉”这都代表着对苦笋的内在品质的赞美,再
2、看“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耿介”“苦节”这是写它品格。这些都在表明对苦笋上升到了人格的赞美的高度。然后提到魏征,且用“媚妩”来表达,由物及人,这个时候如果忽然来一句,它太苦了,不要吃太多,那该多煞风景。它的本义是,要告诫孩子不要有贪念,要约束自己。再如: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初读也似乎正确,但稍微一想也会有疑问,有没有为自己祝寿的?诗人在这里写自己一年来的奔波,写边镇、京城的新年热闹景象,遥想回到长安,要为自己喝杯酒祝寿,显然太过生活化,而非诗境,也缺乏境界了。我们要体会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诗人先感慨一年来从南到北的流离,叹息人世变化,
3、但并未伤感,而是从新年中得到了“喜”。由此而写边关、京城两个地点的新年情景,表达身在边关,心在京城的心情,值此新春之际,举杯献酒,敬祝皇上寿比南山。表达了一个官员对朝廷的忠诚。这样的一些选项,尤其要引起你的注意。二、用局部代替整体命题者为了误导考生,常常抓住某一点作扩大化解读,让那些粗心大意的考生进坑。比如: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幽僻而苍凉”常常用来形容情境,再一读这四句,似乎非常完美: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白水”似乎冷色调,“苍山”,苍茫啊,关键还有后面,这些景色无限,我的生命有限。如果按这个理解,处处皆通。这就是命题人“坏”
4、的地方,让你觉得太恰当了。其实,如果读完整首诗,你才会发现,苏轼写的是这个地方人太好了,都有孔子、颜渊一样的品质,不争价不争田,还给我送来新米与酒鸡,一派和乐之景,这哪里是“幽僻而苍凉”呢?如果你只看那四句就作出判断,你真的进坑了。再如: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这明显是在坑人,他为什么这样“坑”呢?因为诗题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其中有个“杜门”,因病闭门谢客,但不是“不通音讯”啊!另外,“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这个题目里还有“和”字“见寄”字样,“和”说明是皮日休先给陆写并寄给他的诗,书信来往未断。命题者就是让一些神情恍惚不认真读这些相关
5、信息的人晕进坑里去。三、在模糊的边界挖坑很多考题就在是在原意上稍微向前迈一步,形成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是谬论的“坑”。比如: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这个“劝诫”很有迷惑性,因为赵伯鱼是个晚辈,长辈“劝诫”一下晚辈不合情合理吗?命题者就是这样来把握部分考生的心理的。整首诗并没有“劝诫”的意思,通篇是嘉奖赵伯鱼好学,并自我谦虚,说自己“仆常倦谈殊未详”,不大善于讲话,也说不清楚。只是让赵伯鱼多方学习,一旦悟通,随手写的就是佳句。这个坑就挖在“表扬勉励”与“劝诫”的模糊边界之下。再如: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个坑是怎么
6、挖的呢?这是专门给望文生义者挖的坑。请看原诗“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望文生义者可能会在“道在六经宁有尽”的“宁”字上出问题,如果读成“六经中的道理哪里有尽头啊”,读出一种否定的口吻,那就进坑了。陆游强调的是不论做官还是读书都要诚实做人,“道在六经宁有尽”的“宁”字是难道的意思。这个问句强调学问无尽,你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而不是不要读书求仕。四、在诗句的读法处挖坑有些题目主要考察考生能否读懂一些有特殊语序的诗句,在这方面挖坑是常见的方式。比如: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
7、还是感到心惊神伤。诗歌的原句是:“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把君诗过日”,这个句子应该很平常,就是我依靠读你的诗过日子。这是写离别之前还是离别之后呢?下面有一句“念此别惊神”,这个时候想到离别让诗人心惊神伤,显然,“把君诗过日”是指分离之前,用以衬托分别后再以不能方便地读到你的诗了,借此表达不忍离别之意。再如: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原诗是这样的: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这句话是说“(这一出山做官)就不能像飞鸟那样自由自在了,非常羡慕山中僧人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其意思非常明显,山中僧人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可选项偏偏写反
8、其意,来迷惑考生。再如: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鹭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这个选项错在哪里: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纵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主要错在对“听”字的理解上,这里的“听”是“听任”的意思,“任你随时飞去饱餐一顿,再飞回来”,“看”字也不是现在看到,而是想象中的情景。这里考什么?考的就是你是否读懂了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境下表达的,这里要特别注意。五、胡乱生发式挖坑借诗句中一点因素,随意放大、迁移式挖坑。比如: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寄江州白司
9、马:“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佳得无?溢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一衣带水”原指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后用以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极其相近,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原诗里,只是说“温浦江”(“住近溢江地低湿”)像衣带那样曲折漂荡,与下一句写庐山的情景合在一起写白居易周围的风景。B选项过度阐释了它的含义。再如: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原诗反复出现“犹承误”“更乱真”“难写精神”等,强调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难以得到呈现,但对选项把它置换成“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来误导考生。总之,种种挖坑方式,虽然用尽心机,只要你意识到命题之玄机,总会给让更好地绕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