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2289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一等奖创新教案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我之前上过这节课,而且是力图上出“自读课”味道的一节课。当时采取的自读策略是“自由分享”,就是让学生读课文,自选一个角度,做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学生自主阅读、自由分享,课堂呈现还是不错的。他们分享的话题有:1鲁迅先生的“笑”;2.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好;3.最是细节能传神;4.我从生活琐事里读到的鲁迅先生;5.写海婴写许先生与鲁迅先生的关系;6.鲁迅先生的做人;7.回忆中的深情这样的自由分享,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文章进行阅读与交流,我在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引导他们相互间进行评判和补充。这样的课,“自读”的意味是浓的

2、,但问题也是很鲜明的:阅读视角过于分散,缺乏聚焦,因为“散点”太多,所以影响了文本的深度挖掘。在江阴市初中语文一年一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安排,我把回忆鲁迅先生作为比赛课课题。我想以赛促研,大家一起来研究这篇课文的自读设计。我跟老师们说,你们备课,我也同步备课,比赛结束后的展示课,我们一起上。我想,我跟赛课中的优秀选手代表一起上展示课,并不是要跟他们比试高低,打擂台,而是表达一个态度: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次的备课,我首先关注了单元提示。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放在本单元,编者的意图就是“学习精读如何“学习精读”呢?学习的策略,编者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1.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其含义和表达妙处;2.结合写作背景

3、,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作者感情。与“精读”有关的关键词:把握,揣摩,品味,结合,透过,理但,策略不等于活动,我们语文老师万不可把这两句话直接打在上,让学生满世界“找答案”,因为这两句话只是精读的策略与方向,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设计具体的课堂活动,让这些策略“看得见”。活动,活动,活动!最难的,就是盯住“精读”,设计自读活动。很多老师说,“自读课”与“精读”是不搭的,仿佛只要训练“精读”,就必须以“教”为主,自然就是“教读课”了。其实不然。“教读课”与“自读课”是课型分类,而“精读”与“略读”是阅读方式。教读课上,有精读,有略读;自读课上,也应该有精读,有略读。这节课的定位,应该是“指

4、向精读能力培养的自读课”。那么,在这节课上,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既体现“自读”特征,又培养“精读”能力呢?难啊。我的初步设计,想着长文短教,于是用“他”、“你”、“我”三个人称来组织阅读活动。第一步:用“他”或者他的”这样的句式,给课文14个语段拟定小标题。第二步:从这些片段中感受鲁迅先生的做人。第三步:聚焦鲁迅先生做人的细节,选一处文字,将人称改为“你”/“您”,用萧红的口吻,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步:对细节描写的朗读活动,讲一个术语“定格,然后引入写作背景,回读课文,发现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我”的痛。备完课,我就联系江阴初中试上课。我跟刘玉娟老师说,因为只是“试上”,所以我想“悄悄地进村”,“

5、打枪的不要“,喊几个人一起听听课聊聊课就好。这是我们磨课的场景。这节试上课的最大问题是:时间分配不当。第一个环节,拟小标题用了20分钟,显然是“头重脚轻”了。第二个问题:本该是“众口喧哗”的环节,结合课文谈鲁迅先生的做人,却只有四个学生发言,然后就是沉默了。老师们觉得,问题在于上的“表达”指向,需要调整。第三个问题:改换人称朗读课文,很多学生的朗读,有“感激”,但是少了“痛”和“怀念”。从课堂现场来看,不少学生居然不知道萧红写这篇文章时,鲁迅已经去世,他们建议背景引入需要前置。第四个问题:因为时间不够了,最后一个环节,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我”的痛,没能展开和落实。我们一直讨论到学生放学。弟子李明

6、知道我有低血糖,拿了好吃的饼干慰劳我,黄厚江高研班学员刘玉娟老师知道我不会开车,天又下着雨,坚持开车送我。我说,送我回单位吧,我想趁热打铁,把课件改好。到了办公室,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课件一时间真没办法改。我就在办公室,对着书本和电脑,静静地坐了半小时。第二天,上班后就是乱七八糟地瞎忙。第三天,周六,我们骨干班培训,我需要全程在场。第四天,周日,期末统考命题组活动,集中磨卷,我也要全程在场。周日下午,命题组老师在做答案和制答卷,我呢,就备课。也许是上天可怜我连续加班的原因吧,也许这几天都在心里盘算这节课的原因吧,也许是突然有了灵感的原因吧,总之,我居然只用了半小时,就把课件给改好了。简直有

7、如神助!改好课件,我兴奋地发了个朋友圈,他纷纷留言,夸我这个比喻句,用得好。二稿设计,在一稿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拟小标题”活动,课前预习好,课上把14个小标题的交流,缩小范围,只交流其中的五个,并且不再规定句式。问题指向更准确。“请结合具体的一件小事,谈谈鲁迅先生的做人”。定位学生课堂“精读”的关注点。“许先生说,鲁迅先生的做人真是学不来,到底是学得来还是学不来?”“鲁迅先生做人方面,哪一件小事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注重“从文本中出来,再回到文本中去“最为深刻的印象”聚焦细节描写,再根据某个细节的“静止”,讲析术语“定格”,然后再回读课文,寻找更多的“定格”(如:笑,坐,走,陪)背景引

8、入不前置,而是故意后置,引起“冲突二学生变换人称朗读后,就“读得怎么样”引发讨论,然后引入背景,重读刚才的“定格”片段,读出“痛把“读法”与“写法”相融。追问:除了在“定格”中读到沉痛的思念,你还在哪些句子里读到了萧红那强抑的痛?(那些充满“温暖”的文字,越暖,越痛)顺势课堂总结:定格写思,暖意写痛。当然啦,再好的设计,都必须经过课堂的检验。此刻,我就坐在会场里,我们的优质课展示活动开始了。我是今天的最后一节课。这也是我本年度最后一节展示课,这一年,我一共上了多少节课呢?我给自己定下的“每周一节”的指标,应该是完成了。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2023元旦了。我们用这特殊的方式,

9、迎接新的一年。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实在难教。难就难在文章太长,篇幅长也就罢了,它还“碎”,是多个片段的组合。片段组合也就算了,这些片段看起来居然没有太明显的逻辑关系。反正不怎么好教,不管作为教读课,还是自读课。所以,我们江阴市2019年的全市优课比赛,我就选了这篇课文。我知道有点为难老师。但据说经常啃硬骨头的人牙口好。老师们比赛结束,按照惯例,一等奖获得者要在全市上展示课。我想,我也得逼逼自己,于是,在做展示课计划的时候,我也给自己安排了一节课。我也上回忆鲁迅先生。和一线老师同台上课,同题异构,我觉得很有意思。备好课,我去江阴初中找个班级试上课,我请语文组长老吴给我找了几个老师听课,帮

10、我一起磨课。试上,并不成功,因为只完成了预设环节的三分之二。也幸亏是江阴初中的孩子,换个普通学校,我估计只能完成预设的二分之一。磨课讨论,几个老师都提了优化建议,但我并不满意,因为我感觉他们的建议都在“打补丁”,而我觉得,“打补丁”是不够的。不过,这次磨课的收获还是有的。发现了一个好苗子,他们学校的一个年轻教师顾彬,评课有见地,我觉得可以往名师方向培养。距离正式上课还有三天,但我真的还没有更好的思路。我能够做的,就是做减法,删减教学环节。但对于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概括与梳理“,按照阅读的基本规律,这是绕不过去的。但14个章节的内容,如果都要去概括和梳理,那这节课其他活就别干了。当然,家

11、常课是可以这么上的。公开课么,总要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不能一节课就是做各个章节的概括。怎么办呢?只能“偷工减料”,选几个章节来做文章。这大约是节约时间的最佳途径了。正式上课的时间是2019年12月31日,地点江阴市敌山湾实验学校。那天一共安排了六节课,我是最后一节。“给选定的章节拟小标题二还是耗费了18分钟时间,没办法,初一的孩子的概括能力不够,而且有时候还为哪个概括更准确在纠结呢。最后一个环节,我自以为比较出彩的“文字背后强抑的痛”,也没来得及充分呈现。反正是不满意,很不满意。上了一节怎样的课,上课者自己心里是最有数的。我跟自己杠上了。我想,必须把这个回忆鲁迅先生拿下。但随后,疫情

12、开始了,我们忙着组织网课,还要做在线教师培训,这节课的优化,就被搁置了。其实我也是拿疫情做挡箭牌,讲真,一时间我拿这个课真没办法我把这本教材放在床头柜上。有时候,睡前翻翻这篇课文,虽然已经把它读得滚瓜烂熟,但是只要想起上课,它就变得陌生起来。也不是陌生,是扑朔。就这样,我被这节课折磨了一年多。上学期期末之前,我们优青班邀请黄厚江老师来讲学。黄老师讲课标的理解与实施,非常精彩。有一句话,立刻点醒了我。黄老师说: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感觉”,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通过语言运用实现思维的发展提升,即由基本思维品质向高阶思维能力发我马上想到了我的那节课,回忆鲁迅先生的课堂活动设计,上课伊始就概括

13、层次内容,给那些层次分类,这合适么?这不是“直觉思维”的训练。这样做,起点是太高了。难文浅教,应该“小步轻迈”才是。豁然开朗。我开始重新备课。原来,这节课可以这么上!很简单很简单的方式。简单,但绝不浅薄,它帮助学生慢慢地抵达文本的核心。这节课,我准备做五件事。第一,浏览课文,给课文标注层次序号,说说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景。第二,老师也说一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通过“读中提示”,得出“剪影”,并适当讲析。第三,引进一个插图,鲁迅“笑”的剪影,组织讨论,看看这个剪影最适合哪段文字。继而回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文字看起来也像一幅“剪影第四,连读这些“剪影”文字,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然后追问,

14、萧红回忆这些“剪影”,字里行间有着对鲁迅怎样的情感。第五,引进背景资料,聚焦怀念中的“痛”,最后得出“用温情写悲痛二可以这么说,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回忆鲁迅先生的最好的教学设计了。你当然可以拿这个设计,到自己的班级去上课试试。不过,如果有哪个老师,不劳而获,偷偷地拿去,比赛、上公开课、写论文,那我知道了肯定跟你没完。备这个课,我太难了。新学期,开学第一周,我们去南闸实验学校督导听课。我跟该校的陶校长说,借我一个班,我要上课,回忆鲁迅先生。我又说,最好在录播室,完了我把录像拷贝带走。我还说,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毕竟是试上课,万一上得不好,对老师们不是负面引导么。这是农村学校的一个普通班。但

15、我上课挺愉快Q孩子们刚开始还有点拘谨,后来,渐渐的,他们放松下来,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就这样,我们很愉快地一起上完了课。课前老师让学生自由聊天、朗读课文5分钟)师:同学们,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吧?徐老师的第一个预习要求是把课文的14个片段分别标上序号。标好了吗?生(齐声):标好了。师:第二个要求是给每一个片段拟一个小标题。拟好了吗?生(齐声):拟好了。师:下面徐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出示PPT:检查预习:给以下几个课文的片段添加小标题,(一)、(四)、(十三)、(三)、(十一)】你可以在其中选一个来进行分享。生:我觉得第一个应该是“鲁迅先生的笑”。师:请坐Q”鲁迅先生的笑,你们同意不同意?有没有补充?生:“鲁迅先生笑声明朗”。师:好的,现在有两个答案了,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好些?生(齐声):第二个。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它对鲁迅先生的笑有了描写。师:不叫“描写”,叫“修饰二好,继续。生:我觉得第四个片段是写“鲁迅先生开玩笑”。师:同意不同意?生:同意。师:对,这句话在文章中就有。有时候课文中的小短句可以直接拿来做小标题。生:我认为第三个片段是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