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重庆市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为推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关要求,依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2025年和重庆市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渝中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的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渝中
2、教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2023年底,全区教育系统共有党委15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199个,党员4020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学校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巩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全区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小学、初中入学率和毕业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
3、学率保持100%。学前教育一级园(含示范园)占比达到30.6%,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o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市政府教学成果奖8项,位居全市前列。体育美育取得新进展,获全国新时代美育突出贡献奖,体育特色传统项目、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发展势头强劲。近5年学生共获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等市级以上团体奖247项,个人奖1843项。教育惠民彰显成效。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0%o依法保障适龄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接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4万名,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5%o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惠及学生20
4、余万人次。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o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复查验收,校际差距减小。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校园师生零感染。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基本建成重庆基础教育高地。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重庆美育改革实验区、重庆研学旅行实验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城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建设取得新成果。强力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以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为抓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
5、作不断深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行政审批服务高效推行。教育保障迈上台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完善,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累计达到92.03亿元,财政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提高到17.7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达标率提升到85%o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市级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4所。教师队伍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基础教育教师受高等教育比例达到99.8%,研究生及以上比例达到9%,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全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工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等高层次教育人才240人次,市区级骨干教师1104人,
6、市区级名优教师约占在职教师总数的21%o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渝中教育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五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
7、影响广泛深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加剧,教育形态模式重塑,对学习者能力素养和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新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把握新形势、践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渝中区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历史使命,迫切需
8、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力量支撑,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要,需要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IOO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在新的征程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没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就难以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必须依托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当前,重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不断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为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
9、供了新的更好机遇,对教育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渝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教育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育人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不足;学校布局不够合理,与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生均体育场馆、教学及辅助用房、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等硬件不达标;发展不够均衡,校际差距仍然存在,小学教育发展还不均衡,初中教育比较薄弱,高中教育特色不够突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有待增强;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全面提升教育
10、质量的要求,教育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还不适应新的城市战略定位,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克难任务艰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渝中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握新时代新特征新要求,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
11、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推进教育国际化、绿色化、智慧化、人文化,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
12、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推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强化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科学质量观,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
13、持以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形成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坚持统筹协调。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成渝经济圈教育合作和“一区两群”教育协同发展,统筹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三)发展思路“146”教育发展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个目标,优化调整校点布局,改善软硬环境品质,深化“人文渝中,尚品教育”建设,培育造就“4个好”:养成好品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彰显优品格,培育德高业精的“好教师”;崇尚高品质,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构建新生态,成就人们心目中的“
14、好教育,重点抓好“6个双”任务落地见效,即:“双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双新1建设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1双减、切实推动学生减作业、减培训;“双增”,增加学生体育、艺术、户外运动以及劳动教育的课时,增加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双城”,加强与成都的教育合作和与巫溪的教育协同发展双体与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区域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与境外、国外教育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共同体。(四)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综合实力中西部领先领跑,初步建成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具体目标:建成优质均衡发展区。着眼教育国际化、绿
15、色化、智慧化、人文化,推进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努力实现文化一流、质量一流、治理一流、师资一流、条件一流,“人文渝中,尚品教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范本。建成名优教师聚集区。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创建全国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重庆市骨干校长数量、重庆名师等顶尖教育人才比例、市级骨干教师比例、教师高学历层次比例位居全市前列,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在全市、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成对外交流窗口区。坚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
16、经济圈等重大战略,依托创新开放窗口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外人文交流实验区,成为成渝地区、中西部地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成改革创新先行区。深化重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建设,争创全国劳动教育示范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在改革学校、教师、学生评价、落实五育并举、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善作善成,改革成效在中西部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面建成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推动渝中成为学习型城区、人才强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专栏1渝中区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分类指标2023年2025年属性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