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毛木耳生产技术规程标准送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毛木耳生产技术规程标准送审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65.020.20B31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439代替DB51b4392014毛木耳生产技术规程Standardizedprocessofproductiontechno1ogiesforAuricu1ariacornea(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23年5月19日)XXXX-XX-XXXXXX-XX-XX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生产场地35生产原料36品种选择与菌种制备47生产管理58病虫害防治89采收810转潮管理811菌渣处理8附录A(资料性附录)培养料推荐配方(以干料计,%)9附录B(资料性附录)登记在食用
2、菌上使用的农药10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小林、叶雷、张波、谭伟、杨学圳、王雪、周洁、姜邻、唐杰、常伟、彭卫红、张文平。本文件替代DB51/T4392014毛木耳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与DB51T439-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引用文件;一一修订了“术语与定义”的定义,增加了新术语和定义:一一修订了“生产场地”,增加了大棚规格以及出耳架的参数要求;一一新增“生产原料”,对各生产原料参数进行了规
3、定;一一修订了菌种质量标准,增加了“菌种来源”;一修订了原“品种选择”,新增菌种生产、种性评价、杂菌和虫害检验要求;一一新增了“液体菌种”及其接种方法;一修订了“菌袋材料与规格”,修订了菌袋规格参数,新增出菇圈和橡皮筋参数要求。一一新增料袋“冷却”;一一修订了“排袋”,删除了淘汰的排袋方式;一一新增了小孔出耳菌袋规格、制袋、打孔等内容。一一修订了附录A并新增生产配方。一一增加了附录B登记在食用菌上食用的农药。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1/439-2004;DB51/T4392014。毛木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毛木耳生产的生产场地、生产原料、品种选择与菌种制备、生产管
4、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转潮管理及菌渣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毛木耳熟料袋栽荫棚出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T10463玉米粉GBZT12728食用菌术语GB/T13382食用大豆粕GB/T34318食用菌干制品流通规范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119饲料原料小麦效NY/T122饲
5、料用米糠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284食用菌菌种中杂菌及害虫的检验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51/T1059毛木耳菌种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毛木耳Auricu1ariacornea可食用大型真菌。分类属木耳目AUriCU1aria1es,木耳科AUriCU1ariaceae,木耳属ario,拉丁学名AwicHwvZcomeaEhrenb-子实体呈片状,胶质,腹面颜色呈白或褐或
6、紫或红等,背面茸毛白色至棕黄色。菌种CUItUre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来源:GB/T12728,2.5.6栽培种spawn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级种。来源:GB/T12728,2.5.9主料mainsubstrate以满足食用菌生产所需的碳源为主要目的的原料。多为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木屑、棉籽壳、麦秸、稻草等。来源:GB/T12728,2.6.38辅料supp1ement以满足食用菌生产发育所需的有机氮源为主要目的的原料。多为较主料含量高的糠、效、大豆粉和玉米芯等。来源:GBZ
7、T12728,2.6.39料袋substratebag填充满培养料后的塑料袋子。菌棒artificia1bed-1og特指代料栽培食用菌接种后长有菌丝的棒状菌体。也称菌筒、人造菇木。来源:GB/T12728,2.6.633.8发菌spawnrunning菌丝体在培养基物内生长、扩散的过程。4生产场地4.1 场地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通风向阳、周边5公里以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土壤质量符合NY/T5010的规定。4.2 环境选择生产场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ZT5010的规定。应清洁干净,水源通畅,地面平整。分区布局合理,严格控制区分原料区、制袋区、接种区、发菌区、出耳区。4.3
8、 出耳大棚以钢架“人”字形出耳棚最佳。棚宽10米15米,中部高4米5.5米,边高2米3.5米。耳棚棚顶距耳架上层不低于1m,耳棚顶部要有热空气交换设施,下部四周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棚外由下至上,可遮盖1层遮光率95%的黑色遮阳网和1层遮光率75%的绿色遮阳网,或1层9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和1层黑白膜,或2层遮光率75%的黑色遮阳网和1层遮光率75%的绿色遮阳网。棚内有生产用水源,安装微喷灌设施。4.4 出耳架摆放菌棒进行出耳的层架。出耳层架长6米,宽0.2米,高2.2米,至上而下分9层,底层离地0.4米,层间距0.2米。5生产原料5.1 基本要求生产原料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新鲜、
9、洁净、干燥、无霉变、无成团、无虫、无异味、无异物。5.2 主料5.3 2.1阔叶树木屑锯末状,过筛粒径0.2cm。5.2.2 玉米芯颗粒状,粒径2cm。5.2.3 桑枝屑颗粒状,粒径1cm。褐色或棕褐色,质地坚硬,凹形,带短棉绒,粒径VO.5cm。5.2.5高粱壳高粱脱粒后的颖壳,粒径VO.5cm。1.3 辅料1.3.1 玉米粉符合GB/T10463的规定。1.3.2 款皮符合NY/T119的规定。1.3.3 3.3米糠符合NY/T122的规定。1.3.4 豆粕符合GB/T13382的规定。1.4 化学添加剂5. 4.1石灰颗粒或粉末,氧化钙含量250%。6. 4.2石膏粉末,单位体积或单位质
10、量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285,5.5生产用水培养料配制、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6品种选择与菌种制备1.1 选择原则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1.2 品种选择选用主栽品种或具有品种权或省级以上种子部门认定或登记的品种。并经有菌种生产资质的供种单位提供,可追溯菌种来源。如“上海1号”、“粉耳1号”、“781”、“昊阳黄耳3号”、“玉木耳”、“川白耳1号”、“川耳206”、“川耳208”、“川耳213”。6. 3菌种制备按照NY/T528和NY/T1731要求进行生产,NY/T1742要求进行菌种种性评价,NY/T1284的要求进行菌种杂菌及害虫的检验。菌种质量
11、符合应DB/T1059的规定。6. 3.2液体菌种厂房设施、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液体菌种指标及储藏等技术要求应符合DB37T2616o7生产管理6.1 栽培季节毛木耳适宜出耳温度22C30。自然条件下,11月至翌年3月生产菌棒,4月至8月出耳。6.2 栽培方式熟料袋栽荫棚出耳。菌棒两端和中间开口出耳。6.3 工艺流程备料一拌料f装袋一灭菌f冷却一接种T菌丝培养一排袋(上架)f出耳管理一采收f菌渣处理。7.4培养料配方与配制7. 4.1材料选择培养料以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农林副产物作为主料,以米糠、熬皮等作为辅料,碳氮比以60:1为宜,石灰和石膏调节培养料酸碱度(pH)、提供钙元素等
12、。所有原料应符合NY5099的要求。培养料配方见附录Ae7. 4.2培养料的预处理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符合“5生产原料”要求。玉米芯、棉籽壳、高粱壳等含水量较低的原材料须用清水或石灰水预湿处理12h24h。7. 4.3配制方法按选定生产配方进行备料、称量,先将配方中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等按量由多至少,从下而上的顺序依次均匀铺平堆放,然后,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60%65%,灭菌前PH值911。配制的培养料可进行6h24h的自然堆放。亦可用拌料机械直接拌料。7.5制棒7.5.1材料与规格常压灭菌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栽培袋和封口膜,高压灭菌用聚丙烯栽培袋和封口膜,材质应符合GB4806.7
13、规定。大袋出耳栽培袋规格:两端开口,折径19.5Cm22cm,长48cm,厚0.025Cm0.03Cm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袋。出菇圈内直径3.5Cm4.0cm0橡皮筋直径2.6Cm或2.8cm,万袋用量9kg。小孔出耳栽培袋规格:折口袋,折径16Cm18cm,长33Cm38cm,厚0.025CmO.O3Crn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袋。1. 5.2装袋7. 5.2.1大袋出耳装袋栽培袋一端先用封口膜、出菇圈和橡皮筋封口,另一端开口,用装袋机进行装料,装入袋中的培养料要松紧适度、均匀一致,培养料填满整个栽培袋,料袋湿重2.3kg袋2.5kg袋,用相同方式封口。培养料应在24h内装袋完成,料袋当天装完,当天灭
14、菌。装袋结束后须清理装袋机械内培养料。8. 5.2.1小孔出耳装袋使用插棒专用窝口机装袋。料袋湿重1.2kg袋1.5kg袋。9. 6湿热灭菌10. 6.1常压灭菌料袋入灶(锅)后2h内上气,当温度达IO(TC时,保持恒温15h18h,停火,利用余热痢6h8h后开灶出袋。11. 6.2高压灭菌排尽锅内冷空气后,当压力上升到0.15MPa时,保持恒压3h4h,待压力表自然回零后,排尽余气,开锅出袋。11.1 却冷却室提前消毒处理,符合NY/T2375规定。料袋自然冷却或空调强冷,待料温低于30时即可用于接种。11.2 种7.8.1接种室(箱)的消毒先用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水彻底清洁接种场所的门窗、地板
15、、天花板、墙壁和工作台,关闭门窗,用气雾消毒剂熏蒸2h3h,然后用臭氧或紫外灯消杀。接种前30min,再用卫生消毒剂喷雾消毒。药剂符合NY/T2375规定。7.8.2接种方法7.8.2.1固体接种手、种瓶(袋)外壁用75%酒精或卫生消毒剂消毒;用经火焰灭菌冷却后的接种工具去掉表层及上层老化菌种,按无菌操作将栽培种接入待接袋口,适当压实,迅速封好袋口。用种量为一瓶栽培种(750m1菌种瓶)接大袋料袋8袋10袋,小孔出耳料袋16袋20袋。7.8.2.2液体接种液体接种机在无菌接种室内进行料袋接种。接种量15m1袋30m1袋。接种完成后用透气膜或棉塞封口。7.9 发菌培养7.9.1 培养室的消毒彻底打扫室内清洁卫生,喷洒杀菌杀虫剂,关闭门窗,用气雾消毒剂熏蒸,使用药剂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在使用前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