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docx(6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京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南京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再出发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相关要求,以及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南京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一、规划背景(-)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监管任务,全市市场监管
2、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工作中突显使命担当,有力助推了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和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精简经营许可,企业登记基本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全程网上办理,商事登记制度实现根本性变革,形成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全链通、不见面审批等一批改革经验。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平均用时由十二五末的4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效率显著提升,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十三五
3、”时期,南京企业年度注册增速一直稳定在12%以上;2023年,在重点城市投资活跃度排行榜中,南京位列全国第四,跻身第一方阵。截止十三五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51.8万户,其中企业67.8万户,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05.1%和191.5%o市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统筹发展与安全,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坚持不懈强化安全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市场监管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食品抽检量从十二五末的每千人3批次提高到十三五末的每千人8.2批次,增长173%;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强化药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监管,探索建立专家+行政的药品使用安全风险评估新模式。创新电梯智慧监管,
4、南京成为全国首批电梯智慧监管试点城市之一,96333电梯应急救援品牌全国闻名。全市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蔚口死亡率均低于4%,较十二五末实现双下降。严格把控新冠肺炎疫情防线,牵头全市市场及物流专项组工作,对进口冷链食品仓实施统一集中监管和驻场监管,在大战大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市场经营秩序持续规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深入推进,仿冒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价格监管不断深入,商业银行、转供电、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价格收费行为得到规范。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市场规范经营、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整治等系列执法行动,有效震慑和打击了市场违法行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来,
5、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市场违法案件8605件,市场秩序持续好转。扎实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全市共受理市场监管领域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63.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7亿元。2023年南京城市消费体验满意度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中,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质量强市取得重大进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成立全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不断完善,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2家、省长质量奖企业9家、市长质量奖企业16家和市长质量奖个人16名。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6
6、88项,比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35.5%、26.5%0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8项,获批建设全省首个领域类智能制造装备安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全市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实现零的突破,在宁国际、国内各类标准化技术组织总数达到44个。计量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卫星导航(北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计量科学领域的大平台、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等量传溯源能力达U32项,计量综合测试能力全省领先。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得到长足发展,现有国家级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7个、省级公共检测平台5个。南京连续5年获省质量考核最高等次A级评定。质量工作连续3年被
7、省政府作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通报表彰。知识产权创新动能强劲。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一核两翼多平台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截至十三五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2.86件,是十二五末的2.5倍,名列全国第三;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9件,全省排名第一;海外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增速位于全省前列;全市商标注册总量达35.07万件,是十二五末的3.32倍;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快速增长,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新增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4项、优秀奖67项;新增地理标志6件南京盐水鸭雨花茶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保护目录。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知识
8、产权优势企业30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5家、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37家、知识产权贯标达标企业1155家,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全面完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物价局、市商务局及市盐务管理局有关职责转隶组建,强化了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构建了大市场统一监管的新格局。加快推动市场监管各领域的融等市区两级监管的贯通,实现了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综合监管、综合执法的转变,全市统一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基本建立。加速构建市场监管新机制,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取出的新西
9、管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有效性明显提高。总的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总体上完成了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但是,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商事制度登记改革和行政审批改革不同步,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市场主体扩大开放、走向全球的需要;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活力还不够强,行政垄断、区域垄断、要素价格扭曲还不同程度存在,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不正当竞争行为依然存在,妨碍了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二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质量基础设
10、施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仍显不足,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八大重点产业链发展的质量技术供给亟待提升;质量技术平台体系仍需优化完善,尤其要加快向新兴产业领域布局,提升平台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有待加强,质量基础与知识产权引领创新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实施高效能治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有待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还不够健全,放心消费激发内需潜力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市场领域特别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安全防线需要进一步筑牢;
11、市场监管理念和监管规则总体滞后于技术创新进步的步伐;市场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社会共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监管能力,加速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新篇章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市场监管工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需要市场监管体系的有力支撑。十四五”期间,南京着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筑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厚植南京发展的中坚力量、优化市
12、场机制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市场监管部门要聚焦制度、人才和科技体系建设,强化构建一流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综合发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作用,推动八大产业链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标准提档升级,增强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高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市场监督管理制度的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南京着力打造成为引领省内循环、支撑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的战略节
13、点。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必将充分释放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必将带来更为激烈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破除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壁垒,畅通市场要素自由流通渠道,在市场准入、监管模式上对标一流、接轨国际,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便利进出、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需要市场监管治理水平的加速提升。“十四五”末,南京将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的超大城市,品质消费将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鲜明标志
14、。市场监管靠近市场、贴近民生,要实现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需要在严守市场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强化需求侧管理,促进市场供给更好地适配市场需求;需要强化监管执法,营造公平竞争、放心消费和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需要市场监管机制的不断创新。当前,南京全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市场创新进入加速推进期,市场竞争进入高度活跃期。面对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工作需要主动适应市场
15、经济的新变化新趋势,改革传统监管模式,推进智慧监管、精准监管、包容式监管,鼓励创新,促进创业,推动新经济繁荣发展;加快完善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市场主体信用制度体系,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赋能市场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坚决守牢保民生保安全的底线,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对市场监管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16、,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深化改革作为激发活力的重要环节,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把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作为促进双循环的重要手段,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作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着力推动建设统一高效有序安全大市场,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南京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省会担当,推动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展现生动现实模样作出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政治引领、人民至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市场监管工作的体制机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监管依靠人民、监管服务人民的意识,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