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通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第一章 发展基础一、“十一五”主要成就(一)总体水平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高于同期GDP增速0.5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9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2%,比2005年高出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投入年均增长28.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投入年均增速4.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5.4%,比2005年高出4.2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8.6%,高出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2010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2
2、2.5%,比2005年高出5.8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37.9%,占全市地税收入的57.1%,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二)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经济的跨越发展带动了物流市场的大发展,201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8亿元,依托家纺、生物制药、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及重要交通节点,全市已形成了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物流中心、海安苏中医药物流中心、如皋天储棉花物流中心和通州汇晟船舶钢结构配送物流中心等8个专业物流中心,共有登记注册物流企业(包括经营范围含物流业务)966家,南通交运集团和南通大地物流有限公司分别被授予“全国物流企业百强
3、” 和“江苏省物流企业五十强”称号。服务外包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境内服务外包执行额每年保持2倍以上速度增长,境外服务外包执行额每年保持30%以上速度增长,2010年总量分别达到5.51亿元、4270.95万美元。我市已成为江北首家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被中国电子商会授予“中国呼叫产业建设示范基地”称号。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呼叫服务、数据处理、生物医药研发、软件开发、动漫游戏、船舶设计等为主的发展特色,其中戴尔云计算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400多家市内外企业。金融业快速发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3%,201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6亿元,是2005年
4、的3.3倍;先后引进和组建了招商、中信、南通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科技服务业加快起步,全市科技服务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2010年实现总收入68.95亿元,是2005年的18.6倍;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科技孵化器58家(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孵化器18家),孵化面积215万平方米,居全省前列。(三)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全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7%,2010年达到403亿元,是2005年的2.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达到1268.3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8.8%;“十一五”末,全
5、市有年销售额超10亿元商贸企业13个,其中文峰集团、乐天玛特、化轻公司等大企业继续加快发展,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市场有16家,其中超100亿元市场3家,超300亿元市场1家;同时,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和新型业态,奥特莱斯、百安宜家、红星美凯龙、侨鸿国际、中南金石国际大酒店、文景大酒店等一批品牌商贸项目纷纷建成运营。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4.7%,2010年全市旅游业实现总收入230.2亿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02.3万人次,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2.4倍;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3%,比2005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共有A级以上景区31个,占全省总
6、量的7.8%,列全省第4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97家,客房数8510间,分别列全省第3、4位。房地产业平稳增长,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2010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20亿元,是2005年的3.2倍。(四)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点培育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五年累计推进亿元以上服务业经营性项目近300个,累计完成投资近600亿元。制定实施了市区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市区滚动推进118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县(市)滚动推进50个项目。先后建成运营了园博园、携程现代旅行服务中心、南通科技园一期、中国南通家纺城一期、海安523文化产业园一期、如皋软件园一期、
7、启东天汾电动工具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并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能达商务区、开发区通富路物流园等重点项目。(五)集聚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把集聚区建设作为提高服务业集中、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中心商务区、现代物流集聚区、旅游休闲集聚区、软件与服务外包集聚区、科技服务集聚区、文化创意集聚区、市场与商贸集聚区等七大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集聚区总量逐步攀升,2010年全市共有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40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34家,分别是2007年(集聚区初创年)的1.9倍、2倍和1.9倍;投入不断增加,2010年全市40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共完成基础设
8、施及产业项目建设投入近208亿元,是2007年的3.3倍;功能不断完善,各集聚区加快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培训平台和统计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对区内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业绩再创新高,2010年40家集聚区累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1027.3亿元,是2005年的2.3倍;集聚程度提升,南通软件园、中国南通家纺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天汾电动工具商贸城、能达商务区、海安启迪软件园6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程度较高,共入驻企业(含个体工商户)13856家,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入驻企业总量的42.6%。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存
9、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占比不高。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2位。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市的城市化率不高,2010年我市城市化率为5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位于我省沿江八市第六位;第二,我市作为建筑大市和农业大市,2010年我市建筑业和农业占比分别为9.9%、7.7%,均位于我省沿江八市第一位。二是结构不优。目前,我市生活性服务业占比较高。2010年,仅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就高达30.9%,与2005年基本持平;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约1/3;文化创意
10、、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度不高。主要原因:第一,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少、单体规模小、发展档次低;第二,我市的城市地位和知名度不高,难以吸引品牌、高端服务业企业入驻,对人才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强。三是投入不足。“十一五”以来,尽管我市服务业投入增长较快,但投入总量仅位于全省第六位(列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徐州之后)。主要原因是我市服务业重点行业缺乏带动性强的超大型龙头项目。四是集聚度不高。省级集聚区数量偏少,在全省100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中,我市只有6家,列全省第七位;集聚区规模普遍偏小、发展层次偏低,全市40家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市场集群和
11、商贸领域,创意产业集聚区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我市缺少集聚区发展的统一规划,对集聚区的政策引导和组织推进力度也不够。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发展机遇(一)全球产业结构正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变,现代服务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焦点。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1%,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1%,低收入国家达到45%。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行业,高集聚度、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兴服务业大量兴起,世界服务业正向国际化、规模化、产业化、外包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及地区间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选择。南
12、通要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赢得先机,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全面落实“八项工程”新举措,奋力实现“八个领先”新目标,迫切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和有力支撑。“十二五”期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二、三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生产方式、增长模式及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呼唤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催生新兴服务业业态的诞生。国家鼓励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及立足于扩内需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实施,必将有利于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三)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13、两大规划均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左右。“十二五”期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大桥、大港的全面建成,区域内外大交通格局的根本改善,随着各类要素的加速流动和集聚,我市服务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增强服务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品牌发展能力,全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休闲、服务外包、现代金融、文化产业、科技服务、商贸流通等重点行业,积极发展商务服务、房地产业和家庭服务业,着力
14、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载体,推进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做强做大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加快建设服务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积极打造“江海旅游休闲”门户城市和长三角北翼服务外包首位城市,促进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结构持续优化、竞争力明显提升,为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建设“一中心、三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三、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超过43%;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到43%以上;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达到50家;服务业从业
15、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4%。(二)主要行业目标:现代物流:到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物流总量突破7亿吨,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7亿吨;社会物流成本占全市GDP的比重降到14%。旅游休闲:到2015年,全市旅游增加值达到35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执行额年均增长25%以上,每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外包企业180家。到2015年,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现代金融: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18%。文化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5%。科技服务
16、:到2015年,全市科技服务总收入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18%;新建810家省级以上重大研发机构;新建20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商贸流通:到2015年,全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5%;销售额超10亿的重点商贸企业达到18家。商务服务:到2015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5%。房地产业:到2015年,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5%。家庭服务:到2015年,家庭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第三章 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围绕“打造省级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基础,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体现南通区位和资源优势的综合型港口物流、枢纽转运型物流、专业市场型物流、都市消费品配送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综合保税物流,实现物流产业链由简单的仓储运输发展加速向保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