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公共空间理念下传统街巷车辆停放问题解决以及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评事街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微公共空间理念下传统街巷车辆停放问题解决以及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评事街为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微公共空间理念下传统街巷车辆停放问题解决以及景观设计研究一一以南京市秦淮区评事街为例一.项目实施情况总结1. 对上季度研究内容的总结在上一季度我们查阅了大量有关利用传统街巷小微空间进行空间改造,以希望能打造出更加人性化、生活化街巷居民生活场所的现有成果以及目前所具备的政策条件。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最终选定南京市秦淮区评事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实际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评事街前期资料收集,评事街基础信息,周边环境分析,交通状况,调查评事街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关系,评事街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系,从经济和生活娱乐等多个方面出发。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评事街小区的公共活动场所是一块条形空间,被设置在了与评
2、事街相接的林荫大道的一边,活动设施多为基础公园活动设施,活动人员大多数是老年人,活动时间多在傍晚,活动内容为打牌、聊天等活动,鲜有年轻人在此活动,整个活动地点缺乏活性。评事街面临最大的空间问题是车辆停放问题,原先狭窄的街道上停满了大小车辆,只有行人和自行车才能正常通行,居民和商贩只把街巷作为到达目的地的过道使用,几乎没有植被景观和文化景观,也没有多余空间可供居民活动使用。空间是居民和商贩切身生活的所在,也是游客最直观的感受点,如果任由这些公共空间沦为被车辆随意停放的场所,那人们的情感难以寄存,在缺乏情感的街巷中,等原住民全部走光后,这里只会成为一座历史的废墟,最终会被人们慢慢遗忘。我们准备从利
3、用小微空间的角度来改造评事街这类传统街巷车辆停放问题,只有释放了原先街道偏于狭窄的空间,居民才能拥有更多切身可用来活动的空间,同时我们也要兼顾评事街所天然具有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评事街特色文化景观的利于居民活动的车辆停放空间。2. 对本季度研究内容的概述:我们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紧扣小微公共空间理念,将问题具体到南京市秦淮区评事街,将研究内容具体到传统街巷的车辆停放问题以及特色文化景观设计研究。在研究路线上,我们沿用之前的项目研究技术路线。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当前国内外小微空间研究范围内的车辆停放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研究范围内对于特色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从中总结出目前对于本课
4、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尚存在的不足,从中分析出适用于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吸取前人的优秀经验。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分析全国各地传统街巷空间改造更新的实践案例,着重关注其中关于车辆停放以及景观特色设计方面的实践情况,总结出优点和不足。然后,根据现有技术理论方面的经验,南京市关于传统街巷规划改造的政策,以及评事街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出一套针对评事街街巷车辆停放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其中的景观设计研究方案。最后,运用归纳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通过现有文献和案例分析所得经验总结一般规律,再由南京市秦淮区评事街具体案例的解决方案中得出实践经验,最后总结出适用于大多数
5、传统街巷车辆停放以及特色文化景观研究设计的解决方案。二.项目已有成果1. 项目文献研究城市的优化更新是基于对城市中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街巷,面貌,风格进行改造。在一些现有文献中,大多在讨论的都是对于这种老城小巷中交通不便的改造计划以及现象分析。停车不可避免的会占用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道路,人行道,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步行和非机动车道的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影响了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平等分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与此同时,停车泊位供给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停车问题还在加剧。因此,停车问题涉及到规划、政策法规、在机动
6、化发展的初期,由于停车泊位数量严续发展。在我们实地考察以及阅读大量文献之后,要如何去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建体制、管理、服务、投融资、技术等多方面交通的出行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制和引导车辆的拥有和使用范围,加强停车场建设势在必行,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车辆拥有水平达到立完善的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明确供求关系,需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加以研究和分析。一定程度后,注意规划与实际相结合,合理解决传统街巷中的停车问题,同时为未来交通体系的构建预留出发展空间。在解决停车问题的同时,优化设计进一步做好街巷内部的景观设计,注重传统街巷的保护与再利用:传统街巷改造与更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对此,在旧
7、城改造过程中应树立“传统街巷保护再利用”思想,实现传统街巷作用与景观价值的充分发挥,为城市建设提供活力。参考文献1谢竞.旧城改造中旧建筑的再生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23(16):25-26.2朱雅雯.试析城市旧城改造中的传统街巷更新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16.3侯祥秋.已建居住小区停车空间改造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4陈照.杭州市老小区停车现状分析及治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6.5彭康.老旧居住小区立体停车设施设置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6张惠玲,刘阳.缓解老旧居民小区停车难的设计方案研究J.中外建筑,2016(08):120-
8、122.2. 项目案例分析(景观设计研究方面)(1)南京老城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比较:老门东老门东与评事街同属于秦淮区,在如今的商业地位却截然不同,虽然其改造模式也存在诸多不足,但对于评事街的改造研究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整改中注意保留,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老门东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对整个场地内的遗址以及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延续和发展,突出了老城南独特的地方文化和精神。老门东的建筑整体遵循当地历史文化,继承、发展以及再现当时的风貌特征。在建筑改造中,遵循南京本土文化特色,墙面的改造形成了原有的“上空斗,中实墙,下条石”特色。传统的老门东民居的院落布局属于多路多进,穿堂式平面,少则三五进,多则达到七进,一
9、般以三至四进为多数。相比建筑结构形式的完善保留,建筑立面更多是按照历史资料进行了修葺整改,并结合现代的施工工艺进行原有外观还原。此外,老门东的建筑沿街立面采用了传统的砖石材料,尽可能恢复原有外观。而一些传统的基础设施在现代失去了其功能价值,需要进行一些舍弃。在建筑内部装修中,老门东建筑内部更新注重改善基础生活设施,以满足游客购物、休闲的需求。此外,建筑内部装饰更多选择了现代建筑材料。老门东内大量的本土植物也被应用到场地的景观之中,带来美观效益的同时,也对老门东场地内的气候调节产生了显著的作用。老门东街区景观的最大特色在于,在充分保护古井、古树等传统遗留的物质或者非物质元素的基础上,以这些传统文
10、化象征为依托,积极利用街区内的空地,创造和恢复具有活力的小型空地,改善空间环境,提升文化品位。(2)北京妙应寺白塔街区以白塔寺得名的白塔寺社区占地面积约为37公顷,与北京金融街一街之隔,北面为西直门商务区,西为阜成门商圈、三里河政务区,东临西单、西四商圈,林立的高楼已乏善可陈,唯有其南临的阜成门内大街或可一看,这条有“一街看尽七百年”之称的长街东与西四东大街、文津街、景山前街相贯通,北京最知名的景点:故宫、景山、北海公园、中南海、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部文津阁、历代帝王庙等排布于两侧,老舍曾借骆驼祥子之口评价这条街:“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蟆桥、有团城、
11、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充分说明了该街区与评事街一样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但同样由于北京老城区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胡同间被塞入了大量的人口,2015年起,华融金盈携手设计师、建筑团队等提出了“白塔寺再生计划”,确立了微循环、微更新的基本理论框架。自该计划实施以来,这个平台主要做了以下五个层面的工作:人口疏解和调控、院落更新、基础设施更新、街区环境改善以及开展社区营造。在空间利用上,由于本项目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利用小微空间更多来释放居民生活空间以及景观设计上,所以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在社区更新中最需要被注意到的居民们,他们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善?他们是否能被充分地注意到。而白塔寺社区则特为胡同居民开辟了两处可供居民使用的空间一一宫门口东岔81号胡同会客厅与青塔胡同41号院。白塔寺社区会客厅是北京市第一个为社区居民提供邻里聚会、厨艺分享社区议事等功能的“社区会客厅”,自2017年9月开始启动,以居民兴趣及自发意愿为主导,成立白塔寺民俗复兴社、纳时文笔社、安平伙食社、阜城劳作社、春晖缝补社、福田合作社等八个社团组织,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的活动300余场,共接待参观会客厅人数15,000余人次,利用街巷空间节点来释放空间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