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元县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庆元县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指导和推动“十一五”期间全县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新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我们依据关于贯彻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38号)、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丽水市劳动社会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2006年至2010年庆元县“十一五”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规划。一、背景分析“十五”期间,
2、我县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我县贯彻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劳动管理和劳动关系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建立了以覆盖城乡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帮困救助政策为辅的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和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一五”期间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末,我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9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57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461人,工
3、伤保险参保人数296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124人。我们按以人为本的原则,力争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以发展的原则,力争人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以依法行政的原则,严格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以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强工作新机制建设,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入“十一五”发展阶段,我县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完善,基金支撑能力比较弱;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加;企业工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仍不合理,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救助面广量大,体系还不完善。这些问题,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需
4、要我们着力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县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生活向宽裕型小康生活迈进,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观念逐步转变,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县“三三”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城市化加速发展、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劳动力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社会保
5、障的地位更加突出,社会援助事业更加关注。这些有利条件为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切实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把我县的劳动社会和社会救助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县委提出的实施“三三战略”和建设“平安庆元”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稳定政策,完善制度,强化基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相协调,初步形成扩大就业与稳定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进一步
6、缩小与全省的发展差距,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二)规划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市场导向、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形成城乡统一、内外有序、规范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IOOO人,转
7、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形成符合庆元实际,覆盖城乡,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转实”工作,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到2010年,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800人,达到8500人。医疗保险:按照让更多的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思路,稳步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做好红十字会服务网络建设。到2010年,全县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8、12万人。失业保险:将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改善就业环境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再就业功能,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到2010年,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新增IOoo人,达到8000人。工伤保险:着力把高风险行业、企业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到2010年,工伤参保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实现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生育保险:推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新模式,到2010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过积极调研和探索,逐步形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度框架。到2010年,20%的劳动年龄段内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全部纳
9、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力争做到失地必保、即征即保,使失地农民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巩固和深化新型家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家村合作医疗保险要逐步做到适当降低参保人员起付线、提高参保人员待遇享受水平、增加政府出资比例。建立和完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体制,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建立起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和监察的劳动关系新机制,基本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市场化、法制化,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巩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在各类企业中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效能明显提高,使90%以上的劳动争议得到及时处理,建立标
10、准劳动仲裁庭。逐步建立制度健全完善、文书规范统一、证件统一管理、监督保障有力的劳动社会保障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以推行职业培训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重点,逐步形成在职职业培训、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国家规定的技术岗位从业人员普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十一五”期末,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率力争达到90%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的比重达到20%以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资金“十一五”期末达到人均6元以上。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
11、衔接,最大限度地缓解就医难问题。完善教育救助制度和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全县农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孩子入学。基本形成五保集中供养长效机制,敬老院社会化程度提高,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住房救助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形成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网络管理系统。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服务网络覆盖全县、贴近群众,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安全网的作用。三、政策措施(-)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紧紧围绕“三三战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劳动者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继
12、续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注重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社区服务业中挖掘扩大就业的潜力,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依托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通过社保补贴、企业认定证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失业人员再就业;通过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再就业援助。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紧紧围绕我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制定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统一开发
13、和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建立和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城乡对接的网络化信息平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依托“山海协作工程”,加快“内聚外迁”步伐,指导乡镇(街道)劳动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做好开发就业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民进城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就业扶贫。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制定出台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法,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健全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县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逐步形成连通城乡、覆盖全县的就业服务网络,并通过网络把市场信息与失业保险、工资价位、职业培训等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把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
14、。加强职业介绍机构建设,重视民办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动社会保障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中介行为。加强空岗信息收集,确保劳动力市场内用工信息基本满足求职需求。健全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减少失业对社会的冲击。加强职业技能开发。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作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开发,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加快培养各级各类技术工人,加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和考评工作。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
15、书制度,健全全县职业技能鉴定网络,不断拓展职业资格鉴定领域,进一步提高鉴定质量。努力打造具有我县特点和优势的“技工培训品牌”,加快形成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全方位的劳务输出新格局。(二)社会保险深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完善配套政策,规范个人账户管理,建立起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法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都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发挥税务征收优势,强化基金征缴工作,落实基金征缴目标责任制,规范企业缴费行为,促使欠缴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尽快全额补缴,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按照统一制度的要求,通过新
16、老制度衔接、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和费率适度调整,逐步降低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并向合理的替代率水平过渡。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和职工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格局,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需求。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和补充医疗保险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健全用人单位与职工双方共同负担的缴费机制,明确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开管理,分别核算。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职工自愿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将所有非公企业职工和个体、自由职业者纳入实施范围。建立对医疗机构、个人和社会保险机构即“医、患、保”三方的制约机制,加强医疗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规范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管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