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诗词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忆江南》诗词解读.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忆江南?诗词解读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能不忆江南。【注释】(1)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2)旧曾谙从前很熟悉。江花江边的花。(4)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思念江南?【题解】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
2、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开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赏析】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3、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
4、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日:&1squo;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屡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先说
5、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镒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时机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思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此词写江南春
6、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荣耀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衬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思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