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大战游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坦克大战游戏故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坦克“大战”一、游戏背景基于好奇心捕捉兴趣点近期,我们班户外活动是球球乐园的场地。主要以多种球类、轮胎、安吉材料为主的游戏区域。孩子们玩了几次球类游戏以后,一些海洋球、篮球、足球并不满足于孩子们的游戏。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杨宸宇、金翌涵、张陆涵、曦曦、苗苗、董紫宸这六位小朋友聚集在一起似乎在商量着什么,这也引起了老师的好奇:这几位小朋友为什么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到指定的场地进行户外游戏呢?他们正在计划着什么?带着这些好奇,教师将他们的行为一一记录了下来0二、结合观察评估指标,行为背后儿童需求与原因解读对标36岁儿童发展观察评估指南中“解决问题发展级别”分为以下5个级别:级别典型表现核心要点级别1
2、幼儿寻求他人帮助来解决问题,并能识别出问题所在,同时用语言表达出来发现问题,求助他人级别2幼儿不断尝试一个或者多个想法,直到他成功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级别3幼儿能够帮助同伴解决问题使用已有经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级别4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预测一些潜在问题,并确认可能的解决方案预测问题,提前预防级别5幼儿能协调多个资源(物品或人)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协调多种资源解决问题三、立足儿童视角,看见兴趣驱动下的问题生发第一次游戏:为什么只有我在忙(5月9日)杨宸宇跑到轮胎区域中,弯腰,用双手搬起一个轮胎,将它放在双脚前面,两手一前一用力将安吉箱往回翻,边上后把轮胎往搭建的地方推动。而此时的张陆涵
3、双手扶着一个轮胎,又将这个轮胎用力一推,轮胎又倒在草坪上。他往左边垮了两步,左脚踩在另一个轮胎上,右脚支撑跳跃了过去。他绕过地上的垫子,又回到了刚才的地点。郭涵薇在安吉箱的边上,没有走动。当张陆涵回到一开始的地点后,杨宸宇将轮胎滚到了一个空地上,他手一甩,轮胎也扑倒在地。他跑到郭涵薇边上,嘴里说着:反了反了。随后他将安吉箱翻到一侧,他又继续弯腰,双腿蹲下,两只手搭在安吉箱的两边。两手一前一后,还有董紫宸。眼神一直注视着安吉箱。此时三位女生(苗苗、曦曦、金翌涵)坐在垫子上。杨宸宇继续来到搭建的另一边,两手拿起一个薄的垫子,上下抖动两下,又从同伴手中接过一个轮胎。双手抱起轮胎,将轮胎靠在垫子上。其
4、他小朋友每人拿来了两个小圆筒。杨宸宇又跑到小木屋中拿来了垫子。他用手抓住把手,身子一挺,将垫子顶在胸前小跑到搭建区域中。此时的几位女生一直在搭建区中徘徊着。苗苗和董紫宸一人扶着一个轮胎,曦曦和金翌涵又跑到了材料区中。教师发现:从杨宸宇的游戏故事中,第一次搭建坦克的时候,他觉得他需要两个小帮手和他一起完成。从他两次说:为什么你们大家都坐在这里。能够看出,他有自己的规划,想要将坦克搭建完成。其实在画面中,其他几位小朋友也非常积极得搬运材料,但是他们缺乏对坦克的认知经验,无法参与到杨宸宇的搭建中,因此搬来的材料只能堆放在一边,让杨宸宇进行搭建。【教师分析与判断】:达到级别2解决简单问题,自己尝试当杨
5、宸宇看到坦克缺少了“零件”的时候,从他跑到建构区、小木屋、轮胎区这三个地方就能够看出他在尽量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同时,他用双手搬安吉箱,说明他对于坦克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坦克需要驾驶舱。搬动垫子、调整安吉箱的方向,也能够看出杨宸宇非常投入在他的搭建坦克中。幼儿的游戏是一个探索、体验和发现的过程。他个人在画面中搬材料,搭建坦克,调整方向。可见,他正在努力地尝试着解决问题。【一对一倾听捕捉发现】:在游戏结束后,杨宸宇对于他的游戏也提出了自己的发现与想法。他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搭坦克,他们搬积木呢?我觉得应该是2个人和我起搭坦克,3个人搬积木。【教师支持策略】教师支持一:基于幼儿问题支持一结合游戏分
6、享,捕捉幼儿问题画面中,杨信宇在提出的问题在经验分享的时候引发幼儿讨论,在搭建坦克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工呢?有的小朋友说搭建坦克的小朋友很多,可以分工来合作,同意杨宸宇的观点。而此时孙翊轩提出质疑:坦克的零件并不是只有积木和轮胎的,还需要有人那其他的材料。在孩子们的思维碰撞,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将对幼儿如何分工在下一次的游戏中进行重点观察。教师支持二:基于游戏内容支持辐射坦克经验,完善外部特征这是孩子们在球球乐园的第一次游戏,他们利用了周边的材料搭建了坦克,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把安吉箱当成了驾驶舱,圆筒排成一排当成了轮子,积木搭建了“雷达”,由此可以发现,6人中,杨宸宇对于坦克的基
7、本形状、外形有一定的了解。其他小朋友知道大概结构。但是如何搭建还需要靠杨宸宇来搭建。通过游戏分享环节,给幼儿提供坦克的照片,辐射幼儿经验,增强他们对于坦克的相关经验。在下一次的搭建中,教师重点关注幼儿搭建坦克的外形。第二次游戏:坦克初现(5月10日)画面一:合力造坦克杨蚯双手搭在安吉箱上,身体微微倾斜。边上的钱思怡一手抱着手里的海洋球,一手拉住安吉箱,两腿分开,一前一后,想要把安吉箱往垫子上拉。小鱼看到后先后退了两步,再缓缓上前,用双手搭在上面,但是身体站得直直的。宸宇继续用力拉动安吉箱。此时的钱思怡放手了,小鱼微微俯下身子,然后调整了手的位置。在搬动的过程中的之看到后大步跨过垫子说:“我来。
8、”随即找了一个空的地方双手用力抬起安吉箱,钱忠怆也马上走了过来,一手还是抱着海洋球,另一只手抬起安吉箱。4人一起将安吉箱抬到了垫子上。杨宸宇又说:“等一下。”在安吉箱的一侧用双手将安吉箱稍稍挪动了方向,使箱子、垫子的角、边都是对齐。边上的人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发言与动作。杨宸宇又说了一句:等一下,我把这个转一下。”说完又走到安吉箱的一边把安吉箱继续移动位置画面二:寻求同伴认可画面一开始,杨宸宇跑到轮胎区域,先用脚踩到轮胎堆中,用脚跨过一叠高的轮胎,双手支撑住自己的身体,然后缓缓转身,又将脚慢慢地跨到草地上,眼神左右巡视,最后选了一个较为细小的轮胎用一只手搬到了草地上,轮胎竖起来后,用双手将轮胎缓缓
9、地推到了“坦克”区域中,在他推的过程中,萱宝站到了安吉箱的上面,杨宸宇立马喊道:“王吴萱,你要干嘛,那后面发动机呀!。萱宝听到宸宇的喊叫后也立马跳了下来。当杨宸宇到达的时候淼淼钻在了安吉箱的里面。金翼涵说:“孙逸轩,你不是我们这里的。杨也跟着说:这里是坦克的呀。”说完淼淼没有任何回应,杨和金也呆在原地停顿5秒。金又继续喊了一次:“孙逸轩。”淼淼从里面爬了出来说:“为什么叫我出来呀。金回答他:“这是搭坦克的地方。”淼淼听说,一手拍打着安吉箱,一边提高音量:“这是我辛辛苦苦搬来的箱子。”这时候身边围满了很多小朋友,金又接着说:“你不是搭坦克的。”淼淼又接着说到:“这是我搬来的呀,是我弄来的,我辛辛
10、苦苦弄来的。”杨来到一侧,将淼淼放在安吉箱上的木棒收了回去。淼淼立即用手拖动箱子,嘴里说着:“我的箱子,我不服。”杨康宇立即阻止:“干嘛呀你.”淼淼爬上安吉箱,趴在上面,手里拿着球拍,用柄的那端对准外面,嘴里还发出“哒”的喊声。而此时金、钱也都配合着一起向外投掷海洋球。教师发现:在这一次的建造坦克的时候,画面一出现了4位小朋友,他们并没有各做各的事情,而是看到宸宇推不动箱子的时候会主动前去帮忙,安吉箱是较为庞大且重的一个物体,单靠孩子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搬上一个高度的。但是在此画面中,教师看到了孩子们的合作、齐心协力。遇到问题时能够互相帮助的行为。在画面二中,一开始大家对于淼淼来玩坦克的游戏
11、非常排斥,因为这是他们的小集体,搭坦克的人才能进到本次搭建中,但是当淼淼一次又一次地说:“这个箱子是我辛辛苦苦搬来的“辛辛苦苦这一词汇在本次画面中用到了3次,可见淼淼是非常想要加入这个集体,也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本次搭建的付出。过程中还提高了音量来为自己解释,更能体现她想要参与的热情。当小朋友听到他一直重复着说着自己的功劳的时候,便不再“固执”地让他离开,以默认的方式选择他留下。也从淼淼的行为中、表情中看出他对于刚才的解释和同伴的认可非常满意。【教师分析与判断】:聚焦3-6儿童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1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份工作和,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2 .能关注别人
12、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尊重为大家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一对一倾听捕捉发现】:发现和理解幼儿的问题是教师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的前提。在游戏结束后,教师针对杨宸宇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一起齐心协力搬箱子事件与前一次他提出的只有他一个人工作,前后的心情变化是如何的。针对淼淼一开始被同伴“赶出”坦克区的心情到后来开心的游戏他的心理是发生怎么样的转变的。一对一倾听中宸宇说:今天我箱子搬不上去的时候,有小朋友都来帮我,我很开心。淼淼说:“我不知道他们干嘛要把我赶出去,这箱子明明是我辛辛苦苦搬过来的,我也要玩的。”【教师支持策略】教师支持:基于儿童立场团讨一用儿童会议,解决双方冲突画面中
13、,淼淼与金发生冲突,一人说箱子是自己搬来的,就参与游戏的权利,另一方则表示,之前的游戏是一个小团体,其余的人不可以参与进来。这样会打乱游戏规则。针对这一冲突,教师利用集体分享环节,将问题抛射给小朋友:“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呢?”大部分幼儿标表示: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的成果,既然有幼儿参与到了搬箱子的行动中,就有权利参加坦克的搭建。淼淼的力气很大,安吉箱非常重,是多亏了淼淼小朋友才有了这一材料的使用。从这一次讨论中,大家通过思辩、讨论,感受到一个集体的力量非常重要。四、教师的感悟与思考:1 .基于游戏环境,发展幼儿探究性学习游戏是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
14、周围环境,他们可能会发现各种有趣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支持和引导有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展他们的知识经验。在杨宸宇第一次游戏时,他与材料互动多次,能够运用多种器械、材料来装饰和建构。在一次次的探究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意识,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2 .基于游戏冲突,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两次的游戏视频中发现,第次提出的问题,幼儿在第二次游戏的时候并没有连贯性地进行搭建。两次的搭建水平没有太多的进展。这也引发教师的思考:孩子的游戏一定要按照前一次的问题去探究,然后达成好的效果吗?我认为,在第二次当幼儿在游戏中搭建水平停滞不前时,教师不必及时干预和制止。可放慢脚步,在游戏中寻找孩子不同的发展路径。虽然他们第二次并没有随着第一次的问题在第二次游戏中呈现,但是他们感受到了同伴合作、同伴为团队付出的优秀品质。无论实在游戏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教育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