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9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目录一、项目简介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负责人1(三)项目概况1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3(一)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3(二)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4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一)现有信息化状况4(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5(三)项目目标架构概要分析8(四)项目业务架构概要分析10(五)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4四、主要建设内容17(一)总体设计17(二)一基础应急指挥基础环境建设28(三)两网络感知网络建设38(四)两网络应急通信网络建设43(五)一平台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48(六)四保障应急管理保障工作建设74-2 -五、项目工期76(一)初步建设
2、阶段成果看得见76(二)基本建成阶段成效有体验77(三)深化完善阶段全市树标杆78六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8(一)项目投资估算78(二)资金来源及落实82(三)运行维护经费及来源82七、效益与风险分析83(一)经济效益分析83(二)风险分析84-3 一(一)项目名称Q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Q市应急管理局;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三)项目概况1 .项目建设内容应急指挥基础环境建设:Q市应急管理部门建成集值班值守、信息接报、综合信息汇总、辅助决策、协同会商、指挥调度、信息发布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用应急指挥场所,满足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3、需要。完成Q应急指挥中心的选址、功能区划分、装修装饰及办公设施建设。感知网络体系建设:感知网络包括生产安全感知、自然灾害感知、城市安全感知和应急处置现场感知,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提供数据来源。应急通信网络体系建设:指挥信息网作为应急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指挥决策部门、应急救援部门的特定用户,承载应急指挥救援、大数据分析、视频会议、部分监测预警等关键应用,通过整合集群、4G/5G通信网、自组网、短波通信等无线通信手段,为应急管理提供必要的通信保障。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建设Q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通过汇聚、关联、融合各类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和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包括五大
4、集成门户、五大业务应用和应用支撑体系建设。其中五大集成门户主要分级建设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电子政务内网门户、互联网政府门户;五大业务应用建设包括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政务管理五类业务应用;应用支撑体系建设包括数据治理系统、应用支撑系统和服务总线的建设。2 .项目投资Q市应急管理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1亿元。其中一期为项目初步建设阶段,建设期至2020年12月一期总投资为3800万元;二期为项目基本建成阶段,建设期至2021年12月,二期总投资为3800万元,三期为项目深化完善阶段,建设期至2022年12月,三期总投资为3400万元。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本项
5、目建设单位为Q市应急管理局。2018年12月19日,Q市委办、市政府办正式印发Q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 Q市市党政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机构设置等内容,组建Q市应急管理局。Q市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Q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职能是:负责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按要求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指导协调消防工作,指导各地各部门落实消防监督、火灾预防
6、、火灾扑救等工作;指导协调森林和草地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及Q开发区、Q台商投资区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组织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指导监督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的对外救援工作;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承担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减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加强、优化、统筹全市应急能力建设,构
7、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与各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职责分工。(二)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Q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机构为应急指挥中心(宣传教育培训科)。应急指挥中心(宣传教育培训科)的职责包括:承担应急值班、政务值班等工作,组织实施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开展应急会商,发布预警和灾情信息,衔接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参与救援工作。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现有信息化状况在Q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结合实际需求,全面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基于全市政务网、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
8、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网络体(1)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防汛、安全生产等方初步形成了覆盖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领域的感知网络体系。(2)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应急管理通信网络体系。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实现网络业务承载和政务信息服务,(3)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初步实现了部分业务系统云上部署。政务外网云平台建设有公用网络区、专用网络区和互联网区,提供各类网络区的业务部署能力;政务信息网云平台建有信息网业务专区,提供面向政务信息网的应用部署能力。(4)初步建成部分应急管理基础业务系统。Q市初步建成了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监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隐患监测
9、预警系统,初步获取主要监测监管领域感知数据;自行建立了市级应急平台,为应急指挥救援工作提供了信息化技术保障能力。(5)初步实现应急管理相关单位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Q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区域和城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各县(市)区建设规模、业务覆盖度参差不齐,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良莠不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外部信息共享交互较少,新技术新手段还较为薄弱,与当前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业务要求不一致,与国家应急管理部、F省委和省政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全市应急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项
10、目由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缺少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同时,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偏差,信息化建设边界模糊、职责不清晰、应用需求不明确,业务流程不相同,标准规范不统一,阻碍了信息化统一建设和应用。(2)应急管理基础数据不完整,应急数据存在一定的资源孤岛。应急管理基础数据管理机制不健全,缺少对应急基础数据的全面普查统计和及时更新,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同相关单位间信息互联互通传输通道不畅,综合管理信息未能充分开放共享,对安全运行状况没有做到实时监测监控,存在管理对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上下流转不畅、左右衔接不强等突出问题,应急数据存在资源孤岛,难以实现有效
11、管理,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突出。(3)业务系统不健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现有多数业务系统小而散,功能不全且相互独立,缺少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无法全方位覆盖应急管理的核心业务,应急管理的业务流与信息流尚未达到深度融合与有机关联,信息化在加强政府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整体保障作用不明显,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4)信息化基础薄弱,项目建设保障能力不足。各地区应急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网络设备低端陈旧、机房等关键场所基础条件差、网络环境复杂等问题,无法有效保障应急指挥和通信正常运行。信息采集不全、不及时,应急管理监管监察核心业务尚未实现全流程、全环节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工作
12、规章制度体系尚未建成、信息化人才紧缺、工作人员信息化素能不高、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监管执法和应急救援装备不全,无法实现信息化驱动应急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影响了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5)应急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Q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因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的特殊性,临防御的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如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另外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加快,城镇人口分布更加集中,产业活动更加集聚,在资源扩散和重新聚集之后,现代化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开始逐步显现、交织叠加,公众对城市安全的要求更高,社会对防灾减灾需求增大。(三)项目目标架构概要分
13、析(1)构建全域覆盖的感知数据采集体系,提升态势感知能力。通过物联感知、卫星遥感感知、航空感知、视频感知和全民感知等感知途径,重点推进各领域及灾害事故现场感知端建设,依托互联网、应急通信网络,传输汇集至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感知对象全覆盖、感知终端全接入、感知手段全融合、感知服务全统一,满足风险隐患和灾害事故数据的全面感知要求。(2)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网络体系,提升通信支撑能力。充分整合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森林消23防、地震、煤监等单位通信网络资源,构建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共同组成基础网络设施,实现“全面融合、全程
14、贯通、随遇接入、按需服务”,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统一高效的通信保障。其中指挥信息网的接入层网络以消防指挥调度网为基础,在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指导下建设;卫星通信网由市应急管理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卫星通信终端和远端站,统一接入应急管理部卫星通信网;无线通信网由市应急管理部门按照标准规范配备通信终端,实现与部级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3)健全应急管理大数据支撑体系,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按照“数用分离,智能驱动”的思路,在国家和省级编制的信息资源目录的基础上,补充梳理市本级应急管理信息资源,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编目,为应急管理业务系统和政务服务提供数据资源清单,并定期与省级数据治理系统的资源目录实现同步。在统一信息资源规划下,利用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管控以及数据安全四个系统对各单位数据、社会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进行采集、汇聚、整合和治理,对外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应用两大类服务,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全面治理的良好局面。(4)建设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提升指挥调度能力。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求,将市应急管理部门现有分散、独立的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整合与集成,并新建部分业务系统,形成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和政务管理5大业务域应用,为全市各级应急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应用服务。同时,基于五大业务域应用系统,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建设综合监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