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5365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医学心理学定义: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区学科,研究有关健康和疾病中的心身相关性,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3、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整体观心身统一观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主动调节和适应观4、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特殊性(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心理因素的主观性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5、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行为定量描述:这是现象学的方法,一般通过观察、晤谈等方法。间接定量:主要指

2、各类心理测验和临床问卷调查等方法。直接定量:在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这种定量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研究中,往往综合使用上述各种定量方法。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以研究使用的手段分观察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调查法:包括会谈法、访问或座谈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量表,例如人格量表、智力量表、症状量表等等。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2)以研究对象多少分个案研究与抽样调查(3)以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第二章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1、意识层次理论意识(COnSCiOUS

3、)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都属于意识层次。如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和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感知力等。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人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一些不被社会标准、道德理智所接受的被人压抑着的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前意识(preconscious)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这就是指目前未被意识到,但在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下可以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2、人格理论“本我”(id)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是一种遗传下来的本能。“快乐原则”“自我”(eg。)存在于意识

4、中,是在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至善原则”、潜意识图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示意图意识前意识3、本能理论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俄底普斯期(3-5岁)潜伏期(5-9岁)生殖器性期(青春期以后)4、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神经症性焦虑:自我不能控制本我时体验到一种无对象、浮动性的恐惧感道德焦虑:自我受到超我威胁时产生,表现为羞耻和罪恶感现实焦虑:来自外界环境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性事件,有明确的对象自我防御机制:通过伪装或歪曲事实,从而减轻个体的焦虑(在无意识水平进行)。二、

5、行为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华生)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的促进作用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CS)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理论意义:强调环境因索对行为的影响。2、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某一种行为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理论意义: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RfS(积极)t-R(促进)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RfS(消极)I-R(促进)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RfS(积极)I

6、-R(减弱)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RfS(消极)ffR(减弱)塑造(ShaPing):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促进其做出越来越接近最终要求的行为。3、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米勒)理论意义:通过内脏学习过程可获得对内脏的意识控制。4、示范作用(班杜拉)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一个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加拿大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观察学习的四个环节注意: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选择并反复:观看。保持: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主体对目标行为再

7、编码为表象或言语符号形式的存储。动作再产生:模仿和再现目标行为强化和动机:属情境和个人的强化特点。所学会的东西,必须在动机足够时才会表现出来。三、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是在对行为学习理论的批判中产生的。强调人的潜能。与精神分析的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理论取向的不同)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对行为主义行为观的批判、对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批判、对行为控制的批判、对行为学派关于人类本性意象的批判)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以及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理论:自我理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是心理问题的根源)四、认知理论(艾里斯、贝克)认知的概念:

8、是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艾利斯的ABC理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ActivatingCVentS)是否引起某种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s),关键在于个体的认知评价和信念(BC1iefs)。贝克的逻辑错误基模理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一种反应的基本模式),是在那些具有逻辑错误的思维的影响下促成的。常见的逻辑错误思维(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五、心理生物学理论研究历史:二十世纪20年代,二十

9、世纪30年代,二十世纪40年代,二十世纪40年代,概念:以生物学的方法探索心理过程和心身相关的规律美国生理学家CannonWB(1871-1945)有关情绪生理学研究。加拿大生理学家Se1yeH.(1907T982)创立应激学说。HCSSw首先利用电刺激方法研究猫的情绪反应,发现“情绪中枢”美国心理医生WoIff研究精神因素对胃瘗患者胃液分泌的影响常用的心理生物学研究手段六、意义与局限性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梦境的分析或病人的自由联想挖掘和疏泄压

10、抑着的心理冲突,经领悟理解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就是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述评:有很深、很广的影响,但缺乏实验室证据。2、行为学习理论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人类的异常行为多是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尤其是在心理创伤体验中,通过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反复强化而固定下来的,既然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以各种学习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3、人本主义理论创立了人本主义疗法,对自我体验、自我导向的信任也使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扩展到教育、培训、团体机构发展、人际甚至国际冲突的解

11、决等方面。主要缺陷是对人具有自我完善机能的假设未予证明。4、认知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对其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由此而发展了认知治疗。将认知心理学结合行为学习理论和方法,形成认知行为疗法(也称第二代行为疗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强调Sf0-R的关系。第三章心理学基础一、心理的脑基础1、心理是脑的功能2、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1)调节张力和觉醒状态的系统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的上行纤维终止于丘脑、尾状核和旧皮层,对大脑皮层的激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保证完整的心理过程和实现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向性活动。(2)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系统位于大脑外侧面的中央沟后部,相当于皮层的视、听和躯体感觉区、

12、联合区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其中的一级区用于接受特异信息,并产生感觉功能;二级区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和特征提取,并形成知觉功能;三级区则进行更高级、更抽象的加工和存储。(3)计划调节和控制复杂心理活动的系统位于大脑外侧面的中央沟前部,相当于初级运动区、运动联合皮层和前额叶。负责运动计划、调节和控制的系统0这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调节机制是在言语的参与下进行的,因而是一种抽象的高级心理活动。3、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左半球机能具有分析的、抽象的、继时的、理性的和主题的特性。在语言的和与语言有关的概念、抽象、逻辑分析能力上占优势。右半球机能具有全息的、具体的、同时的、直观的和同格的特征。在空间

13、知觉、音乐绘画等整体形象、具体思维能力上占优势。(表)两半球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功能左半球右半球视觉字母及单词识别复杂图形及脸孔识别听觉言语性声音环境声音及音乐运动复杂随意运动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语言听说读写空间和数学能力数学能力几何学、方向感觉和心理旋转二、心理的社会学基础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人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社会化(socia1ization):是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信息)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心理现象Y情感过程J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Y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三、认知过程(COgnit

14、iVeprocess)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1、感觉和知觉知觉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2、记忆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遗忘:即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艾宾浩斯(EbbinghaUSH)对遗忘规律做了首创性系统研究,其所发现的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所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理论、提取失败理论、压抑说(动机性遗忘理论)3、思维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化,体系化

15、与具体化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过程:认识问题(明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所具有的特点与条件)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关键)验证假设(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表征2.知识3.定势4.功能固着5.迁移6.动机7.个性8.情绪4、注意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广度:同一时间内所注意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稳定性:长时间保持对某事物的注意;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不同对象: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主动将注意转移到新的对象)三、情感过程1、情绪和情感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包括内心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情感(fee1ing)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情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