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新北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州市新北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技术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32035年)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32035年)常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32035年)和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刖s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
2、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公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为我区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深入协同,极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深入实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这给我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全区深入贯彻
3、落实常州市新北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3年)目标任务,持续完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体系、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等,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服务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升区域创新驱动效能,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做出积极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够均衡;科普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和整体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基层优质科普资源有效供给不够充分;科学教育普及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更大力度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创新科学普及方式,强化科普服务能力,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
4、谐的社会氛围,更好地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担当作为、砥砺前行。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紧扣全市“532”发展战略实施,聚焦全区“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发展定位,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实施重点科普工程、创新科学普及形式为抓手,突出价值引领,坚持协同推进,优化服务供给,扩大合作开放,全力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公民科学素质建
5、设生态,全面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全区争当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公平普惠,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体制机制、组织保障等体系更加健全,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科普与科创制度同等安排基本实现。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位居全市前列,创建省级及以上科普教育基地5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0家。三、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聚力科普资源、设施、服务等三大重点领域,着力实施“科学素质提升、科普资源提聚、科普设施提档、科
6、普服务提优”四大工程。(一)科学素质提升工程1.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1)推进学校科学教育。以“双减”背景下做好科普服务为契机,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融入科学启蒙和生活技能教育内容。深化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构建提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将综合实践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考核。加强学校科学教育设施建设和配备,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中小学校倾斜力度。积极创建一批“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青少年技能馆”“青少年科普研学实训基地”等。到2025年,创建“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级2所、市级5
7、所,建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创新实践基地2个。(2)拓展科学教育方式。加强校内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普活动有效衔接,利用科技(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开辟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第二课堂。以“双减”工作为契机,引导科技类非学科培训规范有序发展。丰富科技竞赛内容,利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平台,引导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培养,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有序推出“院士故事进校园”等系列科普活动,发挥学校、家庭、社会“
8、三位一体”育人功能,把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成效纳入“最美家庭”等创建标准。推动科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重点扶持科学教育相对薄弱地区,面向农村特别是农村留守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创新指导、心理疏导、应急避险等科普活动。(3)壮大科技教师队伍。结合我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三名”培育工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师培养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技能、科学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等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科学素质。加强科技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学校科技辅导员培训、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培训等方式,逐步壮大队伍规模。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中小学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的“名师工作室”,支持学校老师开展科普创作,编写科
9、普教材,开发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开展科普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学校专兼职科技辅导员的支持力度,在职称评定、享受待遇、评价考核、激励奖励、外出培训I、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培养一支科学素质过硬的科技教师队伍。(牵头单位:区教育局;责任单位:区委宣传统战部、区科技局(科协)、区人社局、团区委、区妇联等,滨开区,各镇、街道)2.提升农民科学素质(1)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与生产经营能力,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次以上。组织乡村科技人才培训,特别是服务农业农村的农技推广人员、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群体,通过专业培训、技术交流、创新创业
10、辅导等方式,持续壮大乡村科技人才队伍,带动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提高生活品质。(2)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专家科普乡村行等科普活动,普及绿色环保、卫生健康、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移风易俗等科学理念和科技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乡村文化品质,推动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组织农技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引导科普资源向涉农地区倾斜,组织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开展科学普及、技术指导、示范推广等结对帮促
11、服务。充分发挥常州市润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东南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科普惠农服务站的科技服务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农村科技服务。(3)拓展农村科普平台建设。加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鼓励在省特色田园乡村和市、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推动农村科普设施与文体、教育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学校科技场馆建设力度,提升流动科普设施在农村的运行效能,培育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科技服务超市、科普惠农服务站等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载体平台。构建共建共享模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技协等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推动科技示范融合发展,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技协等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
12、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支持农技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服务主体融合发展,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委宣传统战部、区科技局(科协)、区住建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生态环境局等,滨江区,各镇、街道)3 .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1)完善培训体系。按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各类主体平等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政府购买相关服务的技能培训机制,形成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企业、院校、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职前教育、职
13、业培训、考核鉴定中融入绿色发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心理健康等科学素质内容。(2)加强培训力度。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发挥科技社团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与跨行业、跨学科技术交流活动。加大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力度,大力开展“求学圆梦行动”等活动,扩展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提升学历支持范围,促进进城务工人员提高科学素质、增强就业本领。支持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高质量开展技能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升其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围绕快递员、外卖员、
14、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科普服务工作。(3)提升技能水平。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主题教育,在产业工人中大力宣传新发展理念,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提升行动,扩大各类技术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覆盖面,围绕全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发展需要,深化技能大赛、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巾帼建功等群众性劳动比武活动,打造“龙城工匠”“双学双比”“青年岗位能手”“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品牌,培养一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总工会;责任单位:区经发局、区教育局、区科技局(科协)、区住建
15、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团区委、区妇联等,滨江区,各镇、街道)4 .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1)开展智慧助老服务。提高科普设施服务老年人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助力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扩大老年人智能手机知识科普教育的受众范围,提高科普设施服务适老化程度,提供更多适老化科普线下服务、智能应用,引导老年群体跟上社会科技发展步伐。发挥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年大学、社区科普学校、养老服务机构以及家庭等作用,帮助老年人解决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服务场景中网络技术运用面临的困难,提升老年人对信息的获取、识别和应用能力。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运用等专题科普活动,提升老年人应对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
16、能力。开展电信防骗防诈宣传,提高老年人信息识别能力。(2)开展银龄科普服务。充分发挥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和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基层“五老”的优势,坚持自愿参加、就地就近、量力而行、主动作为,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医疗健康和科技科普等类别志愿服务队,围绕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广泛开展科普报告、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健康咨询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老年人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成就感。(3)开展健康科普服务。加大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终端等各类媒体平台的老年人科普宣传力度,发放各类老年人实用科普书籍,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健康、心理辅导、智能信息、应急处置、反网络谣言、反诈骗等专题科普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在社区养老设施、党群服务阵地、科普园地以及适老化设施改造建设中,增加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健康防治等方面的科普内容。发动各类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农村等基层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