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山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5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锡山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3年1月,.e第一章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一节基础条件第二节发展机遇第三节面临挑战第二章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规划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四节发展指标第三章率先建成锡东城乡融合先导示范区第一节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任务第二节促进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第三节优化城乡融合空间格局第四节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第五节创新城乡共同富裕举措第四章率先基本实现锡山农业现代化第一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融合产业第三节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四节提升现代农业主体载体建设水平第五节强化现代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农业现代化专栏:优势特色农业集聚融合
2、工程第五章全面实施锡东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第一节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第二节挖掘锡东特色文化第三节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第四节谋划产村融合业态第五节拓宽乡村建设主体农村现代化专栏:乡村建设行动引领示范工程第六章奋力推进锡山农民幸福升级第一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第二节弘扬优秀乡风文明第三节保障农民平等权益第四节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第五节构建新时代乡贤文化农民现代化专栏:农民生活幸福提速升级工程第七章不断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第一节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第二节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第三节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第四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第五节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第八章实施保障第一节组织保障第二节政策保障第三节资金保障第四节人才保障-VZ-1刖民
3、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四五”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全面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讲话指示精神以及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主动承担“三农”工作“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深入践行“争做全市重要增长极,争当美丽无锡排头兵”新使命新要求,锡山区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锡山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3年)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立足区情农情,
4、构建现代农业“1+4+N”农业园区化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5+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城乡融合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建设成为优美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成具有乡土风情、富有江南特色、承载乡愁记忆、展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建设,致力争当高质量全面发展示范引领区。第一章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一节基础条件锡山区农业发展基础雄厚,“十三五”期间锡山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3年底全区粮食产量45818吨,蔬菜播种面积4501公顷,新建高标准农田8977亩,花卉、苗木、茶叶、果品的质量
5、效益稳步提升。积极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全区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到100%,大力发展集约化、生态化水产养殖,积极推广稻田生态综合高效种养模式,全区渔业总产值40674万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87154万元。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育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省级家庭农场19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2家。锡山现有省级名牌农产品3个、市级名牌农产品21个,2023年甘露青鱼、太湖翠竹、黄土塘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年产值实现8000万元。锡山区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成功创建苏南首家、全省第二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
6、形成种子种苗、红豆杉及其延伸产品产业研发、繁育、加工转化为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另建成省级农业园区2个、市级农业园区20个,农业园区化比重达56.2乐位列无锡市第一。“十三五”期间,锡山区农村户籍人口比重为25.2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355元增长到36143元,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和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锡山区农村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农村消费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村均总收入由630万元增长到954万元,经营性收入由475万元增长到568万元,16个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摘帽”O锡山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28个市级农房翻建试
7、点村实现竣工,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1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获评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等次和成效明显“激励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锡山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流转率达到89.7%,位列全市第-O锡山区发放全市首张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102家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赋码登记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办法。锡山区不断健全“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乡村善治体系,全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合格率达到100%。锡山区在2023年度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位列“县级年度重点任务完成”第一等
8、次。第二节发展机遇锡山区拥有市区各板块最多的永久基本农田,具备发展高质高效农业的天然优势,完全有基础、有潜力按照“1+4”功能区发展定位,推动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锡山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锡山是无锡东大门、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的蓬勃发展为锡山带来更广阔市场和机遇。伴随物联网、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锡山区通过与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利用生物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推动锡山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锡山结合已有优势,围
9、绕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精细蔬菜、名优茶果、高档花卉五大优势产业,有序推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各分园,加快嘉菱荡、白米荡湿地保护,强化产业、科技、招商等联动合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效益,培育壮大太湖翠竹、黄土塘西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打响做亮“锡山大米”“甘露青鱼”等区域公用品牌。伴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为锡山区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内需支撑。城市居民对农产品和文化体验等的广泛需求,也为锡山区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发展提供更广阔市场,为农民带来更多增收渠道。第三节面临挑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小、散、舌1”
10、问题需进一步突破。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花卉、苗木、水产、茶叶、稻米种类齐全,但重点不突出,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集聚程度,都未形成规模效益,碎片化经营特征比较明显,品牌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支柱型产业和龙头型企业偏少,缺乏完整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产业链,尤其是各板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农业园区特色、理念、内涵需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与当前工业化发展的水平、理念不匹配,锡山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产业联动、科技服务等方面对镇、村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和指导作用不明显,与区内其他农业园区的协作不够紧密,在品种、技术、品牌、营销等方面合作深度不足。镇、村级农业园区发展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个性鲜明的产
11、业优势和发展特色。大多数农业园区在设施配套、基础建设、发展规划、经营理念上普遍层次不高、投入不足、活力不凸显。农产品品牌、质量、营销需进一步提升。农业品牌“群山多、高峰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本地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还未完全覆盖,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距离省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较慢,缺乏有影响力的农业电商发展平台。农业生产创新服务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还不能有效覆盖全部田间地头,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水平,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高科技的农业设施装备等
12、有待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空间尚待拓展。规划引领作用不突出。各板块对保留村庄的数量、规模、空间布局等缺乏整体、系统性的谋篇布局,村庄小而散,无论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是产业发展都无法形成集聚效应,需要进一步拓展乡村发展功能,推动村庄规划与城镇布局、产业发展等有机衔接。集体经济发展层次不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办法不多、视野不宽、格局不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集体土地、资产、厂房等的租赁收入,体现现代科技、现代服务业元素的产业还是空白,村集体收入不足以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支出及群众对增收的期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普惠性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农房陈旧、道路破损、设施落后等情况依然
13、存在,农村人居环境精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细,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仍有欠账,制约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成效不显著。农村改革推进一定程度存在“上头热、下边冷”现象,基层推进改革的内生动力和担当精神不足。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全部完成,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内生机制未能建立,发展活力有待提升;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成效不显著,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不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通过改革为农村腾出发展空间成效不明显。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动力亟待强化。人才保障不足。农村劳动力流出情况严重,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积
14、极性不高,本地农业经营主体老龄化现象突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专技人员缺口较大,新型职业农民及乡土人才培育对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质效还不高。科技支撑不够。科技支农、投农、惠农没有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政产学研用”融合程度较低,现代农业发展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科技资源共享成果不凸显,农业企业用于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的科技化程度不高。农村治理体系和现代化治理能力不强。城郊区与城市建成区交错布局、农村村民与城市居民混合,部分安置社区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原有的行政体制和架构受到冲击,原村区域内的各类组织功能弱化、村民自治功能虚化、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政策
15、支持不足。财政支农政策保障不足,资金、资源、土地等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力度还不大,受限于土地要素制约,各类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积极性不高。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压力巨大。农业产业布局不合理、农产品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水平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锡山区农业发展受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紧,受成本的挤压越来越重,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锡山大米、花卉园艺、果蔬水产等急需转型升级,亟待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第二章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争
16、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紧扣“美好锡山”发展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产业转型,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发展与安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坚决守牢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底线,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提升农村美丽宜居水平,大力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南特质、无锡特点、锡山风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路径,争当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全面发展示范引领区。第二节规划原则系统思维、整体谋划。认真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贯彻落实无锡市“五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