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704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线上线下混合式外语教学的有效实践模式探究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融合是混合式外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研究基于语义波理论指出,线上与线下教学活动应共同推动语义波在低语义重心、高语义密度和高语义重心、低语义密度之间轮转,以确俣目标知识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的有效积累。通过案例设计,研究从知识点编排、学习资源选择、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监控评测等维度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并对未来构建混合式外语教学生态提出了建议。1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向纵深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新理念和新方式得到快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混合式教学作为线上和线下教学方式及

2、技术的有机融合,能够丰富学习形态,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投入,改善学习体验(Alebaikan & Troudi2010; Castaio-Muioz et al. 2014; Lowenthal & Hodges 2015;Simbolon 2021) o当前,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外语教学改革举措,大批外语慕课、微课的建设以及外语学习平台的应用加快了混合式教学的推广普及。然而在现有混合式外语教学实践中,多数线上教学在设计与内容上仅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与线下教学的深度分工协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相关研究大都是从慕课使用、课堂翻转、技术融合、时间分配等“以教为出发点”的视角考量线上

3、线下的融合问题(Garison & Kanuka 2004; Mirriahi et al. 2015;de Moura et al. 2021),较少关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知识有效习得的规律。基于学习理论视角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创建线上线下教学生态,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促学功效。本研究拟将语义波理论引入大学外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从知识积累的视角解析线上线下有效融合的问题,并对建设大学外语混合式教学生态提出建议。2 .文献回顾2.1 混合式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线上与线下的简单叠加未必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应注重发挥线上与线下各自的优势形成育人合力(Lee et al. 2017)。从功能定位的

4、角度来看,线上与线下教学应各有侧重。Lee et al. (2017: 431)认为线上应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线下应更侧重开展具有挑战性、高回报的教学活动;线上应更注重信息交流,线下应更注重达成共识。从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混合式教学应经由体系化设计,打造有利于学习的教学生态。Kerres & deWitt (2003: 101)提出的3c框架认为,应从学习内容选择、信息传递方式选择和教学结构选择三个维度考虑混合式教学的设计问题。EL-Deghaidy & Nouby (2008: 990)指出,混合式教学应涵盖社会交互、内容交互和教师交互三个方面的设计考量。Tong et al. (

5、2020: 34)认为混合式教学应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教学支持、教学评价等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从学时分配的角度来看,线上与线下的时间比例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Barbera et al. 2014: 96; van Leeuwen et al. 2019:923) o 线上学习联盟(Online Learning Consortium)指出,只有线上学习取代30%到79%线下学习时长的课程,才能被称为混合式课程(Owston & York 2018: 23)。Asarta& Schmidt (2015: 26)对比了 20项混合式教学项目,发现线下学习时间被线上

6、学习取代的比例在2 5 %至7 3 %之间浮动。虽然学界对混合式教学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探索,但以往研究通常较少考虑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有效学习的内在规律。如何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衔接以及两者之间的最优匹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Moskal et al. 2013; Boelens el al.2017; Lee et al. 2017) o2.2 语义波理论澳大利亚社会学家Maton (2013: 9)指出,教育研究中通常存在着“对知识的视而不见”(knowledge blindness)现象。研究者在探讨教学问题时一般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却较少意识到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教学过程也具有重要影响。M

7、aton(2013)以合法化语码理论(legitimate codetheory)为框架,提出了语义波(semantic waves)理论用于解释学习过程中知识逐步积累的内在规律。依据语义波理论,理想的知识学习应是一个“抽象一具体一抽象” / “解包一重新打包”不断循环递进的过程。知识学习过程涉及语义重心(semantic gravity, SG)和语义密度(semantic density, SD)两种语义编码在语义刻度表(semantic scale)上的交互。语义重心是指话语意义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语义密度则是指话语意义的浓缩程度;两者构成一个强弱连续统,并呈此消彼长的关系。语义重心越高,

8、语义密度通常越低;语义重心越低,则语义密度通常越高。处在语义波波峰和波谷位置的分别是重心低而密度高的抽象话语成分和重心高而密度低的具体话语成分。与变化相对平缓的波峰、波谷相比,处于二者之间的上升和下降曲线则波幅变化较为剧烈。三者在时间维度上共同构成知识“解包一重新打包”的单个语义波(张德禄,覃玖英2016: 53) o对知识的反复解包和重新打包过程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内在规律,也是促成学生有效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语义波理论已被用于分析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实践,如生物(汤斌2014)、历史(Matruglio et al. 2013)、外语教学(张德禄,覃玖英2016;朱莉莉2017)等,是一个对教学

9、实践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目前尚未有研究将语义波理论应用于混合式外语教学研究。我们认为,该理论提出的“抽象一具体一抽象”/“解包一重新打包”等理念可为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一体化融合、促成外语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积累提供新的视角。3 .混合式教学实践3.1 混合式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校于“十一五”期间提出了 “三维二位一体”的大学外语教学理念,即课堂教学空间、课外实践空间和网络教学空间三维一体,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二位一体。2012年起,我校开始着手建设新一代网络教学空间,目前已建成三门国家级外语类线上一流课程和系列自主学习与评测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推进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转移,大力开展混合

10、式教学。教学实践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各类资源、平台和活动的有效整合,确保线上与线下教学环节形成有效促学的合力。2020年以来,我们以“有效混合”为立足点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规律研究,并计划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网络空间的教学资源与平台进行提质改造,为构建更有利于知识积累的外语教学生态奠定基础。图1展示了基于语义波理论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教学活动在知识的解包和重新打包之间不断转换,创建有利于知识逐步积累的学习曲线。irt t U I SG 方又富nr isoi i卜 tti!文 I SG )SX I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混合

11、式教学模式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学习可以更侧重由抽象到具体的知识解包过程,线下教学可以更关注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重新打包过程。之所以将线上与线下分别定位在语义波的下降和上升阶段,主要出于以下考虑:首先,传统外语教学通常注重知识点的拆解、辨析和例证,却较少关注知识点的再次提炼、评价与整合。将知识解包的任务移植到线上,可以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富含思辨的线下教学活动(Lee et al. 2017: 428),这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其次,相比线上教学,教师在线下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可以更直接高效地回应学生疑问,促成师生互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线下教学更适合承担

12、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相对复杂艰巨的任务。再者,目前的线上学习资源虽然日益丰富,但知识性足、聚焦性强、层次性好的资源相对匮乏。相当一部分慕课或微课仍停留在复制传统课堂教学的层面,还难以完全承担起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高质量思辨活动的功能。当然,作为理想化模式,图1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根据知识目标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灵活调整线上与线下时间的比例。教师如果发现线上阶段的学习目标尚未达到,还可以在线下分配一定时间继续用于知识解包的教学活动。针对部分学习能力强、动力足、水平高的学生,教师也完全可以让他们在线上开展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思辨活动。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不在于线上与线下的明

13、确分工,而在于线上与线下之间合理的搭配组合。教学模式能够促成知识不断解包与重新打包的语义波动,就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3.2 混合式教学生态为实现混合式教学理念,我们可从以下维度构建有利于语义波形成的混合式教学生态。(1)知识点目标体系。实施基于语义波理论的混合式教学的前提是构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课程知识点目标体系。以知识点作为牵引语义波的顶层目标,通过“抽象一具体一抽象”的螺旋式上升活动,教学设计的层次感更强、过程更结构化、内容更充实。作为教学目标的知识点一般都具有语义重心低、语义密度高的特点。知识点语义重心低,是因为知识点通常都是从实际经验中抽象提炼而得的概念、原则或方法。知

14、识点语义密度高,是因为知识点通常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确定了语义波波峰位置的知识点目标,整个混合式教学就有了方向和抓手,解包和重新打包的知识波动就有了牵引。当然,知识点目标应有层次、成体系且不断递进,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不断积累的基本格局。(2)学习资源体系。理想的学习资源应有助于推动语义解包和重新打包的波动过程。语义解包可以依托慕课、微课等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点的解析。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探究知识点的内涵与实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讲义、参考资料等帮助学生实现语义解包。重新打包需要借助学理性和思辨性较强的学习资源,拉动学生在更加抽象的层面进行反思、提炼与整合,

15、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经纬交织的知识网络。在现有条件下,主题讲座、科学报告、学术论文等理想的学习资源通常较为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对知识的点拨、增量和整合起到更大的作用。(3)教学活动体系。混合式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活动设计(Mirmiahi et al. 2015: 4)。虽然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未必能获得理想效果。教师在牵引教学走向、把控教学进程、提升教学内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参与的教学活动,如讲解、答疑、点评、总结、讨论等,更有利于拉动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重新打包过程。相对而言,在承担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线下参与的活动又比线上参与的活动更加有效。在缺少教师参与的活动中,如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明显、个体差异更突出、过程监控更困难。尤其是混合式教学渐成趋势,高校不同课程都在积极开展翻转教学,学生课外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更加有限。因此,线上学习更适合安排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