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材料的性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材料的性能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五单元材料的性能【教材目标】1、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了解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银、铜、铝、铁等。举例说明怎样利用金属的导热性。2、能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并深化探究金属导热性能的差异。3、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教学准备】粗细长短相同的铝棒、铁棒、木棒、塑料棒、蜡烛、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锅,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引导根据生活经验,讨论其中的科学原理。板书材料的导热性。二、探究活动活动一、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一样吗?1、出示材料:塑料棒、铝棒、铁棒,热水、烧杯小组讨论:怎么比较这些材料的导热性?2、方法指导:a将材料同时放入热水中。B感受材料的温度时,要摸
2、不同材料相同高度的位置。3、分组实验。4、汇报总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活动二、哪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更强。1、提出问题:所有金属材料的导热性都一样吗?2、小组自主选择器材,讨论设计实验。3、汇报实验方案。方法指导:a选择的材料粗细长短相同。b加热时用用塌钳夹住,防止烫伤。4、分组实验。汇报总结: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依次时银、铜、铝、铁等。5、视频补充:非金属的导热性。活动三、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的?1、请同学出示介绍带的用具或图片。2、小组讨论,它们是怎样应用材料的导热性的?3、填写活动手册,并汇报。三、拓展活动1 .出
3、示情境:打水时,玻璃杯烫手。2 .提出问题: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3 .展示设计图。【教学反思】19.材料的漂浮能力【教材目标】1、知道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了解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2、通过探究实验寻找认识漂浮材料,并通过对比试验比较漂浮能力。3、乐于合作探究,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教学准备】易拉罐、木条、石块、铁丝、橡皮泥、相同大小的方形泡沫板和木板、沙子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使用木船。他们为什么选用木材造船呢?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材料的漂浮能力。板书材料的漂浮能力。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水中漂浮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1、材料出示:易拉罐
4、、木条、石块、铁丝、橡皮泥,泡沫板、木板、沙子。2、提出探究问题:水中漂浮的物体有哪些?3、注意事项:a依次放入物体,观察。b及时记录。4、白板填写记录单,汇报。活动二、改变形状,它们还能漂浮吗?1、探究方向:任意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它们还能漂浮吗?你想怎么做?2、按照你们的想法试试吧。3、汇报小结: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活动三、比较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1、提出问题:木块和泡沫,谁的漂浮能力更强?2、那就比比吧。出示材料:沙土、不同大小的木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块、天平。请各小组任选材料,设计实验。3、注意事项:将沙土分成小份,
5、依次放。下沉的那份不计入。4、小组实验。5.汇报得出结论:漂浮能力相同大小、形状的木块泡沫板活动四、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1 .出示图片泡沫救生圈,结合资料卡分析泡沫救生圈的优点。2 .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例子?三、拓展活动改变沉入水中的材料的形状,让它们在水中浮起来。【教学反思】20.陶瓷材料【教材目标】1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针对探究陶瓷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突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性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 .在探究陶瓷特
6、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3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陶瓷是人造材料,了解陶瓷的性能及用途。【教学重点】学生探究学习认识陶瓷的相同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对陶瓷的比较观察中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好相应的学习准备:陶瓷物品、碎瓷片、木锤、小刀、酒精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中国的英国名称China表示中国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陶瓷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二、学习新课:1教师指导学生欣赏陶瓷制品。教师出示课前搜集资料和实物与学生一起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陶瓷制品O4 .教师指
7、导学生研究陶瓷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复习研究木材用到的研究方法,迁移到本课,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设计并主动进行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出示实验材料,提示学生加强合作,注意安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汇报探究实验学习的结果。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小结,使学生认识陶瓷的一般特点:陶瓷不导电;有些陶瓷的吸水性强,有些吸水性差;陶瓷不能燃烧,传热性也不是很好,陶瓷很硬,很脆。了解陶和瓷的区别。5 .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陶瓷的应用。在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总结。了解陶瓷的用途:制作器皿,工艺品、绝缘体、航天、下水管道、家居装饰、电子、机械等。三、拓展延伸
8、:教师提出课后学习主题:调查陶瓷的生产史和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6 、学生认识实物展示,交流哪些地方用到了陶瓷。7 、(1)交流、展示课前搜集资料和陶瓷制品。(2)复习研究木材用到的研究方法,迁移到本课。认识陶瓷的一般特点,了解陶和瓷的区别。(3)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陶瓷的用途。8 、进行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教学反思】21.保温技术【教材目标】1、知道通过减缓热量散失能保温的原理。2、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棉花有保温效果。3、乐于合作探究,并将保温技术应用到科学制作的设计中。【教学准备】搜集信息【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 .出示图片:园林工
9、人给树穿“外衣”,你发现了什么?2 .真的可以保温吗?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保温技术。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盖棉被、穿棉衣为什么会暖和?1出示图片:睡觉盖棉被、冬天穿棉衣。提出科学问题:盖棉被、穿棉衣为什么会暖和?2、出示材料:带盖纸杯、棉花。能试着用这些材料验证你的猜想吗?3 、汇报交流实验设计。4 .出示注意事项:A装入等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初始温度。B对照组盖盖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实验组盖盖子,杯身包裹棉花;C间隔2分钟测量水温。5 .汇报实验结果6 .小结: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的导热性差,而且棉花的缝隙里充满了空气,空气也不容易导热。棉衣传到身上后,可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活动二、保温瓶的保温设计1、出示保温瓶,提出问题:保温瓶的哪些设计起到了保温作用?观察保温瓶的结构后猜测。2、出示保温瓶的剖面图,学生汇报。3、出示思维导航,引导学生交流资料。A为什么用玻璃做保温瓶的瓶胆?B为什么用木头做瓶塞?C瓶胆为什么设计成两层并抽真空?D为什么在瓶胆上镀银?4、总结活动三、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出示图片:房顶,水管,大棚等2、说说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拓展活动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能应用这节课的知识设计冬暖夏凉的房子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