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题论文农业商品产值影响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课题论文农业商品产值影响因素分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农业商品产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弓I11理论分析与研究思路三、四、(一)理论分析(.)概念界定*(三)研究思路1、计量分析的假设条件.2、基本思路计量经济模型与估计(-)模型设定(二)数据处理1、数据收集2、数据分析2模型的检验与修正(-)1、(二)1、(三)1、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检验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异方差性的检验随机干扰项的序列相关性.序列相关性的检验15162、序列相关性的修正18(四)模型检验201、拟合优度检验202、F检验21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214、经济意义检验21五、研究结果及建议22(-)
2、结果分析221、总论说明222、政策解析23()建议23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矛盾的不断加剧,比如城市发展占用农业耕地面积、工业的发展抢占农业用地,使我市的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农业总产值是否会因此而下降,我市粮食危机是否会凸现,这逐渐成为了一些极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农人员大量减少,导致农村的劳动力不足。此时政府提出了确保亩耕地的红线和提倡农业高科技的运用,才让我市免于严重的粮食危机的困境。重庆市近几年来粮食连续丰收,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132671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8700536万元,
3、几乎增长了600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农业产值上重大的进步。农业生产上的成就不仅与我国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相关,而且还与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农用机械的增加、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化肥的用量控制等都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那么,这些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就把大部分生产成本投入到这个方面上,将次要的影响因素作为辅助动力,使得农业投入产出结构不断优化,既能使我市农业不断向前发展,又能将更多的劳动力运用于其他产业,促进我市GDP的增涨。本文我们就乡村从业人员(万人)、农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农用化肥使用量(吨
4、)、农村用电量(万千瓦时)、农药施用量(吨)这几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将这些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相关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二、理论分析与研究思路(-)理论分析“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随后又提出“十二五”农业农村规划,全市农业持续发展。可见,重庆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对影响重庆市农业商品产值的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方法对重庆市2013年37个区县的农业商品产值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乡村从业人员、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以及农药使用量五个方
5、面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以往对农业商品产值的研究结果和经济理论得到结果:农业商品产值分别与乡村从业人员、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以及农药使用量呈正相关。(二)概念界定农业商品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全部产品和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乡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16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人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实际参加劳动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在日历年度内收获
6、农作物在全部土地(耕地或非耕地)上的播种或移植面积。凡是本年内收获的农作物,无论是本年还是上年播种,都算为播种面积,但不包括本年播种,下年收获的农作物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百分之百成份进行折算后的数量。复合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折算。公式为:折纯量二实物量X某种化肥有效成份含量的百分比农村用电量指调查年度内农村范围内所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住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工作和日常生活用电总量。农药使用量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使用的化学药物
7、数量,按实物量计算。包括购买的和自产自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不包括兽药、渔业用药以及土农药。(三)研究思路1、计量分析的假设条件为了保证参数估计量具有良好的性质,通常一个理想的模型需满足一系列基本假设条件。计量经济学模型基本假设条件如下:(1)模型建立是正确的;(2)解释变量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在重复抽样中取固定值;(3)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4)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精确(完全的)线性关系;(5)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同方差以及不序列相关性;(6)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2、基本思路本文对农业商品产值的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基本步骤为:(1)建立模型;(2)估计参数;
8、(3)检验模型,包括统计检验(检验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参数估计值可靠性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主要有随机干扰项是否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4)模型修正;(5)结果论述及分析。三、计量经济模型与估计(-)模型设定根据近几年的相关资料显示,影响重庆市农业商品产值(Y)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即农村从业人员X1(万人)、农作物播种面积X2(公顷)、农作物化肥施用量X3(吨)、农村用电量X4(万千瓦时)以及农药使用量X5(吨)。由此拟定计量经济学模型:y=&+笈玉+42%2+A+B4X4+55+a其中,Y指农业商品产值(万元),X1指乡村从业人员(万人),X2指农作物播种面积(
9、公顷),X3指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吨),X4指农村用电量(万千瓦时),X5指农药使用量(吨)。(-)数据处理1、数据收集导入数据:Fi1efOPenffOreigndataasworkfi1e0数据如下表。表1重庆市2012年各区县农业生产总值及其各种农业总投入区县农业商品产值(万元)Y乡村从业人员(万人)X1农作物播种面积(公顷)X2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吨)X3农村用电量(万千瓦时)X4农药使用量(吨)X5大渡口区2227318742254722665372265江北区177782301925531566183111沙坪坝区5081973263854531507188444九龙坡区1
10、1483212740513718273617277174南岸区579565645642432884879815北碣区115226204812346048758103760260渝北区16650528710360784142277898109巴南区352337352225938661589523823223涪陵区40182753469517557243253334601466长寿区278930427819888032153214918574江津区64931569012815110245028314831128合川区4545787528661680023076415409654永川区4036073
11、6980710261267900180972077南川区3062293476301001473197021532417泰江区3541794895711260713970034186495大足区2974263763221051771925021430213潼南县3996244851901391633438012997380铜梁县300480409170865083181612153450荣昌县303023417879830691491814373618璧山县183008331166528742709870175235万州区4293017248951743953947714184978梁平县242
12、9024952269938948024111811100城口县46203109459568385722296836丰都县2023263718041117102563114090291垫江县283635044728570634854932812483忠县276505428236107366318446758823开县3775837980501737815378423068688云阳县2622135101031304512483314251499奉节县2583484424011332042620021150684巫山县10196229942791002196698620147巫溪县86032266
13、28389644280187177310黔江区16552328163489270235293015665武隆县119479231485853061746113368299石柱县16285826744590089244038980626秀山县1399363443471037262760019364691酉阳县1723184524161344292824710987312143459349913121428418318655514彭水县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3)2、数据分析(1)作散点图分析图1散点图由上述散点图可以看出,农村从业人员人数X1对农业商品产值Y的影响最大,农业商品产值Y受农村从业人员人数X1的增加而增大。其次,农业商品产值Y也是随着各种要素(农作物播种面积X2,农作物化肥施用量X3,农村用电量X4以及农药使用量X5)的投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进一步说明了各影响因素与农业商品产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2)回归分析通过Eviews软件对农业商品产值及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