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90254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H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 .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推广开来。专门制作与贩售糕饼的面食店在临安随处可见。店内饼类食物种类很多,有开炉饼、甘露饼、糖植饼、薄脆饼、玉延饼、通神饼、菊花饼等。这反映出当时()A.南北经济贸易联系密切B.临安饮食文化地域性强C.南方粮食种植结构变化D.权贵阶层追求健康养生2 .宋代推行“官方标准契约”来规范土地买卖与租佃关系。土地的典当与买卖,有“活卖”(可赎回)与“绝卖“(不可赎回),“官契”与“私契”等多种形式。这可用来说明宋代()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商品经济较为繁荣C.经济法律体系完善D.土地转让较为频繁3 .绛丝作为织中圣品,是一项至今无法为机器取

2、代的丝织工艺。北宋鸡肋编中记载:“定州织刻(绛)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静上,随所欲作花鸟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绛)丝。“这可以用来佐证北宋时期()A.劳动实践助推工艺水平提高B.绛丝流程提高了丝织效率C.定州成为了北方棉织业中心D.雇佣生产推动了技术革新4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

3、生产较为发达5 .戏场原为临时性设置,宋朝时形成了“逢场作戏”现象,即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作场演戏的常设场所。“逢场作戏的出现表明宋朝()A.奢靡之风盛行B.城市商业经济发展C.坊市制度瓦解D.传统文化受到冲击6 .北宋仁宗时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后“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这反映了宋代()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中心南移C.取士人数增多

4、D.文官地位提高7 .两宋时期的犁刀、秧马、耘荡、铁搭等新式农具都诞生于开发江南沼泽地的艰苦斗争之中。曲辕犁从晚唐的11个部件减少到6个部件,更加适合江南水田耕作。这反映出()A.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出现B.江南经济发展的潜力大C.新式农具的普及程度高D.小农经济出现革命性突破8 .关中地区水陆交通不甚便利,江淮米谷运转入都颇为困难,故隋唐两朝,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物产不足以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逐渐相沿成例。这种现象折射出()A.国家财政制度亟须改革B.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C.交通条件决定城市地位D.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9 .宋初推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使通过

5、租佃制对“客户”进行剥削的“官户”地主和“乡户”地主取代了南北朝以来通过荫庇制控制大量部曲、佃客的士族门阀,士族与庶族完全合流。材料中的现象()A.打破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特权B.为官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C.表明土地集中商品化趋势明显D.促进社会阶层平等意识的觉醒10 .在宋代,传统的分餐制不符合消费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和对成本的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需求。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A.坊市制度瓦解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商业发展引领饮食习俗新风尚C.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和门第观念淡化D.新型义利观冲击了传统的礼制11

6、.北宋著名学者李靓认为富人是“心有所知,力有所勤,夙兴夜寐,攻苦食淡,以趣天时,听上令也。“南宋思想家叶适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这些观念的出现,反映了宋代()A.重农抑商政策调整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奢靡享乐风气兴起12 .相扑角力是宋朝皇帝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天子身边的“内等子都是从军营里选出的威武之士。他们日夜苦练,只为在之后的相扑升级赛中赢得比赛,进而获得职位。这体现出宋代()A.重文轻武的国策有所改变B.多元化选官体系正式确立C.统治者注重培养勇武之风D.统治者耽于享乐疏于朝政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婚姻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周

7、公制礼便将一夫一类多妾的嫡庶体制制度化,强调身份的重要性,正如礼记内则所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完成,其基本精神就是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缔结的前提。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并非仅是男女个人之事,而是事关宗族延续繁衍的大事,正如左侍信公二十三年所说:“男女同姓,其生不暮”,西周初将“同姓不婚”定为宗法伦理。摘编自杨茂义宗法制与春秋婚姻礼制材料二唐文宗想把临真公主嫁给当时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对此唐文宗极为不满,他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

8、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材料三本朝富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土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摘编自(宋)朱或萍洲可谈(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贵族婚姻制度的特点,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从唐到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参考答案1. C根据材料“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推广”,可得出南方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即小麦在南方推广开来,C项正确;在当时条件下,南方流行的面食来源面粉,基本上来源于当地种植,而非与北方的贸易,排除A项;根据材料得知临安

9、面食店内饼类食物种类很多,不能证明临安饮食文化地域性强,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权贵阶层追求健身养生,排除D项。故选C项。2. D本题考查宋代土地转让。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关于土地买卖与租细的契约形式多样,这说明当时土地转让频繁,D项正确;租细契约的大量出现,说明宋代土地租细制兴盛,农民人身依附关系严重,排除A项;土地买卖不属于商品经济范畴,排除B项;契约不属于经济法律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3. A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州织刻(绛)丝技艺而超,这是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绛丝流程提高了丝织效率,排除B项;定州是北方丝织业中心,但不是棉纺织中心,排除C项

10、;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故选A项。4. D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商品多为手工业制成品,而输入产品多为奢侈品,最终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D项正确;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外贸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排除C项。故选D项。5. B根据材料“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作场演戏的常设场所”,这表明宋代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繁荣,B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宋代商品经济较繁荣,无法得出奢靡之风盛行,排除A项;材

11、料只能体现宋代商品经济较繁荣,没有体现坊市制度瓦解,排除C项;材料只能体现宋代商品经济较繁荣,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6. A根据“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可得出材料反映出南方人才较北方更多,反映出南方经济实力强于北方,因此教育文化也强于北方,反映了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A项正确;北宋政治中心在北方,排除B项;C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D项。故选A项。7. B依据材料“两宋时期的犁刀、秧马、耘荡、铁搭等新式农具都诞生于开发江南沼泽地的艰苦斗争以及“曲辕犁从晚唐的11个部件减少到6个部件,更加适合江南水田耕作”表明新式

12、农具的出现,传统农具的改进都是为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B项正确;“出现”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普及程度高,排除C项;“革命性突破”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8. D根据材料“故隋唐两朝,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物产不足以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是因为隋唐时期粮食重心逐渐南移到江南地区,洛阳可以通过大运河获取江南地区的粮食,粮食充足,洛阳在长安的东边,当关中地区出现饥荒时,就不得不洛阳“就食”,折射出这时期南方经济地位提升,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时,帝王到洛阳“就食”,以得到南方粮食,

13、与国家财政制度的改革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政治中心是长安,而不是洛阳,排除B项;交通条件对城市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表述为“决定”,排除C项。故选D项。9. B根据材料可知,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普遍,族与庶族地主合流,庶族地主再不抑制兼并政策下,大力发展租佃制,进一步壮大实力,为官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现象为官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土地集中商品化趋势,排除C项;“促进社会阶层平等意识的觉醒”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0. C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分餐制,出现“同桌群聚,同

14、盘而食的现象,这显然体现了宋代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和门第观念淡化,C项正确;A项属于因果关系颠倒,排除;材料反映的不光是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新型的义利观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 C由材料可知,北宋学者李靓肯定富人的辛勤劳动,南宋思想家叶适指出富人是州县政府的重要依靠。这些观念的产生是对宋代经济发展,富民阶层壮大的反映,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雇佣劳动关系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信息,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奢靡享乐风气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12. C根据材料,宋朝皇帝从军营中选拔勇武士卒,通过相扑的方式予以提拔褒奖,体现出对勇武之风的重

15、视和培育,C项正确;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没有改变,排除A项;通过相扑比赛,给与奖赏,是为了培养勇武的风气,与完善选官途径无关,排除B项;D项与题意不合,排除。故选C项。13(1)特点:婚姻制度与宗法制度、家族密切相关;有严格礼仪规范程序;同姓不婚。意义:促进宗族的健康繁衍;通过联姻,扩大势力;构建西周的宗法体制,稳定统治秩序;对后世婚姻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2)观念的变化:由注重门笫到看重科举入土和财富。原因:门阀制度的逐步衰落;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重文的社会氛围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提o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周公制礼便将一夫一类多妾的嫡庶体制制度化,强调身份的重要性”可归纳出婚姻制度与宗法制度、家族密切相关;根据材料“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完成”可归纳出有严格礼仪规范程序;根据材料“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归纳出同姓不婚。意义:根据材料“婚姻并非仅是男女个人之事,而是事关宗族延续繁衍的大事可归纳出促进宗族的健康繁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通过联姻,扩大势力、构建西周的宗法体制,稳定统治秩序、对后世婚姻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补充。(2)观念的变化:根据材料“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饵土人”可归纳出由注重门第到看重科举入土和财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门阀制度的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