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96181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前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重庆主城和成都为核心,以连接两地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系沿线市区(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列入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编制印发实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规划。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特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黎

2、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全域范围。本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限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础条件川渝两地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禀赋好

3、、数量多、品质高。现拥有8项世界遗产、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个国家一级博物馆、14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世界地质公园、23个国家地质公园、3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3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66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8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入,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科创和产业互融共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

4、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重庆、成都国际航空双枢纽建设有序推进,铁路网渐趋完备,高速公路网基本完善,长江黄金水道运输能力逐年提高,基本建成多层次、多样化、网络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跨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建立,资阳一大足、遂宁一潼南、万州一达州一开州、渝北一广安、合川一广安一长寿、城口一宣汉一万源等毗邻片区已率先开展深度合作试点,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下了较好的合作基础。第二节机遇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带来新机遇。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

5、环境。重庆和成都双核相向发展、联动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较为突出,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尚不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影响力仍需提升。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将在一段时期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形成影响。第三节重大意义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引领区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育我国文化和旅游新发展空间、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6、,探索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模式,为全国提供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体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为导向,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强化重庆主城和成都的核心作用,引领带动区域文化和旅游统筹协同发

7、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走廊。第二节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民生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发展大众旅游,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区域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层次改革,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积极推动更高层次开放。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加快推进数字文化、智慧旅游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正确处理生态保护、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全过程,促进绿色旅游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打造富有文化内涵、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让人们在旅游中感悟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区域协调,合作共建。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发挥优势,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显著提升区域文化和旅游整体竞争力。第三节建设定位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

9、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增强对全国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强劲、创新活跃的增长极,打造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跨区域合作,积极推动机制创新,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形成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体系,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第四节建设目标到202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文化旅游领域改革创新高质量推进。

10、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不断丰富,高品质消费空间基本形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到203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的国际品牌影响力,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第三章空间布局统筹区域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资源禀赋突出等特征,兼顾协同共建、互补共赢、产业融合、均衡发展等原则,以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为驱动,以成渝古道、长江上游、成绵乐三条旅游带为串联,以五横五纵多条旅游支线为骨架,串接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动七个特

11、色旅游区合作联动发展,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第一节双核驱动重庆都市核。以重庆主城为核心,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构建“两江四岸文化旅游休闲核心区、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圈、主城新区旅游休闲和乡村旅游发展区,强化都市旅游集散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成都都市核。以成都为核心,突出成都旅游都市型、国际化和综合性的特点,加快休闲消费提质扩容和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的文商体旅融合发展优质产品,建设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第二节三带引领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依托成渝中轴交通干线,强化成渝双城枢纽集散

12、功能,串联成渝地区中部城市群,辐射带动遂宁、南充、内江、自贡、资阳、大足、荣昌、永川,活化利用成渝古道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打造多条旅游线路,促进成渝地区中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依托长江干流,串联以宜宾、泸州、重庆主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中心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集聚区,辐射带动乌江、嘉陵江、大宁河、沱江、赤水河沿线城镇群,连接长江沿线及腹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优化水陆联营联运等特色旅游交通组织方式,重点发展内河游轮、山地度假、都市休闲、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等,助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依托G5、G93高速公路,串联成都、绵阳、乐

13、山、德阳、眉山等区域,辐射带动广元、巴中、雅安、西昌、攀枝花等地,发挥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等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集群,全面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第三节七区联动大峨眉一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发挥峨眉山、乐山大佛、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遗产资源优势,协同联动四川乐山、眉山、雅安等地,重点发展人文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打造主题研学、禅茶康养、高山户外等特色产品,大力推动休闲度假旅游业态升级,建设国内研学旅游发展样板地,加强与环贡嘎、攀西等文化旅游经济带协同发展。古蜀文化与嘉陵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区。发挥嘉陵江、古蜀道、古蜀文化等自然和人

14、文资源优势,协同联动四川绵阳、广元、南充、德阳等地,重点发展人文旅游、山水观光、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培育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石窟石刻艺术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区。发挥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人文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成渝中部乡村旅游开发潜力,协同联动四川资阳、遂宁、内江和重庆大足、潼南、铜梁、合川、璧山等地,推动建设资大(资阳、大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遂潼(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两大平台,重点发展人文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打造石窟艺术、涪江诗画、田园度假等特色产品。大巴山生态休闲与高峡平湖旅游协同发展区。发挥大巴山、长江三峡、巴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协同联动四川达州(通川、达

15、川、宣汉)、巴中和重庆万州、开州、云阳、城口、巫溪、巫山、奉节等地,用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平台,重点发展自然观光、人文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打通水陆环线交通,推动秦巴古道沿线旅游发展,促进大巴山地区与长江三峡沿岸城镇经济社会多元发展。武陵山一乌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发挥武隆喀斯特、金佛山等世界遗产以及乌江流域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协同联动重庆涪陵、南川、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地,重点发展自然观光、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打造乌江画廊、巴渝村寨、工业遗产等特色产品。大华釜一明月山红色旅游与绿色康养协同发展区。发挥华釜山、明月山红

16、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协同联动四川广安、达州(开江、大竹、渠县)和重庆梁平、垫江、忠县、丰都、长寿等地,用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合川、广安、长寿)环重庆中心城区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平台,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山地避暑等。民俗文化与江河风光旅游协同发展区。发挥长江及其多条支流(岷江、赤水河、沱江等)自然风光,井盐、酿酒、彩灯、安陶、夏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协同联动四川自贡、宜宾、泸州和重庆荣昌、永川、江津、黎江等地,推动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发展自然观光、人文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打造醉美酒乡、川盐古道、长征漫道等特色产品。第四节多线连通构筑“五横五纵旅游通道。依托铁路、国省干线公路和水路,加快打造广元一巴中一达州一万州、成都一间中一巴中、雅安一乐山一自贡一重庆、重庆一泸州一宜宾、涪陵一武隆一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