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23年度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2023年度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镇2023年度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方案为统筹做好全镇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全镇经济运行安全保障,决定从即日起至2023年年底,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精准防控各类安全风险,推动全镇安全管理能力、风险防控效能、事故防范效果、安全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切实做到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全镇新发展格局。二、工作任务(一)盯重点一是盯紧重点
2、行业企业。全镇危险化学品、涉氨制冷、粉尘涉爆、燃气、民爆、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小散远的板材、纺织、手套等小微企业,要对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诊断和科学评估,针对排查的问题隐患、辨识的风险源,明确责任人员和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培训教育、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管控措施,建立问题隐患、制度措施“两张清单”。同时,行业监管部门要根据企业潜在风险和安全绩效,合理确定安全等级,对“不放心”和全要素“差”评企业、重点关注的高危行业企业要实施常态化监督检查。二是盯紧关键人群。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积极、正确地
3、组织落实安全生产全员主体责任,确保企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可防可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爆、粉尘涉爆、危险物品使用企业等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从业人员IOO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配备专职安全总监和安全员,从业人员100以下的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并向镇街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备,要强化安全员的教育培训和履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安全员“关键人”作用。涉氨制冷、粉尘涉爆等行业企业必须按规定设置特种作业岗位,配备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坚决杜绝无证上岗或持伪造、涂改、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行为。切实把“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作为刚性约束指标,贯彻到企业生产经
4、营全过程,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全员教育培训方式,实现生产岗位上的一线人员、新录用人员培训率、考试率、合格率“三个100%”,确保从业人员不培训不上岗、不熟练不上岗、不安全不上岗,推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实现根本提升。三是盯紧危险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爆破、吊装、挖掘、临时用电、危险装置设备试生产、有毒有害、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以及临近油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等危险作业,要依法制定作业方案,严格执行危险作业报告和审批制度,结合作业种类、作业环境、作业人数、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因素,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好现场应急准备工作。企业停产必须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落实停产各项安
5、全防范措施。停产期间检维修和高空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全部升级管理。复工复产需制定详细的复产(开车)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各生产系统进行全面彻底的风险辨识分析,排查治理各类隐患,确保生产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严禁设备设施带病投入运行。(二)系统化一是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安全管理。一要积极消除事故隐患。重点排查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沼气池、发酵池、集污池、畜禽场、地窖,易造成溺亡、坠亡的河塘、围堰、水库、机井、矿坑,易造成触电的变压器、电控箱、裸露电线,易造成倒塌的危房、危墙等场所、设施,按照“一村居一清单”原则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并逐一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识或隔离设施,做到不留死角、不
6、留盲区。二要积极防控安全风险。加强对村居社区范围内的河道及其岸线、渠道、水库、塘坝、池塘、水闸以及水利工程等的警示标识设置和监督管理,坚决防范溺水事件发生。加强对出租屋、临时住房等重点部位和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居户以及外出务工节日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燃煤燃柴取暖情况的巡查,加大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力度、燃煤燃柴取暖安全管理强度、隐患排查整治深度、物防技防措施普及广度,坚决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加强对水库、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威胁村、农村危旧房屋、矿山、尾矿库、低洼易涝区域的风险排查,立足最不利情况、着眼最恶劣天气、防范最极端事件,明确断电、断水、断路等极端情况下的处置措
7、施,细化完善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坚决防范汛情灾情出现人员伤亡。加强对厂中厂、园中园,以及村居出租场所、闲置院落、废弃场棚等的打非治违检查,严厉打击查处无证经营、超许可范围经营和非法建设,非法采矿,非法经营液化气、汽油、柴油,非法生产小化工、小农药,非法存储危险化学品,非法制造、存储、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等非法行为,坚决落实“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除场地、清除人员、清除设备)措施,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三要积极统筹农村地区火灾隐患治理。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清理厨房、清理阳台、清理走道和关电源、关燃气、关门窗等“三清三关”活动;同步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加快推动镇街专兼职消防队、村居
8、社区志愿消防队及微型消防站建设,切实承担起农村地区火灾初期扑救、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等消防安全自治工作。森林防火重点村居要深入开展森林防火清坟头、清地堰、清林缘、清路边的“四清”活动,加快集中焚烧池建设,配齐配全消防水桶、风机、油锯等装备设备,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巡逻检查和值班值守,从严从实管控火源,确保森林防火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四要积极推行分级分类安全监管。要将村居街巷、生产单位、经营场所、自然灾害易发地域、农村集贸市场、公共安全敏感区域全部纳入安全监管对象,融入社会治理“一张网”,建立风险点普查数据库,依托网格化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实行兜底式、分级分类管理。行业部门要按照XX县安全生产任务分工(X
9、安发2023)X号),对行业领域内企业实施精准监管,对安全生产新业态靠前一步,主动实施监管,将安全防范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坚决避免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失管、漏管、脱管现象,切实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二是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一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企业“开工第一课”活动,持续开展“刷脸”考试,坚持落实安全生产“晨会”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训,督促企业组织员工学规章制度、学安全知识、学操作规程,切实提升全员安全生产素质和技能。二要健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10、治理工作机制。企业要结合工艺、生产特点,认真编制各岗位“安全生产明白卡”。要通过全面普及推广“一册一卡”,进一步完善企业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加快构建从企业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督促企业常态化开展隐患自查自纠,解决基层不会查、查不深、查不透的难题。三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机制。企业要围绕“人、机、物、环、管”五要素广泛开展“全要素评价”活动,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诊断,深入查找安全生产缺陷,系统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差异化管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四要健全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各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常态化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演练和行业专项
11、演练,突出预案与时俱进、协同作战、科学有效,确保发生事故、灾害第一时间科学高效应对。三是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一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整治活动。继续加大对超市、商场、宾馆、饭店、公园、网吧等游乐场所和学校、医院、养老院、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整治力度,彻底清理、消除违法经营、违规搭建、违章操作,违章动火动焊、违规住人和乱拉乱接电气线路、违规使用易燃可燃夹芯板材以及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损坏、安全培训演练不到位等问题,坚决遏制“小火亡人”火灾多发势头。二要持续开展合用场所“六个达标”(安装防火门、安装感烟报警器、配备灭火器、安全敷设电路、拆除门窗障碍物、排除室内着火点)治理攻坚活动。
12、督促新建企业或尚未完成防火门等安装任务的合用场所加快安装进度,进行扫尾清零,推动火灾防控工作走深走实。三要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规范管理集中整治活动。督促住宅小区、居民楼院建设相对独立的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设置专用的充电设备线路,鼓励有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或设置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智能安全充电设施;不具备条件的要独立设置防火分区,并配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等消防设施,切实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和占用楼梯间、共用走道等室内公共区域,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突出问题。四要深入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活动。督促燃气经营单位按照规定设
13、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巡查、检测、维修和运行维护,坚决清理整顿在燃气设施安全控制范围内从事爆破、动用明火、开挖深基坑作业以及其他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教育引导居民加强用气安全检查和教育,及时更换老化、损坏、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设施,督促各类餐饮场所和医院、养老院、农贸市场、商住混合体、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食堂加快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三)全覆盖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全覆盖。生产经营单位不管规模大小、效益好坏、人员多少,只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纳入安全监管。各行业监管部门要根据XX县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规定(X办字2023)X)和XX县安全
14、生产工作任务分工(X安发(2023)X号),对职责范围内的监管单位重新进行梳理排查、登记造册,建立本辖区、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切实做到边界清、底数清、任务清、目标清。二是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全覆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制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落实到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各分管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员等安全管理人员,各车间主任、班组长和各岗位具体从业人员。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后,必须以文件形式报经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公示,并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执行,防止不按规程操作、误操作、习
15、惯性违章操作引发事故和险情。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中形成的全员警示教育、全员培训、隐患自查自纠、隐患排查奖励、风险辨识管控、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演练、外包项目(单位)管理、危险作业管理等各类文书档案、音影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用于安全生产备查。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监管责任落实全覆盖。要严格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制定年度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兜底式管理。行业部门要按照XX县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规定,落实好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建立明责、履责、督责、问责闭环体系,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细。(四
16、)起底式一是组织开展安全风险隐患起底式拉网大排查。一查生产经营单位是否按许可资质进行生产经营,其安全防护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安全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是否存在未批先建、非法建设、非法转包等行为。二查生产经营单位是否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本单位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检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危险作业管理、安全生产奖惩、应急预案管理、事故报告和事故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三查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员是否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是否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否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具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