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毕设指导三(荷载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学楼-毕设指导三(荷载统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指导三本部分为结构荷载统计计算荷载相应的建筑图与结构图来进行这里仅对横向框架的荷载统计(这也是荷载统计中最主要部分)进行指导。一 .竖向荷载统计1 .荷载统计顺序荷载计算顺序:面、线、点,恒、活、风、地震作用。面,是指楼盖、屋盖及墙体等单位面积荷载。根据楼盖、屋盖及墙体材料及构造,计算其单位面积的荷载。譬如某外墙墙体250厚,材料为加气混凝土,墙外水刷石,墙内混合砂浆+大白浆,则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查得相应材料自重,计算单位面积荷载为:q=7. 5x0. 25+0. 5+17x0. 02=2. 715KN/mm2o线,是指梁上作用的单位长度的荷载,由梁自重、板传来、墙传来荷载等组成
2、。点,是指纵向框架梁传到框架节点的竖向集中荷载和偏心弯矩,以及纵向连续梁或纵向梁传到框架梁的竖向集中荷载。以上线、点荷载的计算,凡涉及传递计算,均近似按简支构件计算。2 .计算单元的划分建筑物框架忽略空间作用,看着平面框架,则计算单元的范围就是:以柱中心为中心,两侧各取半个柱距的宽度作为计算单元宽B。3 .计算简图这部分教材说得很清楚,这里就不多说。容易出错的是,计算跨度是柱中心距,不一定是轴线间距。二 .水平荷载的统计1 .风载统计将迎风面与背风面的风荷载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楼盖)处集中荷载。屋盖处作用面积为 归B(计算单元宽)L(L41 (女儿墙高)+L2 (顶层层高的一半);其余各层楼盖
3、作用面积W=BL(L为楼盖相邻层高的各一半)。2 .地震作用的统计由于建筑物自重甚至活荷载按每根框架分布一般不均匀,所以地震作用荷载统计一般应按整个建筑物或建筑物(没有分缝的)或框架所在整个分逢段(有分缝的)进行。按底部剪力法进行。(1)地震影响系数四I .横向框架的自振周期7;这里仅介绍顶点位移法。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1=1.7% J7式中%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周期调整系数,取0.60.7,本工程中横墙较少,取劭=0.6; T框架的顶点位移(单位:m)。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用的假想顶点位移,即假想把集中在楼层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为水平荷载,按弹性刚度计算结构顶点位移。在未求出框架的周期
4、前,无法求出框架的地震力及位移,aT是将框架的重力荷载视为水平作用力,求得的假象框架顶点位移。然后由求出Ti,再用Ti求得框架结构的底部剪力,进而求出框架多层剪力和结构真正的位移。II .地震影响系数四设防烈度为7,在n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假设),查抗震规范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表3-2及表3-3知结构的特征周期7;和地震影响系数0nm为:=0. 35 (s), max=0. 08,衰减指数 7=0.9因为4W7;=0.577SW57;,所以根据规范,1 =&/工)%皿=0. 051。(2)建筑物底部剪力建筑物底部剪力Fek计算为FeK = %GgqG=0.85GGe = Z GGj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屋面取屋面恒载与0.5倍雪载之和,其余各层为恒载与0.5倍活载之和。(先将重力荷载代表值分配给你所计算的框架,分配计算按侧移刚度比例进行,再进行上面三式计算)。(3)地震作用(底部剪力)的分布Fek= Fi月为各层地震作用,按下式计算EGj%7=1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工按下式计算:NF=BFek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表3-4进行计算。例如当7;=0. 5771.47;,且当T,0. 35时,O-卜1增t )1L t|U I,剜应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8n =0. 087J+0. 07=0. 117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