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047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任文利】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以罗近溪为核心栏目:思想探索发布时间:2015-05-20 17:28:36标签:任文利作者简介:任文利,笔名温厉,男,西历一九七二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北京青年政治当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弘道书院行政副院长。著有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中州古籍006年)、治道的历史之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国学举要儒卷(合常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等。泰州学派对大学经典的诠释以罗近溪为核心原标题:从罗近溪对大学经典的诠释看儒家的宗教性特征作者:任文利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于儒学评论第2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初三日丙申

2、耶稣2015年5月20日内容提要:大学是宋明儒家所推崇的经典“四书”之一,对于作为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而言,大学可以说是这一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而泰州学派的颜钧、何心隐与罗近溪一系更断大学全文为孔子所作,将其经典地位推举至最高。在对大学的义理诠释中,罗近溪以“止至善”为大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并特别将“至善”归之于“古圣”,归之于“圣言”,重视经典本身在道统传承中的特殊地位。这一转向发生在将“至善”归于“本心”的阳明学的内部,无疑有其特殊意义。同时,也在孔子所说的“畏圣人之言”这一向度反映了儒学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性趣向。关键词:大学罗近溪圣人至善格物大学作为儒家早期经典礼记的一篇,于宋明时期被尊为儒家

3、经典四书”之一,并于“四书”中列为首位,以其为“入德之门”川。然大学作为经典,其间争议颇多。如其作者为谁?二程、朱熹之大学改本与大学古本孰是孰非?大学义理所主为何?等等。而在对此类问题的回答中,泰州学派(特别是罗近溪)的立论比较特别,当为儒学历史上推尊大学之经典地位于最高者,而其间所蕴含的宋明儒学发展史上的新的思想趣向,无疑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大学作于孔子大学作者为谁?历来争议较多,且于大学作为经典的合法性地位关涉良多。程颍云:“大学乃孔氏遗书”2,程颐云:“大学,圣人之完书也”3,二程称大学为“孔氏遗书”、“圣人之完书”,并未见有具体的论述,是否即确然以其为孔子所作也不好得出结论4。朱熹

4、则如此衍述其意:“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而此篇者(指大学),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5朱熹尊信二程,于大学章句开篇即称引程子“大学,孔氏之遗书”之言,故此段话我们可以看作朱熹对二程关于大学作者的一种解释。具体到大学文字本身,朱熹则分大学为十一章,以首章为经,“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以其余十章为传,“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5、朱熹关于大学作者的这种说法,可以借用陈确语概括为大学系“孔、曾之书”7。以首章为“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朱熹自己并不是十分自信,陈确大学辨云:古书盖字,皆作疑词。朱子对或人之间,亦云无它左验,且意其或出于古昔先民之言也,故疑之而不敢质,以自释盖字之义。”8陈确所引述“朱子对或人之问”,见四书或问:“正经辞约而理备,言近而指远,非圣人不能及也,然以其无他左验,且意其或出于古昔先民之言也,故疑之而不敢质。”9以其余十章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朱熹则比较肯定:“至于传文,或引曾子之言,而又多与中庸、孟子者合,则知其成于曾氏门人之手,而子思以授孟子无疑也。”10在这段话中,尚指出了“孔曾思孟”这

6、样的一个道统传承脉络,而大学作为经典的合法性意义也在这一道统传承脉络中得以落实。无论自信不自信,朱熹的这一说法为后来宋明儒者所广泛接受。王阳明对于朱熹的大学义理阐释多见不满,并由此进一步质疑朱熹所作大学改本,提倡恢复“古本”。但于大学作者问题并未有过多的申论,只是曾在与罗钦顺争辩大学古本问题时顺带提及:“大学古本乃孔门相传旧本耳。朱子疑其有所脱误,而改正补缉之。在某则谓其本无脱误,悉从其旧而已矣。失在于过信孔子则有之,非故去朱子之分章而削其传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7、”11这里,王阳明以大学古本为“孔门相传旧本”,尊信古本是尊信其言“出于孔子”者,则在大学作者问题上并未有特别异于朱熹者,比较接近于程顾所云“孔氏遗书”的笼统说法。在宋明儒者中,明确指出大学为孔子所作者为颜钧。颜钧弟子程学颜记颜钧语有云:”两篇(指大学、中庸)绪绪皙张,并出夫子手笔,非曾子、子思所撰也。不然,何于大学引曾子之言,中庸直以仲尼名祖哉? ”12此处,明确说明大学出于“夫子手笔”,非“曾子所撰,于朱熹而来的相沿旧说有所辩驳。此意在颜钧自己的文字中也屡见不鲜。如日:“总不若尼父之传,有大学、中庸、易经之门阶阅奥”13,再如:“大学中庸,大易六龙,三宗学教,乃夫子一生自操仁神为业,晚建杏

8、坛,聚斐明道,易世传世,破荒创造”14,又如:“(孔子)及建杏坛聚斐也,则洞发精造,日大学,日中庸,日大易六龙,日系辞,日六经”15。在颜钧文字中,多以大学、中庸与易并称,以为均作于孔子,且以为是出于孔子周游列国后晚年返鲁聚徒讲学时所作,如引文中“晚建杏坛”、“及建杏坛聚斐”所指示的。颜钧以大学作于孔子并未列举出较朱熹以大学经文为“孔子之言”更多的让人信服的证据,但言之则较朱熹为凿凿。究其所自,则有泰州学派自其祖师王艮始进一步推尊大学的渊源。王艮云:“大学乃孔门经理万世的一部完书,不用增一字,本义具足,孔子精神命脉具此矣。诸贤就中会得,便知孔子大成学。”16引文中言“不用增一字,本义具足,则王

9、艮与其师王阳明一样,尊信的是大学古本,而不取程朱的大学改本。此处,王艮以大学为“孔门经理万世的一部完书”,评价不可谓不高。17言“孔门”,则不一定断为孔子所作,但以为“孔子精神命脉具此”,理会大学,则能领会到孔子的“大成学”。对于王艮来说,大学无论是否出自孔子手笔,却足以传达孔子之精神命脉。在另一段语录中,王艮又如此说:“尧舜执中之传,无非明德亲民之学,孔子却于明明德亲民中立起一个极来,故又说个在止于至善。在止于至善”出于朱子所定大学的经文部分,王艮以其为孔子所“说”,则起码就这一部分而言,王艮是肯认其为“孔子之言”的。王艮有时也径直以大学中的一些话语来评价孔子,如日:“孔子致知格物而止至善,

10、安身而动,便智巧。”19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王艮所强调的大学与孔子之间的种种关联。我们知道,颜钧是徐撷的弟子,是王艮的再传弟子。据颜钧自述,于王艮曾有受教三月之缘,得其“大成学”之传:“继入淘东师祖王心斋坛上,规受三月,乐学大成正造”20。则颜钧之推尊大学并指实为孔子所作,于泰州之相传授受家法渊源上而言,是比较自觉的。而颜钧弟子们在这一点上多承其师,如前面提到的程学颜是如此,颜钧另一弟子何心隐也是如此。何心隐说:“是故记中庸者,记仲尼其身以庸乎其礼其乐于中。记大学者,记仲尼其家以学乎其礼其乐于大也。乃若记论语者,乃记仲尼不溷身家于莫不有之身家不然,何表章中庸、大学于论语参耶? 21何心隐之

11、视中庸、大学为与论语相类的文献,显然接受了其师颜钧以中庸、大学为孔子所作的看法。在了解了相关渊源以后,我们对于同为颜钧弟子的罗近溪定大学为孔子所作,方不至于感到十分突兀。看如下一段问答:问者曰:“大学系曾子所作,中庸系子思所作,何得世次亦无序耶?”(罗近溪)曰:“二书所作,果相传如是。但窃意孟子每谓愿学孔子,而七篇之言多宗学、庸,则此书信非孔圣亲作不能,而孔圣若非五十以后或亦难着笔也。盖他分明自说“五十而知天命”,今观中庸首尾浑全是尽性至命,而大学则铺张命世规模以毕大圣人能事也。”22从以上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作者这一问题上,罗近溪可以说是完全接受了他的老师颜钧的说法。首先,罗近溪明确指

12、出大学为“孔圣亲作”,其次,断孔子作大学的时间为“五十以后”,与颜钧断以“晚建杏坛”而作大学说法相类。如此看法,显然不是罗近溪一时兴到之语,在语录中此意也屡屡道及。如曰:“圣人(指孔子)于此也无可奈何,于是笔此二书(指大学、中庸),”23再如:“孔子一生,于是取夫六经之中至善之旨,集为大学一章以为修齐治平规矩,所谓格也。”24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前面我们讲到,二程与朱子在谈论大学、中庸作者问题时体现了“孔曾思孟”这样一种道统相传谱系,而大学、中庸得以列于“四书”经典地位的合理性问题也于其中得以解决。泰州学派(特别是颜钧一系)将大学、中庸归于孔子,其经典意味自然有所不同。如颜钧,即以“大学中庸”为

13、孔门授受的“心印”25、为“尼父绝学口诀,26如此说法,则自然将大学、中庸的经典地位推举得更高。罗近溪的说法与其师相似,如曰:“天生夫子,为万世开太平,只有学庸二书。”27再如:“孔门之学在于求仁,而大学便是孔门求仁全书也。”28又如:“孔子至十五志学,千辛万苦、好古敏求,才成得大学一书。其书乃仁天下万世之极则,视其他泛论之言不同。”29此处所谓“其他泛论之言”当包括论语所记载的一些泛论之言。罗近溪并进一步对大学与中庸二者加以比较,反对宋儒以大学为“入德之门”的说法。问:“中庸比之大学似更深奥? ”曰:“先贤亦云:大学为入道之门,但以鄙见臆度,则义理勿论,而其次序则当先中庸而后大学。今观中庸首

14、尾浑全是尽性至命,而大学则铺张命世规模,以毕大圣人能事也。故中庸以至诚至圣结尾,而大学以至善起头,其脉络似彰彰明甚。”30问:“大学工夫次第详明,果是入德之门。”曰:“中庸大学当相连看,若论入德,到先中庸。观三十三章明说可以入德,所谓德者,盖至诚至圣而浑然天德,所以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大学则接过以为至善却是经纶立本而知化育之一大规模。合而言之,中庸则重天德,大学则重王道也。”31从以上两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罗近溪首先反对二程、朱子所代表的、为后世所广泛接受的将大学作为“入德之门”的看法,而将中庸立为“入德之门”,大学则是“毕大圣人能事”的完结之作。32罗近溪并以为,中庸、大学是相互连属的,并以中庸以“至诚至圣”结尾、大学以“至善”开头来证明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