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05865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是给学生一个量筒还是建构一个量筒记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科学教研经历背景由于学校规模不大,没有独立的科学教研组,专职老师也只有我一名。虽然是这样,但我和学校的科学兼职老师还是组成了低一级别的科学备课组,见缝插针地开展备课组活动。但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翠苑地区五校联片教研研讨活动,其中科学研讨单独有了一个会场,有了更多的兄弟学校科学专职教师参与研讨,那是一个相互切磋的机会,也是共同进步的盛会,彼此间虽不是同事,但更像是亲密战友与合作的伙伴。研讨会上的一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比较水的多少”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4课。在“水和空气”单元主要由“水”和“空气”两部分构成。“第4课比较

2、水的多少”是继“第1课水”、“第2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后的水内容中的最后一课。通过“水和空气”单元水内容的学习,学生最初通过辨别,初步认识了水会流动,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后又通过水和油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到流动是液体区别于固体很明显的特性,水和油流动的速度不同。通过“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水是有体积的,并且体积是可以测量的。经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学生能进一步构建“水”这样一个科学概念。案例(科学教研片断)描述:在课开始不久,执教教师出示两个装有不等量的水的相同瓶子,问: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此时学生很容易发现:相同瓶子装水,水位高的瓶子里

3、装的水多。顺势,执教教师又提出了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两个不同瓶子里装有不等量的水,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由于瓶子的不同,水量相差不大,因此学生们只能提出自己的猜测:可能是水位高的瓶子水多;可能是瓶子大装的水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们各自设计的验证实验方案并提出了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有的学生需要与第一个瓶子一样的瓶子,将第二个瓶子的水倒入第三个瓶子进行比较,水位高的水就多;有的学生需要一个比第一、第二个瓶子大一点的就可以了,分别将第一和第二个瓶子的水倒入第三个瓶子进行比较就可以了。最后教师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学生们也通过选择不同的瓶子装水进行比较发现第一个瓶子里的水比第二个瓶

4、子多。执教教师进一步追问:那第一个瓶子比第二个瓶子的水多多少我们可以知道吗?学生思考:可以用一把尺子量水位的高低?交流一下水位的高低就可以判断水的多少。之后,执教教师进行问题引导:在交流中,你的瓶子量出3厘米的水和他瓶子里量出3厘米的水一样多吗?我们可以用量筒进行比较。同时执教教师出示量筒,介绍量筒,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1毫升。在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要平,放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第一个量筒出现了。案例分析:案例描述中将三个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进行比较转化为两个相同形状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和两个不同形状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并依次进行。这样的安排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比较的难度,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

5、,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水的多少进行比较的欲望,这部分的教学精彩更精炼。然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面对学生即时生成一一用一把尺子测量量水位的高低来判断水的多少(学生已经提出了有刻度的杯子测量水的想法)显得太急切与无措,因为这是教师事先没有预测到的。于是教师作出了这样的指导:你的瓶子量出3厘米的水和他瓶子里量出3厘米的水一样多吗?教师急于寻求一个比较水的精确标准,此时,教师出示量筒,教师介绍量筒,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1毫升。在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要平,放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学生通过量筒的认识与使用,知道了水是有体积的,可以测量的。但这个精细标准脱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量筒的出现没有基于两个相同形状

6、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活动和两个不同形状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活动之上“第一个量筒可以说是“教师给予学生的量筒”。案例重塑:在同伴们的帮助下,笔者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进行二度执教,实施了案例重塑。片断如下:学生通过比较两个相同形状装有不同量的水和比较两个不同形状和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后,教师追问:有什么办法知道第一个瓶子比第二个瓶子的水多多少呢?学生开始探究测量方法,有的学生建议用有刻度的杯子。教师顺势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学生回答:杯子上的刻度表示1毫升的水,用读数来表示多的水有多少毫升。教师引导: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在学生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教师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

7、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学生认为可以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可以知道第一个瓶子里的水比第二个瓶子里的水多几小杯或几瓶盖。教师顺势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此时,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纷纷提出解决的办法:将一小杯子中的水倒入一个瓶口、瓶身和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中划一个格子,再倒入一小杯子的水划出一个格子,发现每个格子长度一样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个格子分成十个小格子,就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出多的水是几小杯多几小格的水了。如果多了五个小格就是半小杯的水教师提供一个10毫升的小杯子和瓶口、瓶身和一个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学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瓶

8、口、瓶身和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上,再次比较两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教师说明,刚才我们把提供的小杯子装满水是10毫升,因此一个小格是1毫升。有这样的格子制成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瓶口、瓶身和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就是我们实验室中的量筒。教师出示量筒认识并使用量筒,第二个量筒出现了。重塑案例分析教师面对学生生成:用有刻度的杯子测量水时,故意提出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进一步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同时运用有结构的材料:一个10毫升的小杯子和瓶口、瓶身和一个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进行引导。教师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将

9、一小杯子中的水倒入一个瓶口、瓶身和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中划一个格子,再倒入一小杯子的水划出一个格子,发现每个格子长度一样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个格子分成十个小格子,就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出多的水是几小杯多几小格的水了。如果多了五个小格就是半小杯的水最后,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一个10毫升的小杯子和瓶口、瓶身和一个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基础上,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瓶口、瓶身和瓶底大小一样的瓶子上,可以说第二个量筒是建构了一个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的量筒O科学教研收获:1、在比较中认识科学概念:水是有体积的。有的科学教师认为,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一个比较水多少的标准,用这个标准测量出的水是可

10、以与大家一起交流的。的确,水的测量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水的测量完全不能撇开或忽视对水体积的认识。相反,本课学习内容的设计就是通过对水的比较,对水的测量从而认识水的体积,进一步完整的构建水的科学概念。2、在比较中发现水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在两个相同形状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和两个不同形状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之后,发现要进行水多少的比较需要有第三个容器,通过水在第三个容器中的盛放发现水的多少可以比较。再通过小容器的盛放一个瓶子中比另一个多的水,发现原来水是可以测量的。3、在比较中发现测量出来的水体积可以交流的。在交流这瓶水比那一瓶水多多少中发现,用小杯可以交流水的体积可以用多几小杯或多几小

11、杯半的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这样的小杯水盛满后多次倒入另外一个瓶子记录下标记,就可以形成一个量筒。如果每个标记的距离一样,可以推算出更多的标记、更小单位的标记,那么对于倒入这样的容器中的液体体积大家交流起来变得更加方便。4、在量筒的建构中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比较水的多少,交流这瓶水比那一瓶多水是多少的活动中,构建一个量筒。最后学生通过一个小杯子盛满水来标识量筒上的刻度,以及使用这样的一个量筒过程中,学生的发现了由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水的体积是可以比较的,水的体积是甚至可以测量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水的体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加强,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