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讲义 专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讲义 专题5.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题5实验根底一、化学实验根本操作1 .洗涤沉淀沿玻璃棒向漏斗(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得水至淹没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操作数次。2分液操作*分液漏斗静置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上,使漏斗颈末端紧贴铁架台上的烧杯内壁(如需振荡液体,那么应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待液体分成两层后,旋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流出(在旋开旋塞之前,应该使分液漏斗顶部活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口颈部的小孔,否那么,液体不能顺利通过旋塞从下口流出),当下层液体流尽时,立即关闭旋塞,从漏斗上口把上层液体倒出来。3 .萃取剂选择与原溶剂互不混溶、不反响;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响;两溶剂密度差异大
2、。萃取后得到的仍是溶液,一般再通过分俺等方法进一步别离。4 .试纸使用(1)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外表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2)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5 .检查装置气密性(1)简单装置: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容器内的空气那么从导管口形成气泡冒出,把手拿开.过一会,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2)复杂装置:用酒精灯代替手作热源,其余同上。(3)用长颈漏斗加液体的装置:关闭其他出口,通过长颈漏斗向容
3、器中注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时,观察液面差,一段时间内假设无变化,那么气密性良好。6 .焰色反响操作用钻丝蘸稀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假设检验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二、常见气体的颜色、枯燥、水溶性及收集气体颜色、气味常用的枯燥剂溶解性收集方法H2无色无味碱石灰、浓硫酸难溶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O2无色无味碱石灰、浓硫酸难溶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CU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能溶于水(1:2)C1+HOHC1+HC10排饱和食盐水或向上排空气NHa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碱石灰极易溶于水(1:700)NH3+H20NH3H2O向下排空气HC1无色、有剌
4、激性气味浓硫酸极易溶于水(1:500)向上排空气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易溶于水(1:40)SO2+H2OH2SO3向上排空气CO2无色无味浓硫酸能溶于水(1:2)CO2+H2OH2CO3向上排空气CO无色无味浓硫酸难溶排水法NO无色无味浓硫酸难溶排水法,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3N02+H20=2HN03+N0向上排空气三、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除杂1.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检验方法适用范围典型物质物理方法观察法颜色、状态的差异C1为黄绿色、NO2为红棕色嗅试法气味存在着差异SO2、HCKNH3等有剌激性气味,H2,O2等无味水溶法溶解性存在差异如Na2CO3CaCO3
5、焰色法常用于鉴别碱金属如钾、钠等元素的单质、化合物丁达尔效应胶体与非胶体Fe(OH)3胶体与Fe(SCN)3溶液化学方法沉淀法将待检离子转化为沉淀SO厂、C1一、COTFe2+,Fe+.Cu2+气体法将某些离子转化为气体C区一、HCO.S$一、HSo1、NH?显色法将待检成分转化为有特殊颜色的成分F/+、淀粉、12.常见无机混合物除杂无机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别离方法Na2CO3(NaHCO.)加适量NaOH或加热NaC1(NH1C1)加热分解FeC12(FeC13)过量铁粉过滤FeC1(FeC1)C1FeaOs(A1Oa)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NH4C1(FeC13)适量氨水过滤KN
6、O3(NaC1)水结晶或重结晶炭粉(CUO)稀盐酸过滤Mg粉(AI粉)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7 .常见混合气体除杂混合气体(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别离方法H2(NH3)浓H2SO4洗气C1(HC1)饱和NaC1溶液洗气CO2(HC1)饱和NaHCO3溶液洗气CO2(CO)灼热CUoCO(CO2)NaOH溶液洗气N2(O2)灼热铜网mH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以下实验合理的是()归纳总结(1)常用枯燥装置及枯燥剂的选用常用枯燥装置洗气瓶枯燥管(或U形管)常用枯燥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不可枯燥的气体NH3、HBr、HI、H2SNH3NH3C12、SO2、CO2、NO
7、2、HC1(2)特殊气体的收集与枯燥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NO?与从0反响,。空,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例2】如下图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别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A.可以选用方案1别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镀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2中参加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响D.方案2中参加NaOH溶液可以别离出SiOz和Fe2O3混合物中的FaCh例3(2019无锡市学测模拟)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用洁净的粕丝蘸取N&SO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B.HC1与NI1
8、相遇,有大量的白雾生成CFeC1溶液与无色的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D.SO?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红色不再出现归纳总结一一常见物质的检验(1)氯化领和Na2CO3与Na2SO4反响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鉴别。(2)焰色反响显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假设要鉴别是否含有钾元素,必须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假设显紫色,那么含有钾元素,否那么不含钾元素。(3)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4)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答案精析例1AA项,氯化核与氢氧化钙加热反响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那么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试管口塞槁花,防止与空气对流,正确;B项,HC1
9、极易溶于水,那么图中导管在液面下极易发生倒吸,错误;C项,温度计用于测量僧分的温度,应位于蒸馆烧瓶的支管口附近,错误;D项,二氧化氮与水反响,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应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应选A。例2D方案1是将含X的混合物加热得到X,说明是易分解(或易升华)的物质与不易分解(或不易升华)的物质别离,而碳酸氢钠和NH1加热都易分解,无法别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核,故A错误;方案1中采用加热法,使易分解(或易升华)的物质能与不易分解(或不易升华)的物质别离,那么残留物可能是受热不易分解或难挥发的物质,故B错误;由方案2中过滤操作可知,X以沉淀形式存在,那么参加的物质能溶解除X外的其他物质,所以参加的物质可以是水,溶解可溶物,不一定是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故C错误;SiOz能与NaOH溶液反响,而Fe2Oa不能与NaOH溶液反响,方案2中参加NaOH溶液可以别离出Si0?和Fe2Oa混合物中的Fe2O,故D正确。例3A